因为都是政治题材,而且都再现了官场博弈中某些黑暗的事实,所以有人把《人民的名义》视为“中国版的《纸牌屋》”。在刀姐看来,《纸牌屋》和《人民的名义》都是难得的好剧。如果说在情节安排的紧凑和制作水平的精细方面,《纸牌屋》显得更具匠心,那么,在小人物命运的安排和小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却是《人民的名义》技高一筹。
还记得《纸牌屋》里那位记者小姐佐伊·巴恩斯吗?
她是《华盛顿先驱报》的新人,为了在新闻界站稳脚跟,她不自量力地与剧中男一号——时任民主党党鞭弗兰克·安德伍德做“交易”,换取内幕消息。她聪明、野心勃勃,还算漂亮,她也曾帅气地拒绝报社上司的性暗示:“如果我想跟你上床,我会让你知道。”但在安德伍德这只老狐狸面前,她完完全全地栽了,她不仅没有逃出用身体换情报的潜规则,更可悲的是,安德伍德跟她维持性关系,是为了利用媒体,并且以此加强对她的控制。“每件事都和性有关,只有性本身与性无关。性关乎的是权力。”
巴恩斯小姐是不该那么急功近利,但总体而言她是一个善良正直独立的女性,然而一旦卷入政客的黑暗游戏,她的命运就只能以悲剧收尾。在片中,当弗兰克发现曾经的小白兔掌握内幕太多,并且不再听话,他把小白兔推下了地铁……
相比之下,在《人民的名义》里同样是职场新人的汉东省检察院侦察员林华华,她的命运可比那位生活在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的女记者强多了。林华华一出场浑身上下散发着阳光、自信和一点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为逃避加班,她频频为工作狂的单身女领导(陆亦可)介绍对象。新领导(侯亮平)第一天到汉东工作,她就大模大样在领导家蹭饭不说,吃完还自作主张打包带给加班的同事。面对审讯中装疯卖傻的贪官(刘新建),她痛快淋漓地骂他是某位在职领导(赵立春)家的一条狗。
剧中,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的林华华被周围的人所包容:尽管胸无城府,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
再看看《纸牌屋》里另一个著名的小人物:高个子光头彼得·罗素,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南区众议员。
他作为费城造船厂工人代表当选议员,形象体面、能说会道、自带政客魅力是重要原因。虽然私底下,他有一堆坏毛病:酗酒、招妓甚至吸毒。但他本质上不是一个坏人,他真心地想为造船厂下岗的兄弟们做一点事。
遇到安德伍德,他的悲剧就开始了。安德伍德利用他的弱点操纵他,接管了船厂。利用他爱出风头的个性让他去竞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使他完全成为自己的一枚棋子。在失去利用价值后他掉入安德伍德设计的陷阱,因为酒后失态而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最后安德伍德在罗素自家的车库将他杀死,还制造了他自杀的假象。
再看看《人民的名义》中的工人代表是什么样的:大风车工会主席郑西坡。虽然他的颜值比罗素是差远了,但以一颗公心自带领袖光环。他身世坎坷,中年丧偶,却在即将退休的年龄,拼了老命为工人兄弟们的利益奔走呼吁。他文化不高,但懂得与时俱进,无论是对警察还是官员,他都很会跟他们周旋。他遵守法律,坚决不撕厂门上的封条,又懂得利用法律,知道大风车的股权质押没有经过股东代表大会的同意,就没有法律效力,这点真是让笔者深感惊叹。他这辈子没挣下什么钱,却毫不犹豫地把老伴几十年卖早点一分分攒下的、给儿子结婚用的钱,拿去办新的大风厂;他没有读过什么书,却以写诗为人生爱好,为了别人给他一个“当代杜甫”的绰号乐呵半天。
在《纸牌屋》第一季中,记者巴恩斯小姐和议员罗素可以算戏份最多的两个小人物了,其他小人物的剧本塑造就更为潦草。然而即使是对他们俩,剧本在性格塑造方面也显得比较刻板,似乎是为了暗示他们只是作为“棋子”和“弃子”存在。自从沾染上了政治,他们就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失去了情绪调节的出口,他们甚至很少露出笑容。他们存在的价值只是被主人公利用的政治工具。
事实上,像林华华、郑西坡这样的阳光型的小人物在《纸牌屋》里几乎找不出一个。因为《纸牌屋》要呈现的是没有任何例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小人物人性的闪光点总是被心狠手辣的政治大动物所扼杀。而《人民的名义》里,虽然也有心狠手辣的政治大动物,但在他们的对立面,不仅有候亮平、李达康这样正直、廉洁、捍卫执政党名誉的清官,还有形形色色坚强乐观、机智勇敢的小人物,群众智慧和社会责任感往往成为案件的突破口。
在《人民的名义》里,林华华和郑西坡只是众多活色生香的小人物之二,其他陆续闪亮登场的小人物还有很多。比如林华华的上司陆亦可:
顺便说一句,《人民的名义》对于中国众多被认为“大龄的”未婚女青年的尊重,显示了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水平。感谢《人民的名义》的编剧,给了像男人一样没日没夜奋斗在工作第一线上的女汉子一条生路:不但给陆亦可配了两任好领导,还给她安排了汉东第一钻石王老五——公安局长赵东来。
十几年前的打虎英雄武松在《人民的名义》中的表演完全突破了他以往的银幕形象。对陆亦可的追求显示中国成熟男性已经开始摆脱“年轻温柔”的庸俗择偶观,而拥有更高层次的审美标准。除了“武松”年龄偏大,撩妹时镜头如果太近会看到皱纹稍感别扭之外,基本上这一对在一起令人感觉还是相当愉悦的。
关于郑西坡那个不省心的儿子、网名“爱哭的毛毛虫”,很多观众都不喜欢。是的,他简直坏毛病太多了,爱偷懒、爱占小便宜、成天想着啃老、喜欢走政策法律的边缘线……但不要忘记了,“一一六”大风厂工人抗议山水集团侵吞工人股份的运动,就是他上传到网上,才引起汉东市委李达康和北京方面的关注,才牵扯出后来汉东一窝贪官的现形记。
这个人物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多么真实啊!互联网的兴起,为贪官们敲响了末日的警钟。在中国,群众网上反腐早已蔚然成风。虽然有一些负面效应,但不能否认,这些年广大中国网民在党的反腐斗争中立下的种种功劳。正如剧中陈岩石老检察官所说:反腐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啊。
还有一个小人物也可圈可点,山水集团会计刘庆祝的老婆魏彩霞。虽然新时代女性陆亦可完全不认可她的人生观,对她明知刘庆祝早就跟小三同居还死不肯离婚很是不屑:“居然还有女人这么过!”但笔者认为,这位大姐还是很有头脑的。看她跟踪老公、调查取证的能力,完全不输检察院的侦察员啊!而且大姐虽然婚姻不幸,但心态多么乐观,日子过得多么潇洒,这边接受完调查,那边就紧赶着去跳广场舞了!老实说,刀姐挺喜欢这位大姐的性格。而这个角色又是那么亲切,好像就是住在你隔壁的阿姨。
说到这里,各位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有那么高的人气了。《人民的名义》,胜就胜在“人民”二字。很多中国老百姓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各种各样的小人物,都是那么真实,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局限之处,共同形成了今天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看过这部剧,你就不能说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掩盖社会的真相。”英国媒体学者戴雨果(HugodeBurgh)日前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说。尽管刀姐对这种看似夸奖、实则阴阳怪气的论调早就见怪不怪,但是刀姐更确信,某国明年在写《2017年中国人权白皮书》的时候,也仍然会对中国在政治透明和反腐败方面的成果视而不见。论公正客观,就连英国学者都要甩他们十条街。
同《纸牌屋》相比,《人民的名义》生动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政治不仅是政客们的事,还是全体人民的事。党的反腐败斗争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党的千秋大业需要人民群众的守护。中国老百姓,是真正地跟党的事业、跟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这也许就是《人民的名义》比《纸牌屋》显得更为鲜活、并给人以满满正能量的最根本原因吧。
文 | 断水刀
转载自公号补壹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