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长慧
中国家长们的学习交流平台。是微信上的家长会、思想上的家长汇、收获上的家长惠。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家长慧

陪娃写作业:上一秒亲妈,下一秒精神分裂成后妈,你是不是也中枪了?

家长慧  · 公众号  · 养生  · 2016-12-19 18: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您是家长吗?是!就点标题下方蓝色的 家长慧 三字,然后点关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们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家长慧----做中国最好的家长学习交流平台



家长慧的全国家长论坛里有家长发帖说

让亲妈变后妈

只需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大家都好奇!

那就是陪孩子写作业,

且看


这些可爱又可气的熊孩子



总有一百种方式让你欲哭无泪


时而这道题不会


时而这里小马虎


时而这里粗心大意

时而上课没听懂

妈妈瞬间进入更年期!

啥?



爸爸很淡定?

那就让爸爸来陪个作业!


各种无理取闹


各种绞尽脑汁


各种拖延磨蹭



……

用不了多久就得巴掌与拳头起飞

孩子妈,我公司还有事,你来陪吧!

落荒而逃


上一秒亲妈

下一秒后妈

说的是陪娃作业的麻麻们

但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不是一个人在吼叫


想到其他麻麻们都这样

看到这里表示感同身受的家长们,

下面这段话

也许要打击你了

▼▼▼



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



设想一下,你开车的时候,坐在副驾驶的人一刻不停地帮你操心:“并线并线”,“打灯啊,你怎么又忘了”,“超车,超过它,哎真笨!”


时间一长,你会不会有扭头冲他喊“闭嘴”的冲动?







正在写作业的孩子,就和正在开车的你一样。



如果你每天盯着孩子写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你一边帮孩子涂擦,一遍不停地说:


“这一横写短点”

“这字写歪了”

“用橡皮檫别那么大劲”

“又做错了,你怎么不想清楚再写呢”……


这种看起来好像很负责的做法, 其实是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 。孩子的内心崩溃程度,不会比你低,只是他可能不敢吭声。






小编的一位学渣朋友讲过

小时候父母这样陪

他写作业时

想的只有一件事

▼▼▼



父母什么时候会离开???



不盯着写,不代表不重视。在孩子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之前,父母陪写作业是必要的, 但怎么陪有技巧。



小编请教了多位学霸朋友

以及 他们的父母

▼▼▼


有关陪孩子写作业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


▼▼▼



做作业前有三问


孩子放学后,和他聊几分钟,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今天各科作业的量有多少?你估计多长时间能做完?

2、今天有没有觉得特别难的作业?

3、今天计划先从哪一科开始做,为什么?


三个问题的目的, 是帮助孩子梳理清楚今天的总作业量,并有一个简单的规划。


低年级的孩子可能还不能顺利回答,没关系,家长可以按照这三个环节,帮他梳理,并根据作业量给孩子限定一个时间,比如30分钟,1个小时。


这样的好处是,等时间久了,孩子自己就会估算出完成作业的时间,并做好规划。

做作业中不打扰


问清楚了,就让孩子自己写作业,家长不要轻意打扰孩子。




杨绛先生提起对女儿钱瑗的教育说到:“我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


学习杨绛先生的方法,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在旁边安静地看书、工作,或者轻手轻脚地做自己的事, 那种宁静的氛围,可以帮助孩子静下心来。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些分神,可以提醒一两声:“已经15分钟了,加油哦。”


如果提醒也不管用,可以走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头,问“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妈妈)帮你一下?”


这样的目的是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


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没有难题,这时父母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相信你很快会做完的,妈妈(爸爸)等着你好吗?”


这种方法,实际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为,然后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作业。

检查作业很重要


检查时发现有错,不要指出具体错误的地方,而是说出大体范围,比如:


  • “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你再看看”

  • 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一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确的地方改正




等孩子找出来了,及时称赞和鼓励,然后接着和他讨论为什么会出错,是概念没理解,还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骤,等等。


如果孩子实在找不出来,再给予指导。


如何指导孩子做习题

▼▼▼




孩子反复检查也没找出错误的习题,或者孩子只能留下一片空白的习题,就是孩子的薄弱环节。父母就要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拨了,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


1、让孩子反复读题


许多题目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只看了一遍感到不会做,很难, 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父母在检查作业后,立即告诉孩子如何做,甚至将算式列好,就会让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的方法是:“妈妈(爸爸)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出来的。”


当孩子做出来以后,父母要高兴地称赞:“我说过吧,仔细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


不会做的题,父母不轻意告诉他,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能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信。

2、用例题作辅导


对于孩子经过思考也没做出的题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原题的解法, 最好是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


一般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不会做原题,那么要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


经过几个来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的。


这种做法虽然父母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否则,孩子总是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3、只讲关键点


对于有些难题,父母一时也编不好例题,那么, 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 ,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计算。


总之,就是最好不要把算式直接列出来,也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尽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看了这么多

对于每晚必须的"陪读生活"

家长们有没有更加有信心一点呢?

全国家长论坛、在线教育、文章阅读、各地分社、翻译神器、免费资源(各科试卷,有声美文,视频讲解,电子课本,拼音学习,英语音标,睡前故事),尽在家长公社! 点击家长慧菜单进入查看!

长按下面二维码3秒关注我们,家长们一起来学习吧!

觉得不错,请点赞↓↓↓请转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