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务员说公考
部委体制老司机出品,必属精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SpringBoot3.0新特性尝鲜,秒启动 ... ·  昨天  
芋道源码  ·  李飞飞团队50美元训练出DeepSeek R1? ·  昨天  
芋道源码  ·  SpringBoot3.4.0 结构化日志详解 ·  昨天  
芋道源码  ·  某公司新招了个牛逼的架构师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务员说公考

面试备考时间太短,想逆袭出彩必须要攒几个让考官眼前一亮的亮点

公务员说公考  · 公众号  ·  · 2025-02-05 22:40

正文

文/体制老司机
很多人准备面试的时间其实也就是一个月左右,对于很多平时对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没有思维体系,表达也很不好的人来说,短短的的一个月,真的只能去封闭培训班背点模板和金句了。
但是,这些模板和金句都是通用的,你会别人也会,考官每天可能听到一样的答案就有十几个,对于那些笔试分数比价靠后的人来说,学这种大路货的模板和金句肯定没戏。
所以,很多人也明白,光是背套路和金句是不管用的。于是,最近老司机的面试资料销量非常火爆。
而且大多数购书者上来的第一句话都是:
老司机,快发货,我快来不及了。
坦诚地讲,老司机的书虽然有用,但也不是什么类似辟邪剑法、葵花宝典的 宝典秘籍 ,更不是什么九阴真经,拿来随便练一练就成高手了。
短短的几天时间,十几天时间里,很多人恐怕连简单翻一遍都做不到。
要学真东西,想要系统性地提升面试的水平,就算悟性再高,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基本没戏,更不要说基础一般、悟性一般的普通人了。
大多数人, 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到的,也几乎只能是随大流,和90%的人一样,去背点套路,背点金句。 然后祈祷对手都是弱鸡,套路和金句背得没有自己熟练,或者诅咒对手面试当天拉肚子。
这两天有几个同学给我发来微信,说面试上岸了,感谢我的课和书。我说, 我的课和书,从来都只保证你能有所收获,不保证你能上岸
他们说,书里和课程里的有些东西,面试时确实用上了。
我说, 那就够了
因为能不能上岸,决定性的因素很复杂,比如如果对手人家的基础和能力底蕴很好,你这几天就算开挂了一样学,也是没鸟用。比如说正好面试题遇到你比较擅长的领域,以前思考过的内容和方向,你自然就占很大优势。
那么,怎么在这短短的十几天、几天之内,最大限度地增加面试上岸的可能性呢?
答案就是攒亮点。
因为百分之八九十的考生,学的都是套路,背的都是金句,其实对于考官来说,都差不多,差别不过是这个考生长得阳光点,那个说话流畅点;这个声音好听点,那个身材好一点的区别。
所以其实 大部分人的分数差别都不大,想守擂不容易,想逆袭更难。
省考进面排名靠后分差大,不出大招根本不可能逆袭
想要脱颖而出,就得有不一样的东西,有亮点,能让考官一听: 咦,有点意思,这个观点讲得好,这个事例很有意思。
能让考官在枯燥乏味的面试中,稍微感觉到一点意思,就足以让你比其他人超越出不少了。
当然了,这么短的备考时间,指望每一道题都答得很完美,每个观点讲得都很精彩,让考官在你整个答题的10多分钟里,都全神贯注听,暗暗给你鼓掌叫好,这就不现实了,除非本身个人平时的思考和积累就已经到位了。
现实中,只要你一道题能有1-2个有内容,有点意思的观点;甚至是三道题里,有2-3个有想法、有内容、有意思的观点;乃至于你整个回答里,有两三句有思考、有内容、有意思的话,一两个有意思的、真实的、典型的实力,能让考官眼前一亮,也就够了。
那如何攒亮点呢?方法很多,老司机这里列举一些例子。
第一个是积攒擅长的“事例库”。 比如说,有的同学对历史很感兴趣,比如看了很多遍的《明朝的那些事》,对明朝历史比较了解。那在答题的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奉献”“牺牲”这样的观点类的题,别人都在说黄文秀、黄大年、焦裕禄,你能说于谦,说海瑞,那岂不是很不一样,很有亮点吗?关键是那些瞎扯黄文秀、黄大年的人,他们压根不知道这两个人的事迹,而你对于谦、海瑞的事例很熟悉,你自然可以讲得生动明白清楚。
再比如说,有的同学是学社会学的,那社会学中,是有很多案例的,这些案例,也可以作为“事例库”。
再比如说,省考的时候,举例子的时候,如果能谈谈对当地社会经济的一些思考,总比去扯什么隔几百几千公里外的城市要好得多,也会让考官觉得亲切。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是一个“事例库”。
第二是掌握几种比较有效的思维方法。
比如说讲现象题的时候,分析原因,老司机在书里课里都提到一种思维方法,叫“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说,从一个社会现象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去思考其来源。
比如说小米汽车的火爆,如何看?从经济上讲,是我们经济已经从以往落后粗放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现在相对较为高质量的生产方式,小米汽车这种比较高品质的产品才应运而生;从科技上讲,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营销方式,小米汽车的火爆也是一场互联网的营销。
这不比那些背模板、金句的更有亮点吗?
这种思维方法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每个人只需要找到几种自己比较擅长,能运用自如的思维方法就足够了。
第三是真正掌握一些答题的“套路”
此套路非培训班的套路。培训班的套路是不需要思考,连内容都可以背下来。但 真正的套路,是给你提供思考的方向和点,具体的内容,还得根据题目的具体内容来填充。
比如说,在课程和书中,我都介绍过机关在开展一项工作时,常规的几种工作方法:
学习文件和领导讲话、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开展调研、搞宣传、做试点、督查奖惩、建立长效机制。
这些做法,大多数都可以用在操作类的题目中。
比如说“如何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工作”,那这些工作方法,就可以照搬照用了。
因为这些都是机关里常见的工作方式,你讲出来,考官肯定会很熟悉,很认同。
再比如说,我们在处理一些应急应变类的题目,这类题目执法类的面试经常会考, 有一个工作思维叫舆情思维 ,就是要在事后考虑到网络炒作风险,多关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上关于该事件的报道,如有发现,及时报告。
那就比别人“多想一点”了,足以让考官刮目相看。
再比如说,现场模拟类的题,老司机总结了一个“四件套”,非常管用,基本可以通杀90%的此类题。
如何回答公考面试中现场模拟说服(劝说)领导、同事和群众类的题?
总而言之,虽然备考时间短,只能套路,背金句,但能够加入一点不一样的、自己的、有思考的、高级的、独特的东西进去,就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而这种亮点,十分钟的回答中,能有一两个让考官印象深刻觉得不错,就足矣。
关于面试中如何分析和思考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老司机新修订了一套资料 。此次修订,老司机对每一道题的审题、思考框架、每一个答题点的思维方法、论述表达的逻辑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注解说明,对于不知道如何思考和分析面试题的同学来说,参考价值比较大。
具体介绍如下:
憋了小半年,老司机新出了一套公考面试资料
基层公务员到底有多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