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仅仅是重构了商业的一部分,加上区块链可能重构的非常彻底。”
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9月26日,在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2019云栖大会·蚂蚁区块链生态峰会现场,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肖风发表了《Decentralized Economy(DeCo): 重构商业》的主题演讲。
肖风表示,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价值网络,在叠加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信息网络后,将会彻底重构商业。
区块链重构商业分为四个阶段:
公链内的经济活动、
智能合约
、去中心化金融、分布式经济生态系统。
演讲中,肖风同样预测了区块链所构建的新商业形态。核心观点如下:
1.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价值网络,中心化的信息网络叠加上去中心化的价值网络,商业一定会被完全、彻底重构。所以互联网仅仅是重构了商业的一部分,加上区块链可能重构的非常彻底。
2.
重构商业当中区块链带来的就是重构金融,为数字化的经济提供一整套新的金融服务体系。
3.
区块链重构金融包括两点,一是点对点实时的支付和清算,另一个是非担保的交易和销售。
4.
区块链在经济或者金融上的特点是建立了一套新的记账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帐户体系。
5.
区块链未来商业应用当中,并不只有去中心化,它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相结合相辅相成。
以下是肖风演讲全文,由火星财经APP(ID:hxcj24h)整理编辑:
非常感谢蚂蚁区块链给我的机会,主办方希望我讲一下区块链技术对于产业变革有哪些影响?正好这一段时间我也是对这方面做了小小的思考,今天演讲的题目就叫做“去中心化或者分布式经济生态如何重构商业”。
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进行这个演讲,特别应景。阿里巴巴特别强调阿里巴巴的经济和
经济体。
我想从这个
角度说起,借用一本著名畅销书的名字《世界是平的》。
在区块链人眼里,世界是分布式的。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这一系列数字化技术的组合,带来了一个新世界,和我们现在云栖小镇、云栖大会·蚂蚁区块链会场不一样的世界。那是数字化的世界。数字化技术靠这些基础技术、数据工具建立起来。
在数据世界这个非客观、非物质、非物理的世界里,我们的认知论、认知方法会发
生很大改变,否则我们将无法清晰认识数字世界。在
工业世界,牛顿等人建立的一整套物理学或机械论思维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数字化世界。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认知论和方法论。什么样的「新」?
我把它成为生物学思维或
生物学方法论,即用看待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看待数字世界。
大家都知道
凯文·凯利
写过非常有名的书,叫做《失控》。几十年前,他就预测了互联网世界和区块链世界带来的变化,写这本书时也完全用了生物学思维和生物学认知论。看完这700多页书,我总结出一句话——“这个世界是分布式、去中心、去组织的”。《失控》所描述的世界,恰恰是区块链世界最主要的特点。从互联网到区块链,这个世界一直这样发展而来。
我基本认为,在区块链技术成熟之后,这个世界可能会重构地非常完整。
我们知道,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走向个人时,美国也有很多人问互联网是什么?翻开当时的报纸,美国媒体向民众解释互联网时,用的是这样一个词——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机器。
大
家
可
能也
记得2015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解释区块链是什么时,说它是“信息机器”。互联网和区块链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帮助人类重构数字化世界。
互联网是信息网络。在区块链发展初期,有人曾对互联网表达失望之情,说互联网越来越中心化。其实没有,从信息网络这个角度来说,它仍然是去中心、分布式的。
区块链是什么呢?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价值网络。当互联网与区块链结合,也就是「中心化的信息网络」叠加上「去中心化的价值网络」,商业一定会被完全、彻底重构。所以互联网仅仅是重构了商业的一部分,加上区块链可能就会重构地非常彻底。
我想,这可能也是今天蚂蚁金服在这里办区块链大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不管是阿里电商还是蚂蚁金服,或者其他的搜索、社交也好,甚至外卖也罢,就
互联网商业而言,
其实在最底层大家做的是同样的事——收集尽量多数据,然后绘制客户和产品的精准画像,再做精准匹配。所有互联网商业都是从最基层的这个地方重构了商业。在
区块链重构商业的过程中,它会带来什么呢?区块链带来的将是重构金融,为数字化经济提供一整套全新的金融服务体系。
这将带来新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机构和新的金融服务方式。那么从最底层说起,
区块链将怎样重构金融?也是两点:点对点实时的支付和清算,以及非担保的交易和销售。
这也是之前蚂蚁区块链所讲的新信任体系以及新信任机制所带来的。
在谈到区块链商业应用时,我们一定要明白区块链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关于区块链的特点,我再从两方面进行总结。
第一,从治理架构上来说,
区块链
治理架构的特点跟凯文·凯利所描绘的复杂系统相一致。由于
足够数字化、完全脱离了物理空间的束缚,因此它实现了跨时空、跨组织。数据没有约束。也没有组织架构可以约束它的流动。
第二,分布式、去中心、去组织。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讲的“去中心”是指经济活动的去中介或者去中心的分布式商业。
区块链在经济或者金融上的特点是什么?它建立了一套新的记账方法和帐户体系。
有人说区块链上的数字货币不是账户模式而是Token模式,其实Token也是
一类
新的账。蚂蚁金服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是因为我们创建了新的账户——互联网账户。之所以人们通过蚂蚁金服创建互联网账户,是银行账户不可能在互联网商业场景当中提供实时、点对点的交易、交收、支付、清算等一系列服务。
所以我们看到过去5年前NFC曾和扫码支付竞争,最后NFC败给了扫码支付。
NFC必定要感应,
但你不能要求对方有一个接收器。为什么不生成一个二维码呢?二维码账户基于互联网账户,而不是基于银行账户。想象一下,你在街头碰到一个乞丐,决定向他支付五块钱时。你是用银行账户打款给他还是扫码给他?哪个更方便?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再来看新的账户系统和记账单位。所谓的数字货币之下,金融完全可能被重构,我们看到由于基于不同的账户体系,金融在互联网里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重构。
这种重构一直在发生,从2009年比特币区块链诞生,这种对商业的重构已经发生。我把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简称DeCo 1.0。它基于公链内部的经济活动,围绕分布式账本
,有一群矿工共同建立基础共识,通过
通胀税和手续费
对为区块链工作的人形成激励。
第二个阶段是DeCo 2.0,这一阶段围绕公链之上。围绕区块链的应用,
我们引入了智能合约,将智能合约作为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框架来探索所谓的DApp开发平台,让大家探索分布式自治机制以及基于区块链的商业化应用。
第三个阶段即所谓的DeCo 3.0,也就是最近两年发展起来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
到第三阶段,区块链才真正体现出它去中心化价值网络的特性。在这样的DeCo时代,数字合约、数字货币、数字资产非常巧妙地集中在一起。我们看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现象——“Token化”。同样在这个阶段,我们完善了整个数字货币体系,市场因此出现了稳定币,完美地充当了区块链经济活动中的支付和交易媒介。从这个时候开始,
整个金融结构也将
不再仅仅是DeFi。现在区块链的去中心活动都在尝试,也许三、五年后会变得非常成熟。
第四个阶段叫DeCo 4.0,也就是分布式经济生态,
真正用去中心化信任网络来连接各种各样的经济场景,把很多经济场景连在一起,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信任关系。另外,它还将以社区或联盟作为组织形式,比如像Facebook Libra那样,组织一百个会员成立协会,每个会员只有1%的表决权。再一个,它还会产生一个新话题,这个话题在最近几个月也得到大量讨论,叫做“我们不再是以股东资本主义作为经济组织经营目标”。它和马云先生所说的非常象。
两个月前,美国已经有企业表示,将摒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理念。这些商业和经济学潮流,都在指向上面所提到的趋势,即从股东资本主义转向利益相关的资本主义,所有经济体中的各方利益,都应该得到正向激励。这也是经济学所介绍的“经济相容”和“跨类尊优”。
这将是跨利益相关体最好的解决方案,迄今为止没有第二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世界没有股东也没有管理层。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它的股东是谁?没有;管理层是谁?没有;员工是谁?也没有。
当然,在区块链所构建的未来商业应用中,并不只有去中心化,它将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结合,相辅相成。我们
不要把数字化只看成拿来改善自己原有商业模式边际效益的工具,而是把它看成制度重构商业和底层逻辑的机会。这种事情一直在发生。互联网公司推广“互联网+”时,传统商业的人说这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现在五、六年过去,还有人说“+互联网”吗?没有了。
蚂蚁金服提出金融科技的概念时,也有很多传统金融机构的领导说不是金融科技,而是科技金融。
现在还有人在谈科技金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