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边听歌边读,这样会更有感觉
壹
上次突然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取名为"外向的孤独患者"?
这个要从我的经历说起
我有两个姐姐,从小家里都很热闹,很少一个人。初中时,因为离家较远,中午没回家,午饭也是跟同学一起吃。高中更是住宿,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群人。
在大一的时候,我看过一本书,叫《别独自吃饭》( never eat alone),内容和书名一样,讲的是如何增强人际关系,如何与别人聊天。所以,我大学的时候去哪都是一群人,一群人去玩,一群人吃饭,一群人去上课,甚至连课间上厕所,我都要找人陪着去
我记得大三上学期,我们五六个男生一起去健身房锻炼,每天下午,开着两三部电动车,浩浩荡荡的去健身房健身,练完后洗个澡,然后去附近的市场吃饭吹水。虽然人多会带来拖延效应,硬生生的把90分钟能解决的事情拖到180分钟,但是,那时候的自己很开心,是真的,很开心
大三下学期开始,大家面临着求职的压力,开始一个人,每天去图书馆,晚上偶尔也会独自去自习室,同学也因为实习开始早出晚归或者干脆搬出去住。
刚开始会很不习惯,毕竟习惯了群居活动。我记得那段时间吃饭时我都带着耳机吃,因为怕尴尬。没时间出去玩,因为大家都没空。看完海贼王的最新一集却找不到人讨论剧情。心情烦躁的时候,想找个人喝喝酒都找不到。偶尔也会想想大学友情也就这么回事,一谈到工作,大家都压力山大。
真的,那段时间,挺烦躁的
毕业后,我更加孤单了,离家40公里,每星期回家两次,晚上都是一个人在宿舍。有些同事刚开始会找我出去喝酒,但是因为我酒量欠佳,而且我的工作是柜员,每次业务都需要集中精神,涉及金钱的业务办错十分麻烦,甚至有可能要自己赔钱,所以我慢慢的就很少跟同事出去喝酒了。
刚毕业时,还有十几个同学留在本地,我们每个星期五晚上都会聚会,大家一起喝酒,打牌,玩耍。后来,大家开始渐渐的离开这座城市,有的人离开这里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有的人因为女朋友不愿意开始慢慢的疏远我们,有的人因为工作忙碌很少参与,有的人因为父母的原因回到家乡。我们从一周一聚到两周一聚到现在一月一聚,聚会的人数也从刚开始的十几人到现在的四五个人。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外向的孤独患者”正是我当时内心的真实独白。
越长大越孤单
越长大越不安
也不得不打开背后你的降落伞
也突然间明白未来的路不平坦
难道说这改变是必然
贰
不过仔细想想,独处的日子真是我人生成长最大的日子
大三时,因为有求职的压力,开始尝试独处,每天独自去图书馆,所以我大四上学期,考过了初级经济师证,四级。成功的拿到两间银行的offer。
工作时,因为独处无聊,所以开始考证,考证的时候每晚都花2-3小时看书做题,所以两年内考过了五六个金融类的基础证书(不过含金量很低)
没什么基础证书可以考了,于是开始琢磨赚钱,开始运营起公众号,虽然现在因为粉丝数量的关系,并没什么钱赚,但是至少找到了方向,每天回到宿舍习惯性的码字,希望能靠坚持为自己赢得更好的生活
曾经有想过天天开车回家,不过想着下班回家后,吃个饭,散散步,看看电视,玩玩游戏,一天就过去了,这样的生活可能很舒服,但是不适合我
现在的我开始慢慢的爱上独处,虽然独处很无聊很寂寞,但是同时,它也让我成长的更快,学习的更多。
现在的我,如果不回家,每天下班后去健身-吃饭-洗澡-写作-看书-睡觉。偶尔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电影,玩玩游戏,追追海贼王,看看暴走大事件。感觉这种生活很充实,我是真的爱上了这种生活
如果你问我如何去适应独处生活,我只有一个建议
找事做,适应它,爱上它
在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的前提下,什么都去尝试
相信我,当你发现独处会让你成长的更快的时候,你会爱上这种感觉的。
叄
很多时候群居或者独处,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更多的是由环境而确定。
在群居时,我们享受群居带来的快乐,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与他人沟通,在交流中成长,在沟通中长大
在独处时,我们享受独处的进步,不管他人理解或不理解,按照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一步一步慢慢的往上爬。
珍惜当下,不抱怨,不后悔
这,才是我认为最重要的
走心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