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天地一切存在,于心性角度视之,皆为心性之创造,皆为心性之伸展,皆为心性之具体化。
故心性为天地之大本,为天地之超越的本体,为天地一切之源头与归宿。
在佛家,心性显化为后天的心意,则为“感而遂通天下”的般若智慧;显化为身躯,则为金刚光明身;显化为客体化的世界,则为佛国净土。
在儒家,心性显化为后天的心意,则为先验智慧(圣智、德智、良知);显化为身,则为“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的变化之身,则为睟面盎背的德润之身,则为“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身”,则为“仁者寿”之“长寿身”;显化为家,则为家和;显化为国,则为仁义之国、亲民之国;显化为客体化的天下,则为道德世界、大同世界、文明世界、至善世界。
从心性角度看来,一切存在都是主体存在,都是生命存在,都是真善美(或其中之一)的全体显化。
心外无物,心体外无客观存在之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心体之呈现,因而一切事物,都是心体内之存在,都是心体之创造或曰心体之具体化;性外无理,性涵一切存在之理(非指经验世界的形构之理和经验知识,存在之理是指事物存在的先天之理、超越之理、所以然之理、形而上之理、主体性之理),此谓之“性理”,又名“理性”。
西方也常言“理性(Rationality)”一词,此“理性”是指合理性(即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合理的行为。
故西方所言之“理性”实是指掌握感性(即生物性的本能和冲动)勿令其逾出规范的自控之能力,以及归纳、整理、提炼、综合、逻辑推演由感官所获得的信息与知识的精神之功能。由此能力加功能构成的“Rationality”一词,最恰当的翻译应是“知性”,而不是“理性”。
理性一词在中文里的含义是:性体内所涵的一切事物之先天的根据和超越的所以然。理性即性理,是由性体之自律、自明、自在、自发、自生、自足等属性之具体化,而呈现出来的事物存在之法则和根据。
由是而知,真正的理性化世界、理性化人生、理性化智慧在东方传统文化里,在《大学》的三纲八目里。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个过程,皆是理性或曰性理显化其自己之过程,皆是理性化之过程,皆是理性呈现其自己之过程。
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是一个从本体(心体性体)到现象(天地万有)的过程。这个过程,哲学上称之为“本体—宇宙论”,宇宙万物是本体的显现化和具体化,本体是宇宙的内涵和超越的根据。
本体—宇宙论又名“本体—宇宙观”,有什么样的心性观,就有什么样的宇宙观,以及相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宇宙观,就有什么样的心性观,以及相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性体的无限性决定了宇宙的无限性,决定了创造的无限性,决定了其呈现的样态之无限性。性体的绝对性,决定了性体之主体性,决定了性体之生命性。
站在性体角度,性体的自觉性,即性体转化为心体。心体即生命,故心性之所在,即生命之所在。
心体性体显化而为宇宙,这个宇宙(天地万物)究竟而言,只是心性之自己,因心性即生命,故而宇宙即生命之自己。
心性全体呈现为道德律(道德的绝对命令和道德的创生不已)和伦理法则(人之为人所必须遵守的无上命令),因心性内涵之诸属性呈现(具体化)而为宇宙法则,故道德法则即是宇宙法则,道德秩序即是宇宙秩序。
此为儒学之灵魂,此为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孟,直至于今日,千古以来圣贤以心传心之道统血脉,此为中国乃至东方传统文化之核心,此是东方人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此是东方文明最为不朽之价值所在;此亦为东方文明中最难为世人所体悟与契入之处
文稿来源:
新国学
、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王阳明文化书院整理
想了解更
扫描下方二维码
龙场山下王阳明
洞中百年修此身
勤修苦练来得道
一心向道无杂念
合一
⊙版权声明
图片文字
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投稿信箱:
商务合作、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或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记得点赞和转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