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11月8日,国家旅游局在广州举办了一个全国部分骨干旅行社诚信经营培训班。专门针对旅行社举办培训班,广州的全国骨干旅行社培训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国家和省级统筹骨干旅行社培训,市县组织辖区内所有旅行社的培训,实现对全国所有旅行社诚信培训教育的全覆盖。
对全国旅行社实现诚信教育全覆盖——这个事件,全国所有旅行社都有必要、有责任关注。
本来,举办一个培训班,属于常规工作,不有多大影响,何况还是炒“诚信”这盘“冷饭”。但是,仔细观摩这个培训班,诚信这盘“冷饭”还真炒出了新热度、新味道、新境界。这个培训班透露了国家旅游局治理旅游市场秩序的升级做法,经过一年多的严打严管,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开始把诚信教育作为管好旅行社、规范旅行社的着力点。
如何理解这个重要转变,首先要回顾这一年多国家旅游局对旅行社的管理,审示国家旅游局的思路、办法、举措上逐渐迭代的过程,步步为营的过程,自我升级的过程。
旅游市场秩序治理1.0版
——长期以来,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处于治而乱的状态。看起来年年有整治,年年有行动,但结果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现在看来,这样的整治有点“只响雷少下雨”。旅游部门的监管不碰硬,不伤经不动骨,对旅行社的举报以调解为主,息事宁人,相安无事,做老好人。旅行社继续坑蒙拐骗、欺客宰客,被较真的游客举报了,就花点钱赔偿;游客不较真,就相当于赚了。“不合理低价游”横行,普遍存在三种心理的旅行社。
一是从众心理。市场上十有八九都在经营低价游,发现大家都这么干,也跟着干,被市场牵着走;有时候想转型也会迫于市场的大趋势。二是投机心理。觉得经营低价游效益来的快,短期挣钱多,骗到一单是一单,坑到一个是一个,“一锤子”买卖。三是侥幸心理。明知道是违法违规的,还要顶风作案,心存侥幸,以为手段隐蔽,不会被抓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旅行社坑蒙拐骗的失信违法做法,以牺牲行业信誉为代价,损坏行业形象,挫伤行业信心,危及行业健康发展。旅行社以失信经营,自己把自己的饭碗砸了,市场口碑并不好。游客只要可以自助游,就不选择旅行社。旅行社的认可度越来越小,只是因为我国越来越大的旅游市场,暂时性掩盖了旅行社的“口碑困境”。
旅游市场秩序治理2.0版
——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动真格讲实效,让所有旅行社头上都都悬着一把从严监管失信违法的利剑。
去年十月以来,国家旅游局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升级了整治行动,掀起了一场“延续时间最长、动员力量最广、处罚企业最多、社会反响最好”的整治风暴。
一是在态度上提出24个字方针
——“咬定重点,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从态度上明确把从严整治作为一个较长时期的工作重心。
二是在方法上提出“全国一盘棋”与“五个同步”
——“目的地和客源地同步整顿、组团社和地接社同步治理、线上线下旅游企业同步清查、出境游市场与国内游市场同步规范、集中整治与常态机制同步推进”,做到统筹兼顾,不顾此失彼、不因小失大。
三是在行动上打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连环招”
——国家旅游局连续开展去年的“不合理低价游”整治工作,今年的“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针对价格、合同、购物三个重点环节下手,开出了整治的新药方。今年三个专项行动贯穿全年,既围绕从严治旅的这条主线,又根据季节特征各有侧重,瞄准了整治的新战场。
旅游市场秩序治理3.0版
——对全国所有旅行社实现全覆盖诚信教育。教育,不仅是常规的劝导,软性的引导;更是一种强制、约束、管理。
在从严整治的严打时期,国家旅游局对旅行社的管理,主要解决“不合理低价游”这一主要矛盾,对旅行社其它更多违失信违法问题,来不及花大力气整治。随着“不合理低价游”被整体打压下去,市场秩序整治持续深入,国家旅游局对旅行社管理更细、要求更高。
接下来的“秋冬会战”,国家旅游局对旅行社的管理检查要以诚信为底线,旅游市场要以诚信为底色,市场竞争要以诚信为底牌。一方面继续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突出违法行为保持严打态势,另一方面对旅行社其它失信行为也要纳入管理,进行惩戒,营造旅行社诚信经营转型发展的社会氛围。
这也是全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秋冬会战”的创新之一。为此,国家旅游局还列出了“惩戒清单”与“奖励条款”,尤其是惩罚清单以健全失信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为目的,就是要在旅游行业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一是强化部门联合惩戒。
36个部门将签署《关于对旅游领域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共同限制或禁止失信当事人的市场准入和行政许可,对失信当事人限制融资和消费,限制享受优惠政策、评优表彰和相关任职等。
二是实施重点监管制度。
对游客投诉集中、严重失信的旅行社,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通过行政约谈、点名批评、专项督查、立案调查等机制进行重点监管。
三是加大行业曝光力度
。
通过中国旅行社协会对失信会员实行警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不予接纳、劝退等惩戒措施。
四是凝聚社会监督合力。
组织各种媒体加大对旅行社失信主体的监督力度,依法曝光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失信案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旅游市场的根本是诚信经营,旅游的幸福属性源于诚信保障。国家旅游局组织如此严厉的整治,目的不是打击旅游企业,限制企业发展。整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营造有利于诚信经营的旅游市场环境。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旅游的参与,少不了旅游的角色。期待这场全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接力赛、组合拳,真正带来一个人民日益期待的美好旅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