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外交部正式发布,中国欧亚特别代表将访问开启第二轮的“穿梭外交”以推动乌克兰危机的解决。而几乎同时,
美西方国家就开始起“内哄”,这很可能有利于中国的第二轮斡旋行动,还真的给中国面子。
乌克兰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可以说目前的战场形势出现了重大的转变。
过去的一年,在乌克兰进行了小一年大反攻失利之后,就轮到了俄军进入到了攻击模式。泽连斯基临阵换将之后,也宣布了进入防御阶段。
而此时美国北约对乌克兰的军援却出现了停滞现象,尽管拜登和北约秘书长一再呼吁,尽管泽连斯基四处乞讨式游说,军援还是讨论之中。
说好了是打代理人战争,可这会儿美国北约军援却在最关键的时候不给力了。
嘴上说着要坚定支持乌克兰取得最后的胜利,可强力支持却没有了,显然是极其不正常。很明显,美国和欧盟在“扯皮”,
乌军大反攻的失败让美西方失去了希望,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再打下去也是无益了。
虽然说不给予军援,可也不能冷了乌克兰人的心。没钱军援,制裁俄罗斯的能力还是有的。因此,
美国北约拿出了一个所谓的“毁灭性”制裁措施,这是在给乌克兰制造美丽的幻想。
也就在此时召开的慕安会的主题就是“通过对话促进和平”。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中国方面宣布了将于
3
月启动第二轮穿梭外交行动,推动乌克兰危机的解决。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乌克兰战场局势出现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在乌克兰最需要支持,在美国北约最需要团结一致或明确今年的战争计划目标的关键时刻,
北约内部却起了“内哄”。
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句不排除北约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之后,立即引发了强烈的反应。
俄称之为“没脑子”,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对西方发出了严厉的核警告,这还在意料之内。
意料之后的是,美国欧洲的主要大国都一致给予了坚决的否定,美西方媒体也是一边倒批评马克兰的言论,
这表明一直表态要在乌克兰战场上击败俄的美欧国家,也真怕战争外溢或引爆大战。
另外,不管马克龙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各国反应表明了北约和欧盟内部分歧与矛盾,也可以说马克龙是在故意以此引爆矛盾激化,
这是对北约脑死亡的最好证明。
说出不排除派兵可能,实际上就是在暗示俄将迅速取得乌克兰战场上的胜利,
潜台词是,要么派兵,要么停火。
也就在这几日,先是德国和法国分别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不是美国、不是北约,不是欧盟,也不是法德共同,而是法德分别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这两个国家绕开北约和欧盟独立分别与乌克兰签署协议,显然是独立自主的行事。可推动明斯克协议时法德的是共同的,
这会儿又分道了,显然这两个国家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不仅仅是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出现分歧矛盾,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来的了对乌克兰战争前景的悲观。
显然是在积极在为战后重建布局了,而美国的公司已经早就与乌方签署了战后重建相关协议,法德也只能是通签署安全协议的方式增强介入度了。
除此之外,还有让人吃惊的事。
那就是德国总统蒴尔茨主动曝光说“英国士兵正在乌克兰境内为乌军发射远程“风暴之影”巡航导弹提供支持。”
这立即引发了英国的强烈不满,也引发了北约内部的一些不满声音,这等于是出卖盟友。
马克龙与蒴尔茨这两货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同时分别与乌签署双边安全协议,又同时发表了令外界瞠目结舌的言论和消息。
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两货的表态是有什么深意。不管是什么,都表明了北约内部的分歧矛盾在加剧。
除了这两位之外,那就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言论了。
他说
F-16
将尽快交付乌克兰,乌克兰有权自卫,包括打击俄罗斯本土军事目标。
此话一出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甚至有消息称:美国防部长奥斯汀为此指出应解除北约秘书长斯托尔腾贝格的职务。此前美国北约可是坚持要乌克兰保证不用军援的武器袭击俄境内目标,
目的就是怕引爆战争外溢。
北约向乌提供
F-16
战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
。乌的机场大都受到了重创。而俄军也肯定是紧盯着这批战机,随时都有可能对机场进行打击。
而一旦战机是由第三国起飞的而又被俄发现了,后果可就难说了,而
斯托尔腾贝格竟然公开谈及打击俄境内目标,这等于是要把北约推上战场。
由以上来看,美国、北约以及欧盟内部显得非常不统一,而此时恰恰是俄展开新一轮攻击模式的关键时期。
尽管美欧推出了新一轮的对俄制裁措施,可这并非是泽连斯基所关心之事。
他关心的是尽快大量提供武器弹药,尽可能提供更致命性的大杀器,最好是北约能够出兵。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乌军是难以顶住新的攻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