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毅资产管理
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公司,致力于为优秀的投资经理配备一流的平台支持,让优秀的投资经理专注于投资,全力以赴地为投资者创造更佳收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旅游岛商报  ·  海南发布公告:有补贴 ·  15 小时前  
国际旅游岛商报  ·  海南发布公告:有补贴 ·  15 小时前  
铅笔道  ·  宁波杀出超级IPO:年入248亿,全球第五 ·  2 天前  
孤狼复盘  ·  年前要开始干活了 ·  3 天前  
孤狼复盘  ·  年前要开始干活了 ·  3 天前  
我是腾腾爸  ·  赚大了,继续加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毅资产管理

费德勒的秘密:为什么54%的得分率拿下20座大满贯?

高毅资产管理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5-01-17 15:00

正文

来源 | 孤独大脑
作者 | 老喻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芒格曾谈及巴菲特的成功,他认为与罗杰·费德勒擅长网球的原因相同:将自己的活动控制在少数几项事情上,最大程度地聚焦于此,并持之以恒50年。

的确,费德勒的职业生涯数据颇具启示:虽然单场得分率仅为54%,却赢得了80%的比赛,并斩获20座大满贯冠军。其成功秘诀正在于:不拘泥于短期得失输赢,而是着眼于长期概率游戏,通过聚焦、耐心和纪律,将胜率最大化。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网球赛场或投资领域,同
样适用于人生这场长跑。 

故新年伊始,分享费德勒的秘密给大家,愿你在现实的起起伏伏中,赢得自己的人生。




在达特茅斯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演讲中,费德勒提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事实:

“在网球运动中,完美是不可能的......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打过1,526场单打比赛,几乎赢了80%的比赛......现在,我想问你们所有人一个问题......你认为我在这些比赛中赢得了多少百分比的分数?

只有54%。

换句话说,即使是顶级网球选手,赢得的分数也仅仅只有他们比赛总分数的一半多一点。”

这听起来很反直觉。

要知道他可是费德勒,他是网球史上最佳的男子选手之一,总共赢得20座大满贯冠军,在单打世界排名第一累计310周,还创造了连续237周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子网坛纪录。

54%的得分率,怎么可能支撑他的传奇?
但其实,不光是费德勒,网球圈早有多位数据分析专家、统计学家做过相关研究,包括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这些顶尖球员在自己巅峰时期,得分率通常在 53%-55% 之间,但他们的胜场率往往在 80%-90%之间。

借助于这个反直觉的事实,我们要分享一个重要的真相:
职业决策高手的成功,靠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靠持续累计的微弱优势。


让我们暂时从情绪中走出来,回到概率本身:
为什么54%的分数能赢得80%的比赛,并且成就了史上最强的运动员之一?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伯努利试验:

想象你在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算“成功”,反面朝上算“失败”。每一次掷硬币都是一个“伯努利试验”。它只关心两种互斥结果:成功或失败。

而对于费德勒而言,成功的概率是54%,失败的概率是46%,他是在玩儿一个看上去只是稍微有力的抛硬币游戏。

伯努利实验研究的是如下情景:

你要重复做 n次“赢或输”的独立尝试(也就是伯努利试验)。每一次赢的概率是p,输的概率是( 1−p)。最终如果你赢了 k次,这个事件发生的“路径”或“组合”有多少?

我们试着用一个极小的例子,来从头推导计算的方法。

假设如上的实验只重复 3 次,想要“赢 2 次,输 1 次”。
那么,所有可能的序列如下:

    1. 赢 赢 输

    2. 赢 输 赢

    3. 输 赢 赢

    你会看到一共 3 种不同的顺序,这 3 种都属于“赢了 2 次、输 1 次”。

    根据概率的乘法原理,每一种顺序发生的概率是:

    又因为赢2输1的顺序有三种,所以“赢2输1”的总概率就是:

    你看,是不是很简单?

    那么,我们按照上面的推理过程,试着自己来“发明”一下基本公式。


    我们只需要中学时候的数学,就能完成这个推导。而得到的结果,就是大名鼎鼎的二项分布的基本公式。
    再回到我们要研究的话题:为什么54%的分数能赢得80%的比赛?

    先从数学的角度,重新描述一下这个问题:

    ·  每一回合:赢的概率是 0.54,输的概率是 0.46。

    ·  假设有 100 回合(相当于把一场网球比赛简化为 100 个球)。

    ·  我们要算:赢了超过 50 个球(也就是大于对手)是什么概率?

    使用我们上面推导而来的二项分布公式,计算如下:



    用计算机做数值求和,结果约在 78%~80% 左右。

    这就说明,只要你在每一次独立回合里有 0.54 的胜算,在 100 回合的累加下,就能让你有约 80% 的把握赢下整场比赛。

    费德勒的每个球的得分率是54%,也就是说每回合只有 4% 的额外胜率(0.54 vs 0.46),但是当回合数足够多时,他赢下正常比赛(也就是赢下大多数回合)的概率就会逼近 80%。

    从数学计算的角度看,小小的 54% 胜率,通过二项分布的重复累加,转化为远远高于对手的整场乃至长期胜利率。

    在现实网球里,关键分、抢七局等因素进一步放大这点胜率优势。高手往往会在最重要的分数上稳定地发挥出略高于平均水平的优势。这就让费德勒的胜率比理论值还要再高一些。

    也正因如此,费德勒才能拿下 20 座大满贯,成为史上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之一。


    费德勒说:所谓的“毫不费力”(的成功)仅仅是一个虚幻的神话。

    54%这个令人震撼的数字也告诉我们,连最厉害的人都挣扎在输和赢的生死线上。

    而费德勒的传奇成就又激励我们:

    只要你能够在某些情境下保持略高于50%的胜算,然后持续、反复地利用这点优势,你就会把“少量差距”放大成“决定性胜势”。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结果难料的煎熬。

    生长在一个“分分必争”的教育系统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丢分是可耻的。

    慢慢的,人们开始失去了犯错的基本能力,更别谈主动犯错的勇气。

    这或许能让你短期内成绩拔尖,但当走进充满不确定性的职场和社会时,这种思维模式往往束缚你的手脚。

    想象一下,一个从未体会过“得六七十分也不错”的人,怎么能接受在商业或投资世界里“连赢7次又输3次,依然是好业绩”的概念呢?

    现实世界没有现成答案,也不会给你一条“只要做对所有步骤就能100%成功”的清单。相反,它杂乱、不可控,你必须学会在大量失误中,提炼出一点儿稳定的微小得分优势。

    再看看费德勒:他打得既凶狠又理智,他当然会全力以赴拼每一个球,但他从来不指望自己能拿下每一分,只是让自己的综合实力在大多数情况下略胜对手;然后,在分数足够多时,自然而然就垒出了总胜利。

    可如果你以“必须把每分都拿到”的思维去打,那你大概率会精神崩溃,或在重大失误后难以自我调节。

    我有个中学同学,读书时候成绩只是比学渣略好,但现在他不仅是所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还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

    他中学时候喜欢足球,是年级球队成员之一。他说,自己从运动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学科知识对他有更大的帮助。
    他很早就知道了赢球输球是常态,在泥坑里弄脏双脚是常态,拼搏到底但却被对手锤翻也是常态。

    可惜,大多数人小时候根本没有接受过这些关于成败的启蒙教育。




    如果说,伯努利试验和“54% 的得分率”在数学上提醒我们——“多回合的累计可以放大微小优势”,那么它也在生活中启示我们:哪怕你常常会输,总体上依然可能赢得整局。

    输和赢本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局局完美”。

    在社会里,一次失败,就可能让周围的人觉得你一无是处。然而,真实的成功之道往往依靠的不是“零失误”,而是“抓住多数回合的优势”。

    换句话说,“失败可以是一个选项”。你应该专注的,是找到那个比对手稍微大1%或2%的胜算,然后把它反复地执行下去。其他时间里,容许自己犯错,容许自己在一些项目或时刻黯然失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并非一次具体失败,而是那种胜负难料之下的未知煎熬。我们总说,不要怕进入泥泞,不要怕弄脏双手,其实说的就是——别怕走进“概率的泥泞”。

    因为概率永远含混不清,我们必须忍受在大获全胜和一败涂地之间的灰度状态,这才是人生的真相。

    费德勒的看似随性的“54%得分率思维”,其实需要职业竞技高手级别的“功夫”去支撑。

    我的经验是,这几乎是一种童子功:

    • 从小在安全感充足的环境下,孩子也许更容易学会“犯错并重新来过”,从而练就“输了还敢打下一分”的心态;

    • 但若生长在资源稀缺或“分分必争”的环境,人往往难以认同这一点,总想一把抓稳全部机会,或者渴望一击制胜。若做不到,也会干脆放弃,在相对确定、安全、平均的轨道上止步不前。这样就失去了真正的决策权、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要在“混乱中前行”,并且还“不去赌”,在我观察中,这种人实在太少了。

    更多人或是恐惧失败而畏缩不前,或是放手一搏却忽略理性风控。

    若你能像费德勒那样既保持淡定又不失战斗意志,在一点点微弱优势之上不断重复、不断累积,就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真正的强者不怕“概率的泥泞”,反倒能在模糊与不确定中一次次搜索、试探、迭代成长,最终用“54%”的得分率造就“80%”的通盘胜局。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如果没有上面说的童子功,我们该如何练就呢?

    还是在同一个演讲中,费德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当你丢掉一分时,你要学会不要对每一次击球都过于纠结。你要教会自己这样想:好吧,我发出了一记双误,但这仅仅是一分而已。接下来,我要重新开始,开始下一个发球或接发球,开始全新的一分。

    即使是一个精彩的击球,一个过顶反手扣杀,最终进入了ESPN(美国的一家体育媒体公司)的十大精彩击球,但它仅仅是一分而已。

    这就是我告诉你这件事的原因。你要努力去赢得下一分,这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听完他的精彩解答,我们需要再提及伯努利实验的一个关键:
    每次实验都是独立随机试验。

    作为一名网球高手,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是:把每个球都当作独立比赛来打。

    即使丢了分,甚至是连续丢分,都要立即忘掉,然后专注于下一个球。

    只有这样,才能在大数定律的作用下,让54%的得分率得以稳定实现,进而赢得80%的比赛。

    无论是负面还是正面的回合,都不应对下一个回合造成持续干扰。
    如果你把上一回合的情绪一直带到下一回合,就违背了这种“独立性”,也就极大降低了 54% 胜率能发挥的实际价值。

    放在更广泛的人生里,这一点也是如此。当我们在工作中犯了错,当我们在学习中考砸了或在投资中踩了坑,都要意识到那只是“众多回合”中的一次失败。去反思可以,但不要过度沉迷,更不能让负面情绪反噬后续的行为。

    因为只有让“前一回合”尽量独立,我们才有机会让大数定律的力量持续运作,在人生的伯努利实验中,让微小的“略优概率”不断累加。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把每个决策或行动都视为独立事件”的要点在于:
    承认你会失败,承认结果可能如过山车般起伏——但依然保持信心,保持对下一次机会的精准投入。
    这才是长久获胜的思维模式,也正是那条普普通通的“54%”转换为冠军荣耀的内在逻辑。






    别的行业,可能不会像金融和竞技那样,面临着大量的决策,经受着一个又一个成败。但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别的人生决策,也在是非成败中起伏跌宕着。

    记住这句话:输掉一分并不可怕,下一分才是最重要的。

    且让我们用费德勒的演讲来结尾吧:

    “你要成为战胜困难的大师。对我来说,这就是冠军的标志。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并不是因为他们赢得了每一分......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会输......一次又一次地输......但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

    你要接受它。如果需要的话,就哭出来……然后强颜一笑。你继续前进,坚持不懈,适应并成长,然后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聪明地工作。”

    愿你在现实的起起伏伏中,赢得自己的人生。


    END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代表原创方或原作者的分析、推测与判断,登载于此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高毅资产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高毅资产与原创方或原作者有任何代理或合作关系。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高毅资产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且不承担信息传递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不代表高毅资产的投资实例。

     

    版权声明:本内容版权归原创方或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文内保留标题原题以及文章内容完整性,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号转载文章大部分已获原创方或原作者授权,但部分文章推送前我们未能与原创方或原作者成功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本号微信后台联系我们。

    推荐文章
    国际旅游岛商报  ·  海南发布公告:有补贴
    15 小时前
    国际旅游岛商报  ·  海南发布公告:有补贴
    15 小时前
    孤狼复盘  ·  年前要开始干活了
    3 天前
    孤狼复盘  ·  年前要开始干活了
    3 天前
    我是腾腾爸  ·  赚大了,继续加仓!
    3 天前
    笑的合不拢嘴  ·  不正经的老婆,看一次笑一年!
    8 年前
    iWeekly周末画报  ·  圣诞这么过,才没有辜负造物主的美意
    8 年前
    山西老乡俱乐部  ·  今日小寒丨山西人再忙也要做好这三件事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