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词世界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在诗词世界,读诗,写诗,听诗,学诗,听课,发表,玩诗词游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妻子去世1年后,丈夫偶然发现她藏在衣柜的惊人 ... ·  昨天  
创意铺子  ·  网文怎么还有离职爽文了?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新年安排的999足金手机贴太喜欢了!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唐探1900》破20亿,背后的这段心酸史不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诗词世界

4.636亿!苏轼真迹回归祖国,七幅真迹再现东坡神采

诗词世界  · 公众号  ·  · 2018-12-05 06:06

正文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 《孟子》40讲


11月26日,在佳士得拍卖行,

流离海外80余年,

被认定为苏东坡真迹的《枯木竹石图》

4.636亿港币(含佣金)成交,

佳士得方面回应,

买家来自大中华区的机构收藏。


这意味着,

流离海外80余年的苏东坡真迹回到祖国。



在我们印象中,苏轼是一个诗人、词作家,

其实,苏轼还是一个书法家。

他和 宋代诗人

黄庭坚、米芾 蔡襄 合称为 宋四家。


除了《枯木图》,

苏轼还有其它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鉴下。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局部)  来源:吉林省博物院网站


此卷是苏轼白书的《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峨》。“洞庭春色”和“中山松醪”均为酒名。


作者藉此抒发他因仕途坎坷而郁结在心中的不平:“曾日饮之几何,觉天刑之可逃。”文章豪放畅达,想象丰富:书法沉雄劲健,一气呵成,珠联璧合,堪称双绝。


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来源:上海博物馆


《答谢民师论文帖》是苏轼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所书,即他去世前一年。时年五月,苏轼由儋州内调,九月过广州,谢民师以诗文求教,二人相处甚洽。此帖是苏轼离开广州后写给谢民师的第二封信。信中,苏轼答复了谢民师关于写作上提出的问题,还表述了自己对文章写作的一些见解。


苏轼《前赤壁赋》  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此卷,自识「去岁作此赋」,故为元丰六年(1083)所书,时年四十八岁。卷前破损,缺三十六字,文征明(亦有文彭代笔说)补书。


苏轼早年学习“兰亭”(黄庭坚语)与“二王”(苏过语),于此中仍可发现相关的笔法与结构,这些在《北游帖》中更为明显。


全作的厚重宽博,与颜真卿相关,而少数字更可见明显之影响,正如其子苏过云:“少年喜二王书,晚乃喜颜平原,故时有二家风气。”


苏轼《寒食帖》  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以诗讽时政(即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次年二月抵任所,筑室于「东坡」。从诗中可知〈黄州寒食诗〉作于1082年,故此书迹应书于诗成之后。


诗文叙述黄州生活的艰苦及悲凉的心境。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将观者带进高潮迭起的书写过程,完美地融合诗与书的境界。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又说:「天真烂漫是吾师。」实为此卷的写照。


苏轼《次辩才韵诗》  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次辩才韵诗》全图  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辩才是苏轼任杭州知州时认识的朋友, 某日苏轼拜访完辩才(1011-1091)后,辩才送东坡出寺。两人谈兴犹浓, 不知不觉过了寺前的归隐桥,来到风篁岭。虽然破坏了辩才退隐龙井的规矩, 辩才却笑以杜诗道:「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为了纪念此次忘情相送,于岭上建亭,名为「过溪亭」,又称「二老亭」。 苏东坡为此赋诗,以东晋陶渊明访友的故事比拟两人的友谊。


苏轼此书用笔坚实沉着,笔致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强调率真的个性。


苏轼《书尺牍》 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札点画醇厚,笔锋变化自然,姿态随意,一派天真。推测书于黄州谪贬时期,苏轼托人送东西给好友陈季常,同时感谢先前所馈赠之覆盆子,让他十分感动。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记载服食者可以不夜尿,故能覆其溺器,于是称覆盆子,也有认为与果实外型像翻覆之盆有关。


苏轼果然是一个全才,

书法也这么好。

诗词君对东坡先生的崇拜

又加深了好多层!

【版权声明】本文材料来源于人民日报,书画资料来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吉林博物馆等。后台回复 签约作者 即可了解 重酬征稿 详情。转载授权请加诗词世界小编微信H1834394409, 加粉丝群后台回复 加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