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少人认为坚果是有利于健康的零食
更成为不少白领、学生的每日必备
但如果有一天
警方告诉你
你手里的坚果可能各种超标
还有可能是来自疫区的……
这就有点让人担心了
前不久,广东江门海关缉私人员接到一条群众举报,称在江门有一家工厂有走私坚果的嫌疑,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庞大的走私坚果网络被揭开……
海关缉私人员到现场侦查,发现这个工厂戒备森严,厂区大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更令人奇怪的是,运有坚果原材料的大货车通常在三更半夜来到这些厂或者仓库进行卸货。
为了不打草惊蛇,海关缉私人员调取了该厂的进出口数据和销售数据。
结果竟然发现:
随后缉私人员把调查重点
放到了出入工厂的货车上
并有了重大发现
↓↓
↓
这些车辆竟然都集中到了
中越边境线附近
经过进一步侦查,中越边境一个走私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
他们利用边民互市贸易、通过非设关地偷运等方式,
将全球收集来的腰果从中越边境走私到境内
。
■
然后立即更换成没有任何标识的中性包装,并
在中越边境附近进行二次换装,伪装成本地产坚果
。
■
最后,
运输到国内多家坚果生产企业生产成各种品牌坚果,
销售到全国各地
。
江门海关缉私部门在掌握了大量走私犯罪证据后,随即展开收网行动。
让缉私人员震惊的是,这起案件的走私规模远远超过当初的估计。
当日凌晨,数十名缉私人员在广东江门、深圳,以及广西凭祥、云南昆明等地同步实施查缉抓捕行动,
一举将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现场查扣各类坚果294.39吨,初步估计案值达4.3亿元。
在广西凭祥一个涉案仓库,缉私人员打开仓库门后发现,还未来得及更换包装的各类坚果堆满了整个仓库。
在云南,缉私人员还发现了大批标注为云南产碧根果标识的坚果。
通过对涉案团伙近5年的相关账册信息进行梳理后,江门海关缉私人员发现:
-
涉案团伙不仅走私手法多、时间跨度大,而且走私利润还很大。
以开心果为例的话,一般向海关报关进口,大概需要15到20万的通关费用,但是通过私方进口,
国内货主只需支付5万元左右的费用。
在利益的驱使下,涉案团伙长期在中越边境从事走私活动,经过侦查取证,
该团伙通过非涉关地偷运的方式走私各种坚果达8.03万吨,案值高达37.33亿元。
江门海关缉私局负责人表示,走私违法活动差不多持续了有4年多的时间,涉案的货物种类达六七种,目前是全国海关查获的最大一起坚果走私案。
最重要的是,
这些未经检验检疫的坚果质量令人堪忧。
江门海关缉私人员介绍,走私团伙为了谋取利益,
从世界各地廉价收购各种坚果,品质参差不齐,甚至有一部分来自疫区国家,个别走私和销售环节还存在将发霉坚果简单处理后继续售卖的情况。
海关缉私人员对案件查扣的294.39吨现货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有近50吨坚果的黄曲霉素超出国家标准,这些不合格坚果外观看似与普通坚果无异,但很难用肉眼进行鉴别,一旦流入市场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相关部门给出的市场数据显示,我国的坚果消费始终保持15%以上的年复增长率,市场规模已经从2005年的100多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300多亿元,市场潜力巨大,然而,
逐年递增的国内消费数量与正规进口坚果的数量却形成了较大反差,说明国内市场存在大量走私坚果。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黄曲霉素
高温都杀不死的黄曲霉素
究竟有多“毒”
答案是1毫克致癌
20毫克致命
1993年它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
1毫克是多少呢?我们以前使用的材质为铝合金的兰花1角硬币,重量1.15克。我们把它大约看做1克,也就是说,这1毫克就是一枚1角兰花硬币的一千分之一。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癌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黄曲霉素,是一种常见腐生真菌,
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最受累的是肝脏。
浙医一院传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说: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及动物肝脏组织都有破坏的作用,它的毒性可直接作用于肝脏,严重时还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
为什么黄曲霉毒素会导致肝癌?
浙江省新华医院肝病科主任施维群说: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作用机理,
但可以明确的是黄曲霉毒素会引起细胞突变,染色体增殖,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
“乙肝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严格限制黄曲霉毒素的摄入。
”
施主任说,每次碰到这类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他总会叮嘱千万不要吃霉变的食物,
尤其是霉变的花生、玉米、瓜子、核桃等。
作为肝病科医生,施主任有一个建议:
“烘干的花生有没有霉变容易判断,吃到一颗坏的,我们就不会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