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据前辈口口相传,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苦逼的策略分析师,日出而作,月落不息,苦练 《葵花宝典》和《屠龙刀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新财富’杯华山论剑中一举发威、技惊四座。能入行的,没有笨人。能入门的,没有懒人。想拿奖?唯有能拼命的猛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贝壳财经  ·  A股节后首日:DeepSeek概念大涨,券商 ... ·  3 天前  
贝壳财经  ·  A股节后首日:DeepSeek概念大涨,券商 ... ·  3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回乡见闻# ... ·  3 天前  
淘股吧  ·  “史诗级”暴涨 ·  4 天前  
诸海滨科新先声  ·  看涨春节后首周的北交所投资者占44.8%,4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年报预告中哪些行业景气度在扩散?——兼论市场最新观点【天风策略】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 公众号  · 股市  · 2020-02-05 21:20

正文

年报预告中哪些行业景气度在扩散?

——兼论市场最新观点


天风策略:刘晨明/李如娟/许向真/赵阳

联系人:吴黎艳


具体报告内容和数据交流请联系:刘晨明/李如娟/许向真



摘要


核心观点:

1、市场短期超跌反弹能否延续,还取决于疫情能否很快出现拐点。
2、疫情结束后,市场中期的内在逻辑,可能很快回归到信用周期扩张的节奏,目前来看,信用的拐点可能最早在3月。
3、目前以5G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周期处于加速发展的起点,类似于03年的传统经济,内生推动力足以使得对应行业的景气度虽然短期收到疫情的干扰,但是依旧可能是全年业绩趋势最为确定的。
4、因此,对于近期快速反弹的科技股,我们建议短期不追高,回调敢加仓。
5、根据最新披露结束的创业板年报预告,创业板盈利增速的回升,有低基数的作用,同时也来自板块和行业内部景气度的扩散。而中小市值公司盈利的好转,也意味着,大盘蓝筹与小市值公司走势的剪刀差会趋于收敛,市值风格的表现会更均衡些。在科技产业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内部盈利改善的中小市值公司同样值得重点挖掘。

1. 短期信号: 反弹持续性取决于疫情拐点
鼠年首个交易日3000+跌停之后,在恐慌情绪充分宣泄+外盘电动车产业链等强势板块映射双重驱动下,市场连续两日强势反弹,其中创业板指基本已收复首日跌幅。但短期来看,指数反弹的持续性仍需要充分考虑疫情的发展。
参考03年的情况,A股受非典疫情冲击最明显的阶段,是发生在病例扩散加速、国际关注度提升且国内舆论升级之后,具体为4月16日至5月13日期间的13个交易日、28个自然日。 而行情的转折点是发生在疫情缓和的时候;从图形上看,也就是累计确诊人数斜率开始变缓(新增人数开始下降)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出现在当年5月初。
当前同03年很大的一点不同在于春节休市的风险累积和互联网、自媒体的传播作用。这直接导致了鼠年前几个交易日的巨大波动(风险迅速出清、再强势反弹),后续对疫情本身的反映会更加理性。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月4日24时,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24324例,疑似病例累计23260例,较前一日分别增加3887例、3971例,确诊数量仍在快速上升,且拐点出现的时间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认为, 在近两日的超跌反弹之后,具备持续性的反弹信号仍需等待。

2 . 中期信号:指数的中期拐点还取决于信用周期
仍然先参考03年的逻辑和经验。当年在非典疫情出现拐点之后,市场迎来了为期一个月的反弹。 6月中以后,市场再度进入下行区间长达半年之久,但这一阶段的下跌逻辑已经与非典关系不大,而主要在于政策的收紧。
03年市场最主要的背景是,90年代末启动的、由房地产引领的投资周期仍在上行区间。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维持在30%以上,即使是非典期间,投资也是三驾马车中受疫情影响最小的。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对抗通胀,03年下半年开始,货币政策和流动性开始收紧。当时的主要措施包括:
(1)货币政策方面,03年8月23日,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1个百分点,于9月21日起执行;
(2)楼市方面,03年6月央行开始提醒房地产偏热,随后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规范和限制、对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完善和调整。
总结来说,非典对于市场的影响是情绪性的、阶段性的,而不是方向性、趋势性的。中期的市场受制于货币和信用政策的收紧,很大程度上这直接影响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当前的市场环境与经济结构与03年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市场的运行思路有共通之处。如果疫情得到控制,市场也会很快回归其本身的逻辑。
12月以来市场走出了一波快速反弹,其中隐含的预期是——逆周期调节政策配合货币宽松可能在Q1出现扩张;同时,考虑到地方债的发放进度和所需流动性,年初被一致认为是重要的政策发力点。 但是新冠肺炎的扩散,逆周期政策节奏被打乱,节后开工不确定期限延迟,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的是经济企稳的预期落空,压制指数上涨空间。
照此推演,中期指数层面的机会有赖于疫情缓和后,经济企稳预期的重新确立,而这又直接取决于货币与信用政策的力度、作用时间、见效时间。 以债务总额同比来衡量信用周期,信用的收缩往往对应全面杀估值(下图蓝色区间),信用扩张往往对应估值扩张(下图橙色区间),目前我们需要等待的便是信用周期的重新企稳,届时可能也是市场中期拐点的信号。

3 . 中期配置逻辑: 疫情无法撼动的内生景气周期
在此前的报告《2020年哪些领域的景气有望显著改善?——兼论一年维度决定股价的核心变量》中,我们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一年维度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是景气度投资。一年维度的涨幅大小与盈利水平/盈利变化幅度的高低,呈现单调的正相关关系。
即使是03年市场,在年初的伊拉克战争、二季度的非典疫情(阶段性负面影响)、下半年的QFII入市(正面影响)、进入升准周期(03年9月-08年9月)等多个因素干扰之下,景气投资的规律依然成立。 03年全年来看,个股涨跌幅分组与扣费增速绝对水平分组仍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板块方面,“五朵金花”(有色、煤炭、电力、汽车、钢铁)之所以能够在年初就开始表现,并在下半年指数弱势的时候继续取得超额受益,背后的逻辑也是其本身基本面的改善。受投资周期向上的驱动,PPI在02年12月结束了此前长达20个月的负增长,上中游周期行业财报数据大幅改善。
03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疫情的干扰并没有改变市场风格,疫情结束之后大概率仍将回到原来的景气主线。区别仅仅在于,03年的景气部门是传统经济,经济过热、投资增速的高企使得相关板块在疫情缓和之后得以迅速修复;而当前经济增速处于降档期,即使宽松政策发力后短期企稳,传统部门的修复空间也十分有限。
但目前以5G 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周期处于加速发展的起点 ,类似于03年的传统经济,内生推动力足以使得对应行业的景气度虽然短期收到疫情的干扰,但是依旧可能是全年业绩趋势最为确定的。
因此,简单而言,我们目前对于连续两天反弹后的科技板块的建议是: 短期不追高、下跌敢抄底。
具体的配置行业,除了消费电子外,还包括:【新能源车】、【PCB】、【光伏】、【面板】、【传媒】等。详细可以参考我们年初的报告 《【天风策略联合行业】2020年哪些领域的景气有望显著改善?——兼论一年维度决定股价的核心变量》

4. 年报预告中哪些行业的景气度在扩散?
客观来讲,19年年报预告创业板的盈利增速回升,有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去年低基数的影响。除此之外,是否也有内在盈利能力的改善?或者景气度的扩散?
首先,从创业板的增速区间分布来看:高增速比例在提升、低增速比例在降低,盈利结构在改善。 创业板年报预告中,负增长的比例39%,低于三季报和中报的44%和43%,板块整体盈利在改善;增速在100%以上的比例有16%,也高于三季报和中报的水平。
进一步,我们剔除18年净利润在0.5亿以下的个股,再按照各个行业市值区间分布,计算各行业净利润增速提升的公司数量占比(19年年报相比19年三季报增速提升)。
(1)从全部A股来看,市值分位在20%以下的公司增速提升的比例有53.3%,增速改善比例高于其他市值分位区间的比例。 说明了在剔除小基数(利润在0.5亿以下)的公司后,小市值公司盈利增速也有普遍性的改善。
(2)从各行业增速提升的公司数量占比来看,市值处于行业中下水平的公司(分位在0-20%或20-40%)增速提升的比例也普遍高于大市值公司。 表现比较明显的行业有:通信、建材、电气设备、商贸、采掘、电子、轻工、农业等。说明行业内部的景气度也在扩散。
因此,可以认为,创业板盈利增速的回升,有低基数的作用,同时也来自板块和行业内部景气度的扩散。 而中小市值公司盈利的好转,也意味着,大盘蓝筹与小市值公司走势的剪刀差会趋于收敛,市值风格的表现会更均衡些。 在科技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内部盈利改善的中小市值公司同样值得重点挖掘。

5 . 附录:关于年报预告的重点数据和结论
截止目前,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披露规则,年报预告已经披露完毕。
5 .1. 创业板年报预告透露着景气怎样的变化?
截至2020年2月4日,全部A股、创业板、创业板指的2019年年报预告披露率分别为61%、99.7%、100%。
已披露的年报预告显示,A股整体盈利增速回升。 按目前已披露的预告情况,全部A股2019年全年累计增速23.1%,较三季报回升16.2个百分点;Q4单季度增速89.6%。虽然预告情况有可能较最终的正式年报来得乐观些(披露率不高),但从趋势上看,A股整体的盈利趋势大概率已走稳,其中有低基数的作用,也有部分行业景气回升的内在动力。
创业板盈利增速趋势性回升,且板块整体(创业板综)改善幅度大于创业板指。 创业板和创业板(剔除温氏乐视)2019年累计增速分别为59.4%和52.1%,较三季报回升65.4和51.9个百分点;创业板指和创业板指(剔除温氏)2019年累计增速分别为15.9%和-2.4%,较三季报回升14.4和2.8个百分点;创业板50累计增速7.2%,较三季报回升了7.8个百分点。创业板盈利增速显示板块整体业绩有明显的恢复,且板块整体的表现好过于创业板指。
但从绝对利润水平和增速中位数看,创业板指的盈利水平仍然较高。 从绝对利润水平看,创业板指2019年累计利润为647亿,基本持平创业板综的655亿;Q4单季度利润为93亿,大幅高于创业板综的-216亿。另外,创业板指2019年增速中位数有17.7%,也高于创业板综的14.8%。说明了:创业板整体增速的大幅回升有低基数的作用,同时也意味着个股盈利在普遍改善,景气度有所扩散;而创业板指的盈利增速,受到尾部个股大量减值的冲击,对创业板指负向贡献前10的个股合计拉低创业板指31%的增速。
另外,资产减值损失仍是压制创业板业绩的一大因素。 创业板指成份股中,对指数增速正向贡献前10的个股合计拉动指数增速22.4%,对指数负向贡献前10的个股合计拉低指数增速31%。大量的资产减值(主要有商誉减值、存货减值、坏账损失、无形资产减值等)仍是拉低创业板指数盈利的一大因素。负贡献前10的个股大部分都有资产减值的冲击,比如,捷成股份合计计提减值约28亿、华策影视计提约12亿、高新兴计提约11亿、汤臣倍健计提约16亿等。
但资产减值的冲击已在减弱,且创业板综改善的程度好于创业板指。 创业板(剔除温氏乐视)资产减值数额已从18年的1012亿下降到19年的369亿(年报预告已有的披露,可能不全),而商誉减值也从18年的519亿下降到19年的253亿。创业板指(剔除温氏)资产减值数额已从18年的161亿下降到19年的75亿,而商誉减值也从18年的70亿下降到19年的56亿。
总的来说,创业板盈利增速趋势性回升,且创业板综改善幅度大于创业板指;创业板综增速的大幅回升可能意味着个股盈利的普遍改善,景气度在扩散;另外,资产减值的冲击已在减弱,且创业板综改善的程度好于创业板指。
5.2. 行业层面:传媒、家电、农业、电气设备、汽车、电子、轻工等行业增速回升
从全市场的行业表现看, 轻工、电气设备、农业、通信、电子、传媒、家电、计算机 等行业盈利的回升幅度较大。
从创业板成份行业的表现看,增速回升幅度较大的行业有: 传媒、家电、农业、电气设备、汽车、电子、轻工 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