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私人数据被泛滥“榨取”的传播语境中,有些隐私信息貌似细微,不足以看到一个人的完整身份,但可怕的是网络有一种“整合隐私”功能,当有心人、作恶者将这些碎片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时,就能拼凑出一个人的完整信息,然后借此作恶。我们很多时候已处于信息“裸奔”状态,这种敏感是应该鼓励的正当防卫,我们拥有自己的数据和隐私主权,商人、平台、任何摄像头、任何带着善意的拍摄,都不可侵犯。推荐张思雨同学的评论。
吐槽青年出品 张思雨 文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我们被捕获、被记录、被储存,稍有不慎则将被广而告之。上海家政阿姨在抖音中走红,她喜欢在抖音中分享在东家干活时的琐碎点滴,分享东家冰箱中的食材,东家的化妆品与其孩子弹钢琴的视频。而随着网友们对于阿姨是否泄漏雇主隐私质询声音的增大,家政阿姨其中之一的雇主回应,把她“当成亲人”,所传视频也已事先允许。
此事似乎可以完美落幕了,家政阿姨在东家允许的范围内,记录拍摄日常真实生活,抖音中也没有露出东家孩子的正脸、与家里门牌号等更为敏感、可被识别的个人信息,因此倒也是件无可指摘的事情,但是随着这件事件不断发酵,舆论的矛头重新转向,这次对准了那些质询阿姨的网友们,武断、粗暴的将他们认定为多管闲事的“键盘侠”。但我认为,这种质询,特别是在如今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是正当的甚至是值得鼓励的。
首先,对于初次点进上海家政阿姨抖音界面的网友来说,他们看到的仅仅只有侵占整个手机屏幕满当当的阿姨对于东家生活的曝光,东家的化妆品、东家一周的菜谱、东家孩子的卧室与孩子所背的书包。不妨想象一下,如若自己本人的生活细节在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事无巨细的暴露于网络之中,更是被数以万计的观众观看、注视、评判,自己将会有何种感受。而网友们出于以上的同理心,去询问一句是否取得东家同意又有何错之有呢?当你看到不法之事可能发生之时,当他人的权益可能正在被侵害之时,去简单的问询一句,这难道也要称作“多管闲事”吗?
再者,或许有人会争辩,上海家政阿姨曾经在视频中强调过已获得雇主同意。但是,网络时代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脆弱的,我们该如何无条件的去相信网络另一端人们所谓真实无比的话语呢?人设造假、学历造假、职务造假等种种造假新闻层出不穷,我们早已屡见不鲜,见怪不怪。在被这些“造假”“反转新闻”“后真相时代”所拥簇的今天,我们对于网络那一端的用户的信任早已被消磨殆尽、侵蚀生锈。因此,怀揣一份戒备心,对于上海家政阿姨的话语进行事实再确认,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
当然,质询不是平白无故的攻讦,不是罔顾事实、不辨是非的恶意揣测,质询的前提是提问者对于质疑者的尊重,而非居高临下的对于阿姨如同犯人般审问的调查。
我们身处数字时代,更为重要的是,身处在隐私泄露如此猖獗的数字时代。你永远不知道何处、何时你的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甚至是面部信息是否也正在被无良商家、犯罪人员无穷尽的倒卖与传播。去楼盘看房身份数据被采集,永无止境的推销电话,个人的物流信息被当成他人被牟利的工具,生活在如此时代的我们,会天然的对于周遭事物有着一份隐忧,我们担心,在某处不为所知的地方,自己的信息同样也在被明码标记的出售。出于数据泄露及其可能所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恐惧,网友们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在网上呈现也格外的敏感。但恰恰是这种敏感可以帮助不少人走出被侵害而不自知的漩涡中去,恰恰是这种监督可以集更为广阔人群的力量阻止侵害的继续发生。
认为网友对于上海家政阿姨的质询是无理取闹的那些人,往往没有意识到潜藏在这种质询中强大的力量,更是没有意识到,如若这些公开发布的视频未经东家允许,唯有借助广大网友的质询,才能够停止阿姨对于当事人的隐私权利践踏与僭越的这一事实。私人数据被泛滥“榨取”的传播语境中,有些隐私信息貌似细微,不足以看到一个人的完整身份,但可怕的是网络有一种“整合隐私”功能,当有心人、作恶者将这些碎片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时,就能拼凑出一个人的完整信息,然后借此作恶。
我们很多时候已处于信息“裸奔”状态,这种敏感是应该鼓励的正当防卫,我们拥有自己的数据主权,商人、平台和任何摄像头都不可侵犯。
曹林评论写作直播课系列
在近20年的评论写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在几大名校10年来的评论教学中,我把这些经验梳理和萃取出来,形成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技巧
,适合高考议论文、考研评论、申论写作、新闻评论的写作提升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欢迎进入千聊“评论员曹林的直播间”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
推荐资深评论员余人月的自传体亲情散文集巜母亲己比我年轻》,此书讲述了乡村少年的成长经历,饱含对亲情的至深省察,读来飙泪,世人间最痛之事,莫过于母亲已比孩子年轻。虽然是个人回忆录,却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定格了世间天伦之情的共同美好。作者用真诚朴实的文字,毫不避讳的灵魂追问,回顾了父亲母亲的平凡一生,以及个人的新闻从业生涯,那些有快乐,也有艰辛的过往岁月,触动人心,让人在震颤中惊醒:无论走得多远,别忘了身后的父母,别忘了为什么而出发。这是一部展示中国父母大爱的作品,也是描述一部中国农村百姓努力生活的诚意之作,更有媒体人在爱与痛中追寻新闻理想的不易。这本私家回忆,有我们平凡父母的共同影子,有媒体人的共同打拼,牵动我们内心深藏的共同情愫。京东、当当等各大网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