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很早就知道韩寒,却没看过他的小说,也许是青春的叛逆,在我身上来得迟了些,第一次看他的书,是他在2012年主编的全文艺书系《一个:很高兴遇见你》,然后追他公众号“ONE文艺生活”里的文章,但最有感觉的,还是他导演的电影——2014年的《后会无期》、2017年的《乘风破浪》和2019年的《飞驰人生》,或是以他的原著改编的电影——2013年的《一座城池》。
今天身体不适,人有点废,只有看电影有精神,就把这四部电影重刷了一遍,看《一座城池》是在深圳,看《后会无期》也在深圳,看《乘风破浪》是在北京,看《飞驰人生》是在今天。
从《一座城池》到《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最后到《飞驰人生》,讲述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故事:
迷茫——探索——和解——奉献。
《一座城池》的主题,是来自青春时代“
想要成为谁”
的迷茫,以及对责任由逃避到承担的转变。电影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林夕(房祖名饰)和好友健叔(王太利饰)肄业后,因为一场群架跑路到一个小镇,后在当地认识王超,三人一起创业失败后,幡然悔悟,结束逃亡生涯,主动回去自首,却发现当年以为自己杀了人的事情,只是因为太紧张而造成的“集体视像催眠”而已,荒诞幽默而深刻。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当你想逃避时,就会躲进去,有的人躲的时间长,有的人躲的时间短,而我们的主人公经历了很多“荒诞”的沧桑,最终走了出来,正如影片中插曲所唱的那样:“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将其称为好汉;一只白鸽要飞跃多少道海,才能在沙滩上入眠;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将其永远禁锢”。
这部电影并非韩寒亲自导演,所以与他所传达的东西,终归有点距离。不过也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只是当年因为宣传不利,票房和口碑都不太好,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
《后会无期》的主题,是对“
可以成为谁”
的探索,所以才会有对是非观、世界观、爱情观的思考和领悟,“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有时候,你想向1000个人证明,只要有一个人明白,就足够了”等金句也随之流行起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一世像。从小青梅竹马的姑娘,要去下一部戏,而你要去下一个地方;通信18年的完美女神,竟是同父异母的手足,人生不止无常,还很讽刺;与旅店里一见钟情姑娘匆匆告别后,你说要写一部小说,在小说的后面,把自己没法当面说的话写出来,生活及时堵住了你的嘴,但你总有机会说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终要分别,书的结尾真的如浩汉哥设想的那样吗?他们的桀骜不驯和放荡不羁,会与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碰撞?
《乘风破浪》的主题,是知晓
“我是谁”
后的和解。电影讲述了因为赛车不被父亲理解的徐太狼意外穿越回父亲年轻的时代,并与“父亲”一起并肩战斗,后回到现实与父亲和解的故事。徐太浪没有见过母亲,也一直得不到父亲的理解,直到穿越回去后,亲眼见到自己的母亲,也亲身参与了父亲年轻时的故事后,或许,他才真的知道了自己是谁。一个人啊,为什么有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一叶浮萍呢?很可能是他对自己是谁这个问题没搞清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从父母和家族系统中接纳生命的力量和传承。这样的基调,也给电影增加了些许温情。
你知道你究竟是谁吗?
整部电影最触动人的金句是很平凡的一句话:遗传啊。
《飞驰人生》的主题,是讲述“我成为了谁”,是把生命奉献给所热爱的一切。电影讲述了一个曾经叱咤赛车界的炒饭摊老板张弛,试图重返车坛,却频频遭现实打脸的故事。有的人是没有故事,想拥有故事,有的人是故事太多,想给故事一个结局。张弛做到了,他给自己的故事争到了一个结局:父子俩终于如名字的寓意一样,一飞冲天,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