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曾经布满东门北路上空各种纵横交错的线缆不见了,整个街道也变得通透、漂亮。”近日,连州市人大代表、副市长刘永忠等人对内街小巷的变化给予点赞。
群众对此也非常认可。“楼顶的‘蜘蛛网’不见了,一眼望去整洁靓丽,心情舒畅多了。特别感谢市委、政府这项惠民工程。”中山南路居民朱先生指着屋顶开心地说。
代表的点赞,群众的认可,背后是连州市人大常委会心系民生提建议,市政府及时牵头整治的努力和成果。结合市政道路改造,连州市政府去年至今投入约3000万元,对市区多条内街小巷的“蜘蛛网”进行整治,还给了市民一个安全有序的城市空间。
整治后,曾经布满东门北路上空各种纵横交错的线缆不见了,街道变得漂亮。黄津 摄
1月22日上午,连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清远市、连州市、连州镇三级人大代表对市区内街小巷线网布局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活动。事情的起因,要从连州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说起。
近年来,连州市委、市政府注重提升城乡品质功能,高质量发展宜居环境。连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成娟介绍,2020年7月,结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连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以部分清远市、连州市、连州镇三级人大代表为成员的代表小组,对市区人居环境情况开展视察活动。
连州市委书记欧国伟以清远市人大代表身份参与活动。代表小组通过深入走访,发现连州市区内街小巷各种线缆纵横交错,犹如一张张‘蜘蛛网’在人们的头顶,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存在安全隐患。
两名学生在番禺路布满各种线缆的巷道中走过。黄津 摄
就此情况,代表小组及时形成了“关于尽早还市民一个安全有序的城市空间的建议”,并提交连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连州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个关乎老百姓居住环境的问题建议,于去年8月初组织该市部分四级人大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深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对市区内街小巷线缆布局混乱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最终确定在2020年工作监督计划外新增加一项监督安排:围绕市区内街小巷线网布局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会。
开展专题询问会促进度。
在2020年9月25日召开的专题询问会上,连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相关问题向电信公司、联通公司、供电局、融媒体中心、住建局等有关部门抛出了6个“炽热”的问题。到会应询的11位政府部门负责同志面对询问,一一作了认真回答,较好回应了代表关切。
连州市副市长邓清航代表市政府作表态发言,表示市政府一定高度重视,将“三线”整治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对专题询问中提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认真研究,并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强化举措,确保市区内街小巷线网布局工作扎实推进,尽早还市民一个安全有序的城市空间。
在22日的“回头看”活动中,人大代表们一路步行,先后对连州大道以南、南门大道以北为范围的连州市中心及兴贤北路、兴德街等若干条内街小巷进行实地检查。
代表们发现,曾经遍布街道上空纵横交错、凌乱不堪的线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埋在地下的综合管廊。“这些线缆‘蜘蛛网’少了,感觉市区面貌提升了一个等级。”人大代表陈德强说。
去年,连州市政府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会后,及时牵头成立了市区内街小巷线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责任单位也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把专题询问会所提问题及意见、建议、承诺的整改落实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落实。
结合市政道路改造,连州市政府投入约3000万元,在兴贤路、东门北路、文化广场、人民公园周边、番禺路、慧光路、良江路、沿江路、星子河东路、爱民路、北楼巷等重要区域新建了地下综合管廊,完成地下管廊建设长度约16公里。
市住建部门会同供电、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及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以建国北路后巷整治成果作为样板街,采用统一绑扎方式,陆续完成了爱民路、东门路、东山路、南门大道、南门大道北侧后巷、万兴西街、东山一横巷(牛墟)、连发商业城、北楼脚、乌梅巷、建国北路、联碧路、红星路、花园新城、东岳路等连州市中心15条内街小巷的空中管线整治工作,还对兴贤路、兴德街、兴和街、兴文街、兴业北路一带共5条内街小巷管网进行统一捆绑,完成内街小巷空中管线整治长度约6公里。
通过下地入廊、集中捆绑、装入线盒等方式有效地优化管线布局,城市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天,代表们实地检查后,还与相关部门举行座谈会,就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沟通和探讨。下一步,连州市政府将继续加强对市区空中管线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整治方案,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全市49条内街小巷空中管线整治工作。
同时,借鉴有关地区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连州实际,制定出台科学规范、长效的布线管理办法,明确布线规范细则和惩处办法,落实相关行业部门责任,统一协调行动,防止内街小巷线网整治工作后出现反弹现象,彻底消除乱拉乱挂线网存在安全隐患,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