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先生MrFinance
金融先生是由哈佛、清华及交大校友打造旨在解决大学生金融求职问题的全球实习领先品牌。进入并建立顶级金融企业的寒暑假商科实训项目,遍布纽约、伦敦、迪拜、新加坡、香港及上海等地。教职场需要的金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瑞东宏观笔记  ·  高瑞东 赵格格:如何看待8月经济数据? ·  2 天前  
雪球  ·  写在前面,康方生物AK112+AK117一直 ... ·  2 天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回复@Temper-: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先生MrFinance

正经事 | 非名校怎么找工作/实习?找关系啊!

金融先生MrFinance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2-10 12:01

正文


胖豆欧尼: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于公众号Juju|Serendipity (ID:juicy_juju


作者Juju在香港就职于一线美资投行,周末经营着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她有时候嘻嘻哈哈地分享上班族的时尚穿搭,有时候严肃起来谈谈职场经。



Juju自称是一枚可以随时提枪上战场的粉红美少女。看起来小小一只,却有无限大能量。





以下是正文:


首先,在开头,先做一些申明


1)这篇文章主要大致分享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无法面面俱到。有点具体的话题,会单独开帖细讲。


2)每个人的性格擅长的东西追求的生活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经历都无法复制


3) 在此,只是纯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而已。并非以专家身份给予指导。很多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求同存异吧。





这篇的重点,是要分享怎样“找关系”


不是target school的话,校园招聘的机会相对少一些。


送上门的机会少,更要自己走出去争取。


其实很多人提到”找关系“就皱眉头,觉得是”走后门“,不光彩。


而美国商学院里强调的最多的就是Networking,指的就是通过自己找关系而获得机会




第一份实习,是在德勤。


一句话概括 -- 大二暑假闲着没事干想找个实习玩玩,通过老爸找关系去了德勤。


对,你没看错。几乎没有在任何的“励志女神/男神”的鸡汤里看到他们提到曾受到家人或大或小的一些帮助。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大声说出来。


当时具体的细节是这样的


自从上了大学,参加ACCA班以后,目标就很简单明确 -- 尽快考完ACCA,大三暑假进四大实习生项目,拿return offer,毕业进四大


然而作为一个典型的“学霸”,自己除了学习,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所以萌生了大二暑假想去一个真正的事务所看看,对真正的工作环境有个大致了解,也许会对之后去四大实习有所帮助。


记得老爸提过他的一个朋友是在事务所工作的,就想请他找这位叔叔问问。


第一次给老爸提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有点小惊讶也有点小犹豫。因为他觉得我书还没念好呢,还不到去实习的时候,也怕瞎麻烦自己的朋友。


于是,我给老爸科普了半天自己学的专业,以后的目标和计划,希望老爸能帮个忙,并且保证自己只是去看看,绝对不添乱。


于是,juju老爸就带着女儿的请求去问了这位叔叔。回来后,他说,


“叔叔说了,你学ACCA的,不要去他那实习了。他给你推荐去另一家,是在金鹰楼上的。”


“什么?”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这段对话 ,“你说的是德勤??”


“我也搞不清楚,反正是在金鹰楼上的。”


就是这样,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实习经历,还是当时自己心中最闪闪发亮的四大。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 -- juju从小在家人的朋友圈里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大家嘴里那个“老陈家聪明乖巧令人羡慕的乖女儿”。大二暑假请那位叔叔帮忙时,ACCA已经通过9门。


那个时候,叔叔一直听说ACCA是一个全英文的很难考得国外的会计证书。听说这个“乖女儿”大二就过了9门,立刻惊叹“太厉害了!” 说自己的事务所太小了,一定要帮我介绍去四大才行。


从来不否认,自己是极度幸运的。


这里想把这个“天降狗屎运”的小故事分享出来,是想强调以下几点,也许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在意大利拍到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1)很多人可能觉得“找关系”是某个局长老爸利用自己的职位去强迫某个公司招自己那个不上进的儿子。“找关系”就是给没能力的人走后门。这样想那就偏见太深了。


大多数的家庭,应该和juju家差不多,普普通通的小家小户,不是太富有,甚至觉得ACCA的学费有点贵,但是也能承担。家人有几个老朋友,从小看着你长大,其中一个叔叔/阿姨在当地做财务/审计相关的工作。


在自己对“职业规划”这个概念还懵懵懂懂地人生阶段,这样的“关系”也许可以给你一个机会,走出去学校看看外面的世界。


(2)多和家人沟通。家人也许根本不了解你们念的高大上的专业是什么,那些英文名词就更不懂了。


什么ACCA啊,四大啊,投行啊,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给家人慢慢科普的。如果当年老爸没有把ACCA/9门这几个关键字给说出来,也许就没有德勤那个机会了。


家人有些时候对自己能给你哪些小小的帮助并不了解。


记得当年在德勤实习以后,因为感觉自己平白无故捡了一个大便宜,不太好意思。这段经历只告诉了几个要好的朋友。


其中两个朋友受到了启发,也和父母交谈,后来也早早有了一个去事务所实习的机会。其中一个朋友,家人是做导游的。so you never know.


(3)机会没有贵贱。就算不能去高大上的公司实习,任何能和行业里的前辈接触一下,听听他们的想法的机会都是值得珍惜的。


(4)就算家人没能帮到任何忙,好好地沟通,让他们更了解你的生活,也是很有益处的。


在今后的日子里,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更理解你。而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期许或者责备,带来不必要的额外压力。


相信很多同学会理解,有些压力反而是来于父母的不理解。


(5)前一篇【正经事】也提过,越聪明的小朋友,前辈越愿意去提携。而父母那辈,最喜欢的就是成绩好,从小“乖”的孩子。所以自己把成绩搞搞好,脚踏实地地把证考出来,是一个大前提。有时候别人不愿意帮忙,是不是也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6)人是自己最近的一个资源,有资源不用是浪费。在最初自己完全没有人脉的时候,他们是自己唯一的人脉。


就好像很多人一开始做生意,还没能力去风投那融资时,第一笔起始资金都是家人资助的一样。


不要觉得受家人帮助显得自己很没用。漫漫的职业生涯中,你会需要很多很多不同人的帮助,只是恰好在某个阶段,那个帮你的人是家人。


(7)这里说的家人,不局限与父母,包括家里任何的亲戚,熟知的朋友,十几年的邻居等等。


PS,有的童鞋可能会问,一年怎么过的9门ACCA考试 -- juju念书那一年是母校第一年获得有条件免试机会,政策有很多条条框框。


经过计划,决定大二第一学期自己考F1236,接着免考了F4,5,第二学期自己考了F789. 后面政策每年都有一些变化,我也不清楚了)





第二份实习,在KPMG,大三寒假。


是KPMG给了母校实习生名额。那个时候已经考完P123。非常standard的笔试面试过程。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网上的资料很多。


跟着一个team去外地出了差。人生中第一次出差很兴奋的。大家都很忙,没时间管我,我就帮帮填填银行询证函,抽查发票什么的。没什么高大上的可说。


这个实习机会,给juju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就是


(1)当时的实习生计划,本科生是两周,研究生是三周。当时傻傻地觉得这个额外一周,是牛人才能得到的东西。


在第二周快结束的时候,我的manager问我可不可以多留一周。


这个细节在别人看来简直是微小地不能再微小,对那个时候的juju却意义非凡。


因为这个社会都对学历,学校背景看得很重。高考失利后,一直觉得自己跟名校学生比起来“低人一等”,心里莫名地有点不自信。


但是,这个额外的一周,突然让我意识到,只要被我拿到了入场券,我就有机会让自己和名校的研究生平起平坐!(然而,非名校的孩子需要更多额外的努力和运气才能拿到这张入场券)。


这个短短的一周,给juju带来的心态上的变化,一直影响着日后走的每一步路。


(2)认识了一个南大研究生哥哥,一个KP大叔。这两个人对自己今后走的路,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会说到。





第三份实习,是在某家中型券商的投行部


上下文是这样的 - 突然决定出国念研究生。


出国的决定做的很突然--- 之前也提到,自己的目标一直是毕业进四大,出国留学这种高大上的机会根本就想也没想过。关于留学,以后单独开帖细谈。


记得很清楚,当时是4月快生日的时候,老爸突然问我想不想出国念书。我吃了一惊,因为家里不富裕,跟本负担不起。他说,钱的事你别担心,就问你想不想出国念研究生。


我说,“太突然了。爸爸,你给我两天想一想。”


于是我和南大研究生哥哥长谈了一晚。这位哥哥当年是学霸,GMAT780,出国的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决定为了当时的女朋友留在国内,于是考研,进了南大。


他和我说了很多很多很多话,最后一句是“如果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出去!”


于是,我做了个决定。


在生日那天跟老爸说,“我决定了,我要出国。”


老爸说,“好。我什么也不懂,你自己去弄吧。需要钱就跟我说。”


于是,我的人生轨迹就改变了。


这篇不谈留学,就放个快镜头 -- 4月决定出国,6月考完最后两门ACCA。8月考完GMAT。9月考托福,然后自己开始DIY申请,12月前全部申完。


当时多家校方说喜欢“经历丰富”的学生。


因为3月才出申请结果,就想在3月前再拿到一个金融相关的实习,再发一份新的简历过去,增加录取机会。(校方收不收是他们的事情,但是发不发是我自己的事。)


当时,到处网申+问人,但是人脉+资历有限,没能得到什么高大上的机会。


不过发现,虽然券商的投行部只招研究生,但是营业部招本科生呀。当时什么也不懂,就傻傻的认为营业部和投行部的办公室肯定是在一栋楼的,先把自己弄进那栋楼再说


我问了一个高中学长,可不可以在他妈妈那(券商营业部,外地)实习。


于是,我就去了。做些什么呢,就是在小小的柜台给一帮老头老太开炒股的账户,我的工作就是教他们填表+复印证件。


是的,就是这样。而且,我还发现,投行部的办公室在深圳总部,根本不在“一栋楼"。。。。我呆的地方,就真的只是给老头老太们开户的!!!


这么一说,很多人是不是就嫌弃了?


--- 嗯,juju在那里开户开了两个月,然后拿到了去投行部参加一个IPO项目的实习机会 :)


想听细节吗?



其实一开始,说不失望是骗人的。但是juju就是天生比较乐观,觉得能在外地玩玩也蛮开心的。 (juju在出国前根本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乡)。


于是,就这样一天天的开户,开啊开,直到有一天。。。。营业部一个管事的阿姨 (L阿姨)知道我申请了美国的学校,托福的分数很高,就请我去她家给她还在高中的孩子辅导托福。


你知道的啊,高中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瞒着家人的恋爱小秘密。我除了辅导托福,还成了孩子的恋爱顾问。


然后,这孩子总是要缠着我聊天,还带着自己的好朋友们,来接我下班一起吃饭。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小事 - 一个"大客户"带着他的经理人来营业厅销户,L阿姨和那个经理人交涉,“大客户”呢,就站在柜台前和我聊天。


他们交涉了很久,我们也聊了很久。


走之前,大客户对L阿姨说,“这个小姑娘很聪明,等她从美国毕业回来,我要跟着她做投资。你现在应该把她弄到投行部去实习。”


对,投行部的实习我从来没有自己跟阿姨要求过,第一次被提到,也是通过他人之口。


过了几天,这位“大客户”还向L阿姨要了我的QQ (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呢),因为他的孩子也要申请美国的学校了,跟我讨论讨论。


这些小事呢,L阿姨都是看在眼里的。


渐渐的,因为这个托福家教的身份,有更多的机会和阿姨聊天,让她了解到我的学习经历,和一些职业想法。


但是,我自己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提出过想去投行部实习的这个想法。


在那里开户开了两个月之后,也快春节了。我也借着这个时机,就提出想结束实习了。


L阿姨这个时候,对我说,她认识投行部的老总,虽然不熟,但是会介绍我去那实习。她说不确定那位老总会不会卖她一个人情,但是想帮我试一下。


这位阿姨,主动提出帮我这个忙,宁愿自己去欠别人一个人情也愿意帮我。


我记得她对我说,“xx(她孩子)很喜欢你,xxx(那个客户)也很喜欢你。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后来的事情也没什么特别好说的了,跟了一个IPO项目一个月,打打杂,唠唠嗑。


我的简历上于是也有了IBD (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这三个词。


前不久突然好奇,去查了一下,那家公司至今没有上市成功。


很快,美国硕士的申请结果出来了,有一家很不出名的小学校给了我全额奖学金,顺理成章的就选择了这家。


这段实习经历,深深地让我明白



- 每个机会都是可贵的,不要挑三拣四,你永远不知道它会给你带来什么。如果我当初心态不好,嫌弃开户这项工作,也无法在那里呆那么久,而获得一个被认可被帮助的机会。


“嫌弃”这个心态,是会写在脸上,反应在行为上的,大家会看得出来。


- 善意地对待每一个人,你的一言一行别人都看在眼里。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位“大客户”后来告诉我,他之所以主动和我聊天,是因为我指导老太太填表格时特别耐心,而且一直都是笑笑的。


 (也许也是爱笑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太差吧)


- 另外还是那句老话,前辈都喜欢帮助他们觉得有前途的小孩。们那辈人,最喜欢成绩好的孩子。虽然分数不代表一切,可是,把分数考考好,专业证书考出来,前辈们会觉得你比较踏实用功,也更愿意帮你。


- 别忘记这点,这个实习最最开始是通过高中学长的妈妈得到的。充分利用身边任何可能的关系!





念研究生时,参加了一份私募基金(PE)的实习-- 前文提到的KP经理跳槽去了的基金。


结束KPMG实习后,一直和当时认识的人保持联系。两年后,又得到另一个机会。


念书的时候,能接触到的行业人士不多。认识到友好的前辈,努力保持联系 -- 发信息问候,告知自己最近的近况(取得什么小成就),找些有含金量的的问题问一问。


之前一篇【正经事】提到如何向前辈请教,其实有时候请教,并不是真的特别想要那个答案,更主要的目的是和前辈保持一个互动的关系。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香港的一家法国投行


没有听起来的那么高大上。在juju现在做的这个领域,算是三线投行的水平吧。是juju一个在美国念书时的同班同学介绍去面试的。


这位同学是香港本地人,回香港进一间三线投行,只算是回了家乡做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内地的同学,能在香港得到一个机会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当这位同学一听说组里要招一位数学好,会说中文的fresh graduate就立刻把我的简历递了过去,并美言了几句。


当然,我相信他是真心推荐,因为念书的时候我总是给他辅导功课!!


亲戚朋友邻居们听说我找了一份在香港的投行工作后,都跑来问我是怎样拿到这个机会的。


我说是同学推荐去面试的,一位跑到我家来为自家孩子求教的邻居阿姨当场就说,“你的同学肯定是喜欢你”。


我笑着说,“肯定不是的。只是朋友”


邻居阿姨不屈不挠地说,“是男生的话,肯定是看你漂亮,想追求你才帮你的。”


我看着她的眼睛,微笑着,缓缓地说,“不是的,他是-- 同~性~恋~”。我一直记得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感觉有多爽。


阿姨当场就尴尬脸 (一是打脸了,二是对“同性恋”还不接受)。


对的,我的这位同学是我亲爱的小gay蜜。


除了,"是想泡你才推荐你",听得很多的还有“他们招你肯定是看你漂亮”,“一看你这么漂亮肯定招你啦” 等等。


其实当时我人还在美国,电话面试面了4,5轮后就给口头offer了。所以juju的颜值并没有帮上忙。


前不久,关于田朴珺的文章很多,不管她是怎样的一个人,自己还蛮能理解那种急着想撕掉“靠脸”、“靠男人”标签的心态。以后也想就着这个话题,另开一帖好好聊聊。





工作一年以后,因为种种原因,需要找一份新的工作。于是就开启了我历时一年的跳槽之旅。


跳槽和找实习/ 毕业生求职是完全两个概念了。


找实习和毕业生求职时,大家都只是只念过书的呆学生,大家都学过那么点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差别还没有那!么!大!


面试时,突出表现出以下几点,基本也没差错了


- 英语好 (当年在国内面试四大实习,也是全英文小组讨论)
- 聪明机灵 (新东西学得快)
- 性格令人愉悦 (毕竟是以后要朝夕相处的人。老外很重视“幽默感”)


而工作几年后,人与人的差别真的就急速拉开了。


跳槽时,是真正的看你在过去的工作中做了什么,是实打实无法忽悠的。所以跳槽完全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juju通过猎头,各种人脉,网申,得到过几十个面试 (包括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各个不同部门)。


虽然拿到几个offer,但都不理想。


在最后的时刻,得到了摩根大通的面试机会,是自己最理想的职位。通过几轮面试+ case study,得到了offer, 结束了我长达一年的跳槽之旅。


这个过程,以后会单独写一篇文章。




回头看看,还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经历。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很平凡的故事。


最后想总结一下关于找实习/ 毕业求职


- 利用身边任何的人脉关系,从家人开始,到同学/同学的家人等等。


- 行业里的人脉,好好维护。会给你带来连环机会。


- 任何机会都是值得珍惜的,不要挑三拣四,你永远不知道它会给你带来什么。


- 真心善意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某个举动会给你带来什么。


- 好好考试,好好考证。前辈都喜欢踏踏实实的人。


- 做什么都不要想着一蹴而就,摆正心态,先入门了再说。



想要看更多

关于juju的职场故事和通勤穿搭的话,

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吧!



金融先生

www.mrfinanc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