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000+家清真面馆,每天消耗100w+碗牛肉面
几十年前它入驻上海,
是甘肃驻沪办的食堂
2009年,它走向私企
开了5家分店,
成为了上海西北菜的地标
对,它就是镇坪路的活招牌
「伊祥·敦煌楼」
随着魔都日益加快的步伐
历经几十年风霜的“敦煌楼”
究竟有没有变化呢?
说起兰州拉面,它的知名度堪比沙县小吃。
而实际上,
所谓的兰州拉面大多都是青海人开的,
在兰州只有“牛大”。据史料记载,牛大的出现得感谢河南人。
·据说兰州牛肉面得感谢河南人·
嘉庆年间,有位来自
焦作的太学生
,他把从老辈人那学来的牛肉面做法教给了
甘肃东乡族学友,
马六七。自此,牛肉面随着马六七回乡,在兰州城一炮打响。
到了光绪年间,马保子把牛大的标准定为: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面条也分毛细、细、二细、三细、韭叶、薄宽等九种。
·在魔都开了几十年的兰州牛肉面·
而走进这家上海著名的西北餐厅“敦煌楼”,餐厅共4层楼,
以一楼提供的正宗兰州牛肉面而闻名于上海。
2楼以上都是点菜吃了,只要到了饭点,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排队点单的时候,还能看到一个硕大的牌匾——"中国兰州牛肉拉面"。据说是因为为了迎合外地人的称谓而定的。深扒君觉得,只要味道正,也就无所谓啦!
“二细,肉蛋双飞,一碟子菜”
进店先来上一句准没错
进店必须先来份“牛肉面”,几十年的时光,
牛肉面从几块钱变成了18块。
但面汤依旧清澈,绿葱花、透亮的萝卜、粒粒的牛肉…一个也不少的呈现在你面前。
·现点现做,自选面条粗细·
这里的面条粗细有9种选择,从细到粗满足各种需求。
点单后师傅现点现做
,吃到的一定是最新鲜的口感。
自由选择面的粗细,Tips:
90%的兰州人吃牛肉面都会选择:毛细、细、二细或者三细。
深扒君选的是中等粗细的二细和细。
·一清:先喝汤底·
光闻着就能感受到一股清香扑面而来。
清澈透亮的汤底
可是牛大最基本的标志。
一口下去,就能感受到师傅的功底。牛肉的鲜香气占满了整个口腔。
带着点微麻的口感,又鲜得让人回味无穷。
感受不到过多的添加剂~
·二白:
先吃萝卜再吃肉·
比起牛肉来说,必须先感受下这份萝卜。
每一片都切得薄如蝉翼,
从汤里提起,那垂涎欲滴的质感太诱人了。
和上海常见的牛肉面里的牛肉不一样,
这里的牛肉是切成了小丁。
口感不会太柴,一小个入嘴,又有嚼劲又入味。
·三红:
加勺辣子油才是重点·
经过筷子的搅动,汤回面转。
原本清澈见底的面条仿佛经历了腥风血雨
,瞬间沾满了辣椒油,这时候的香味就更加爆棚了。
·从纪录片到名著都有它的身影·
余秋雨的《五城记》
,详细描写了兰州牛肉面地道的做法:
取料十分讲究,一定要是上好黄牛腿肉,精工烹煮,然后切成细丁,拌上香葱、干椒和花椒;
面条粗细随客,地道的做法要一碗碗分开煮,然后浇上适量牛肉汤汁,盖上刚刚炒好的主料。
如果你有机会去兰州吃牛肉面,深扒君再告诉你个套话:“二细,肉蛋双飞,一碟子菜”,说上一嘴,准能给你最地道的兰州味。
羊肉,是兰州人的命根子。
手抓羊肉、烤羊腿、羊肉串…逃得过大江南北,也逃不过兰州。
·品质够硬才敢做的手抓羊肉·
这里的招牌,当然也逃不过兰州人的挚爱——手抓羊肉。选用的肋条边上软骨带皮的部位,
肉质软糯而富有弹性。
嫩得轻轻就能撕开
,而皮肉间的细微纤维,又能感受到那细微的韧劲!
看看这纤维感,立马就能感受到肌肉与筋膜之间的跳跃!
每一块羊肉都饱含汁水,
轻轻一挤压感觉还会爆汁。就别说入口以后的汁水感了。
除了沾上混合盐沫的辣椒粉,还可以学习下正宗的西北吃法,
一口蒜一口肉
,软糯的皮下脂肪,蒜香配着羊肉的奶香气,绝对让你停不下来~
《人生一串2》几个月前正式回归了。那传统的西北烧烤诱惑了多少人在大半夜里点外卖。这里的羊肉串,深扒君实测,确实不错。
西北烧烤的特色就是只放盐孜然辣椒面!
即保证羊肉原始的味道,又使得它锦上添花。
兰州的羊肉串,必备的就是
两瘦夹一肥的夹花
。深扒君试了试,这里可以算合格了。
很多人说羊肉膻,其实关于羊肉,最好的定义就是:“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爱羊肉爱到无法自拔之时,什么羊膻味,那是羊的香气啊~
·在兰州排到腿软的国民小食·
这碗牛奶鸡蛋醪糟,曾经因为《舌尖2》广为人知。更是在兰州一度排到腿软!
醪糟牛奶鸡蛋,再配上枸杞枣芝麻葡萄干!这可是
兰州人民从小吃到大的味道了。
淡淡的酒香和鸡蛋的清香融合,再配上各种辅料,感觉超级美容养颜~
·燕麦发酵的甜胚·
兰州著名的甜点叫作甜胚。
有点像我们常吃的酒酿
,但是这个使用燕麦来发酵的。
喝起来冰凉凉的口感,有着酒酿的酸甜,燕麦嚼起来也是很有嚼劲~
·兰州人民夏天的代名词:
酿皮·
都知陕西有凉皮,却不知兰州有酿皮。比起凉皮来说,
它用面制成,质感也更加厚实。
晶莹黄亮的酿皮,半透着金黄色。嚼起来柔软又有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