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又出现了 :)
_____
电影《血战钢锯岭》最近火了。作为这部电影背景的冲绳岛战役,则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为惨烈的夺岛登陆作战。
这是发生在1945年4月底到5月初的一次真实的阵地攻防战。美日两军围绕这个并不大的高地展开了反复拉锯式争夺。这场战斗空前惨烈,最初参战的美军96步兵师很快就损失惨重,不得不由77步兵师进行接替。
电影所表现的医疗兵道斯拯救战友的情节,就是77步兵师307团接替进攻后战场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一幕。在美军和日军争夺钢锯岭一战中,曾因拒绝拿枪被告上军事法庭的美国军医道斯,在部队撤退后独自救回了75个战友的生命,并因此成为唯一一个未杀过一个敌人,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勋章的美国军人。
与国内的抗日神剧相比,《血战钢锯岭》都比较真实地还原了二战中日军的真实形象,凶残狡诈并且悍不畏死,这才是我们全面抗战八年所面对的敌人,当然,他们最后的下场,也难逃战死在冲绳岛的命运。
那么,究竟那支让道斯刷经验和成就的日军有什么来头呢?说起来,这支日军还和中国有一定关系呢。
组建于中国太原,曾经是“炮楼守备队”
根据战史记载,负责守备“钢锯岭”的日军属于62师团,1943年5月在中国华北的山西太原组建,当时并没有编制炮兵等技术性兵种,主要任务是维护占领区并进行扫荡作战。
实际上第62师团,都算不上是野战师团,而是治安师团。什么是治安师团?就是日军专门在中国,用于占领区扫荡和维持治安的师团。这种师团不配备压制火炮,也没有搜索联队,更没有炮兵联队,也没有步兵联队编制。就是2个旅团下辖若干步兵大队,他们在中国的作战对象,主要是各路游击队,因此,第62师团的辖区特别的大。每天就和和四周的八路军打仗,各种偷袭,伏击,反偷袭,反伏击……
当然与八路军游击队的战斗经历也使得62师团得到了磨炼,甚至学习到了一些八路军如何在恶劣条件下对抗强敌的战术和经验,这对其后参加冲绳岛战役,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华北炮楼蹲守将近一年之后,由于日军战略变化,第62师团被调出参加1944年3月的大陆交通线作战,即豫桂湘战役,和驻守河南的汤恩伯部国民党军作战。虽然62师团并非主力师团,但由于汤恩伯部的国军战斗力极差,战斗一触即溃,62师团还是取得了一系列战果。战役结束后,恰逢太平洋战争吃紧,62师团又被调防冲绳岛。在那里,这支侵略过中国的日军部队迎来了它的末日。
占领冲绳,就打开了日本的“国门”
冲绳岛位于琉球群岛中央,是群岛中的最大岛屿,地处日本西南,距日本的九州岛约340公里,被称为日本的“国门”。一旦占领冲绳,美军便彻底切断了日本通往东南亚的海上交通线,同时可以直接威胁到日本本土。因此,冲绳岛成为美日双方的必争之地。
日军很早就意识到了美军进攻冲绳的可能,于是先后调集三个师团组建第32军驻防冲绳,分别是第9、第24、第62师团。
不过虽然都是师团,但重要性还是有所区别的。在日军眼里,第9师团兵力火力最强是最后决战的力量,第24师团也是战斗力可以信任的反击主力,而至于62师团并不被日军看好,一帮蹲炮楼的,连个炮都没有,每天就和八路打游击的,能有啥战斗力?于是也就只能安排它担任阵地防御任务。
不过,这样的安排也使得62师团安安心心地在冲绳中部和南部,依托地势构筑完整的防御阵地。《血战钢锯岭》电影中,就可看到62师团构筑的阵地,碉堡、堑壕、坑道相当完备,可以承受大口径舰炮的打击。
日军原计划是以3个师团防御冲绳,但正是所谓计划跟不上变化。1944年下半年,日本大本营为了在菲律宾与美军决战,陆续从台湾抽走大量部队。为了填补台湾的空白,将防御冲绳中最精锐的第9师团运往台湾。使得冲绳兵力突然减少了至少三分之一。没想到,这一作死之举却为62师团在后面的出场留下了表演空间。
虽然日军主动作死,美军却没有掉以轻心。为了确保拿下冲绳,美军集结了太平洋战场上最庞大的一支兵力,拥有各类舰艇1500余艘,飞机2000余架,兵力总数超过45万人。
美军占据着绝对的海空优势,战役一开始就截断了日军增援之路,把冲绳变为了孤岛。而日军估量双方差距后,也放弃了全岛固守和反击的念头,专门依托岛南部阵地打防御战。就这样,62师团一下成为了与美军交战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