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乒乓time
介绍乒乓球知识,器材的分析,乒乓人物即时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乒乓time

解决五个盲点,让你成为业余高手!

乒乓time  · 公众号  · 乒乓球  · 2016-12-20 23: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乒乓球技术教学与器材研究微信 关注我哟

定期推送乒乓球技术, 视频 球员现状 赛事转播表 优惠乒乓球器材 等诸多优质内容,全网最接地气、重服务的乒乓球友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有需要乒乓方面解答可以加微信号: pqd333 教练请加微信号 pqd000


1、基本功盲点。

有人说,基本功最简单了,有啥盲点啊,练呗!这么说就不对了,基本功是有盲点的。以正手攻为例,很多人打球的上升期和高点期比较流畅,能打很多个,但打下降期就不行了,打不了几个,就不是下网,就是出台了。

业余球友,对于搓接的理解不深,以为搓球就是简单的把球“铲”过去,其实,搓球的奥妙还是很多的,搓长搓短,搓快搓慢,搓转搓不转,这些若是都掌握了,那你进攻的机会也就多起了了,球也就变得贼了。

基本功技术涵盖了很多,业余球友到了一定的水平,球技就进步很慢了,就是基本功的局限。




2、技术盲点。

技术盲点,是影响球友实战成绩的决定因素,技术掌握的少,技术盲点多,进攻的手段就少。比如说,你进攻的技术很好,但缺乏防守技术,打比赛,不可能老是你进攻,对方防守。能攻能防,什么都会,什么都学,这样的球友可能刚开始进步慢一点,但长远的看,技术全面的成绩会优于技术单调的。

有人说我不这么看,“靠一招鲜,吃遍天的多的是!”我也遇到过很多“一招鲜”的球友,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也遇到过生猛的“一招鲜”,其实,“一招鲜”的破解并不难。破解一招鲜要用脑子,不要被攻死俩球就懵了,要保持冷清,毕竟“一招鲜”的技术很单调,要靠变化取胜,要把他调动起来,让他难受了,“一招鲜”也就失去固有的威力了。

3、战术盲点。

战术,对于我们业余球友来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用脑子打球,别打傻球,要多动脑,多思考。相机安排战术,只要战术有效,就要坚决落实。当然,这战术是基于技术之上的,没有技术,就别空谈什么战术了。

最常见的一种球友,比赛的时候,丝毫不考虑,拿过球就发,永远都是发一种球,最多就是发个转或不转。这就是战术盲点,这种球友,就是战术盲。



4、体能盲点。

昨天跟牛牛吹了一会牛,提到体能的问题。其实,体能好不好,不是用打球的时间来衡量的,拉弧圈的跟打快攻的消耗体能肯定不一样。我们这里有个高人,跟牛牛是一个系统的,这位高人用手腕比较多,打球基本都是借力和迎前,个高臂长,左边来球左边弹击,右边来球右边弹击。我是弧圈球打法,打40分钟就已经大汗淋漓,难以支撑了,这位高人一口气可以打四个小时。但跑三千米,他的成绩还不如我。

体能盲点的叙述可能跑题了,但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5、心理盲点。

心理盲点,这个可能很多人会有所感受。有人说,我心理素质太差,一比赛就就紧张,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平时打的很好,一到比赛就不会打了,半米多高的球还一个劲撅着腚傻搓。这就不是技术差了,是心理素质差了。

我告诉你一个很业余的解决的办法,尽量地让自己兴奋起来,可以适当的喊喊,叫叫,蹦蹦,跳跳,不断的暗示自己适当的放松。

当然,也不能兴奋过头,过度兴奋,容易犯毛糙,急功近利的错误,也是不可取的。适当兴奋,适当放松,紧张的心理也就消除了一半了。多打比赛,是锻炼心理素质的好办法。


另外,每局,每个比分的心理都是不一样的,大比分领先切记不要“松懈”,九比二,十比一大比分领先被翻盘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定要记住,十比一,虽然还差一分,但是你还没赢!

精彩内容


【精彩】新生代的大魔王!这球打的太恐怖了!!

【业余必看】打乒乓有劲儿使不上? 集中发力你学会了吗?

【乒乓秘籍】秒懂!判断接发球有4大妙招!

王励勤改动记分牌、老萨故意让分,观众为何起立鼓掌?

乒乓打败长胶的战术大全,你掌握了多少?

【名师指导】刘伟博士教你如何发好侧上下旋球

打乒乓球必须要注意29点!不看后悔....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