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读书会,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 |
◆ ◆ ◆
文 | 十点君
端午节闲来无事,窝在家里看《奇葩说》,有一期辩题让我很感同身受:没有上进心,有错吗?
要是放在以前,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有!并且拿出身边上进者来举例证明。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越发说不出这样信誓旦旦的绝对答案了。
-01-
成为自己, 比什么都重要
以前我做情感专栏的时候,曾收到这样一份邮件,发件人是位家庭主妇。
她说本来还挺享受辞职后在家做家庭主妇的日子。因为工作时,她和老公都比较忙,聚少离多,缺乏沟通的日子一度让两人的关系岌岌可危。辞职后,他和老公的相处时间变多了,感情渐渐的也越来越好了。
打破她美好现状的是一场同学聚会。
聚会上,同学之间高谈阔论着某某升职加薪、某某辞职创业、某某出国留学等事情......
问及她这些年都在干什么时,她一脸幸福的说起她每天惬意的生活状态,早起跑步逛市场买菜,下午浇浇花看看书,晚上给家人做顿丰盛的饭菜。
可大家听了后觉得不仅没有羡慕,反而你一言我一句的把她说的很尴尬,说的最多的无非是:名校毕业还辞职在家做家庭主妇太没上进心了,年纪轻轻就在家享受不思进取。
她很困惑,难道她享受生活的方式错了吗?
当忙碌和焦虑成为社会主旋律的时候,我们总觉得一定要忙些什么、追求些什么才能显的有意义。
就像以前人们相遇问好,基本上会问一句:“吃了吗?”,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这句问候也变成了:“最近在忙什么?”。
而每当问起这个问题时,我们也总是乐此不疲的搬出一大堆事儿来讲最近忙碌的生活状态,生怕闲下来与这个社会脱节。
可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这么忙,到底为的是什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事实呢? 周而复始的工作夹杂着所谓的上进心迫使我们不断向前,我们羡慕着、觊觎着别人的生活,同时也鄙视着、贬低着自己的状态.....
我们越来越焦虑,也越来越迷茫。明明找的是一份工作,但牺牲的却是自己的生活。
其实回过头来想一想,很多事情我们真的是想清楚了再去做吗?不是,我们恰好颠倒了这个次序。我们习惯做了去想,甚至做了也来不及想。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02-
做无用之事, 度有涯之年
去年,有位我很喜欢的媒体人辞职了。她辞的很彻底,直接卖掉了首都的房子,远离了一线都市的生活,偕夫抱子,在苍山洱海脚下重新扎了根。
曾供职与国际传媒集团的她,和大多数成功的事业女性一样,踩着高跟鞋、化着得体的妆容,每月满天飞,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来回切换。
爱拼又努力的她也活成了大多数人羡慕的样子,一路升职加薪,日子过的光鲜亮丽。
说实话,得知她辞职搬家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感叹了一下:“辛辛苦苦在一线大都市站稳的脚跟,积累了这么多年的人脉、资源一下子就舍弃,多可惜啊!”
直到后来在她的文字里看到现在的生活状态:
每天认识各路来到大理的新移民;
体验每天不用看雾霾数据就可以随时出门的美妙感受;
去有机农场买刚摘下的蔬菜;
每日晚饭后,在苍山脚下的林间、在深蓝色的星空下散步......
读着读着思绪就随着她的文字飘到了大理的蓝天碧云里。翻看她以前写过自己独行去西藏的经历,我忽然明白了她的勇气和决心。
她说,一次西行过程中路遇暴雨,被迫停于定日小城,四周没有一丝生灵气息,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
在广阔的天地间孑然而立的那刻她忽然明白, 我们所担心失去的,只是那些现在拥有的东西。
人像个容器,得到一些,失去一些,再得到一些,里面装过的东西,从未真正属于我们。这容器,始终面对的,是天凉地荒,独独而立。
或许早在20年前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想要的东西,别人眼中不上进的放弃,恰恰让她成全了自己。
舒国治曾说: 对于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清风明月,时在襟怀,常得遭逢,不必一次全收也。
-03-
生活不止一种方式
只有自己才可以定义
娱乐圈里独树一帜的人不算多,徐静蕾肯定算其中的一个。
当大多说明星忙着给自己贴: “作家”、“当红明星”、“歌星”、“影歌两栖艺人”等标签时,不爱走红地毯,不爱领奖发言的徐静蕾喜欢称自己为“手艺人”。
闲暇的时间里,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把自己 “固定”在缝纫机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当个好裁缝”。
▎ 做包,她从来不在意潮流与趋势,路边的小花、家里的猫咪都是她灵感的来源。
她说“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美其实就在身边”。
▎ 做饰品, 她喜欢通过这些小玩意儿表达内心的小确幸。 小小的点缀串起来足以点燃疲惫日子里的那束光。
即使出差或旅行,她都尽其所能都带着她的手工材料。
▎ 做衣服,她只在乎身体的感受。对她来说,华丽的点缀和昂贵的面料里没有手心的那份温度,她喜欢一针一线下缝进 去的心意和妥帖。
渐渐的,她的家里都被自己做的这些手工艺品塞满了。
一次,好友去她家参观,看到她满满一张桌儿的手工活,大惊,脱口而出: “徐静蕾,你神经病啊,做这么多是不是有毛病啊”。
徐静蕾笑着说: “我就是喜欢嘛,所以就一直在做啦”
好友不解继续追问 “这么多时间做啥不好,非得一直做裁缝?”
徐静蕾很认真的回答: “做啥都不重要,做我喜欢的最重要。”
演员也好,导演也罢,对于徐静蕾而言,最重要的可能是活出自己。不赶着上进做花瓶里供人欣赏争奇斗艳的静物,而是做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听从内心的呼唤,尽情摇摆出真实的自己。
生活鸡汤告诉我们: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可生活忘了提醒我们,随清风而来的,还有狂风暴雨和无数蜂蝶。
我们一次次的逼迫自己迎难而上,以为屡败屡战才是生活的真谛。但很多时候上进心会掺着膨胀的欲望演化成固执,带来更多的是痛苦和消耗,而不是快乐和幸福。
很喜欢伍尔芙的一句话: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困扰自己的问题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自然解决,我们始终围绕着差不多的困境绕圈,于是我们学着不再期待答案,不再死求结果。
渐渐的我们会明白:原来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
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
就像颜黄执中对颜如晶说的那句:很多事情,没有高下之分,而是左右之别。
而我们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者-
本文为十点读书会原创,欢迎转发。其它公众号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 ◆ ◆
你还可以看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也欢迎把十点读书会推荐给你的家人好友
|
爱范儿 · 前《华尔街日报》记者出任苹果中国新公关总监 8 年前 |
|
影视全版权 · 《你的名字。》延期放映至2月2日 8 年前 |
|
开天prpr · 火影忍者:同为三大瞳术,为什么只有一个人移植白眼 8 年前 |
|
公主岭帮 · 有一种排场,叫东北人的流水席! 8 年前 |
|
视觉艺术摄影 · 等一个人,陪我去西藏!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