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超级学爸
三个孩子的爸爸,毕业于中国科大,爱跑步,爱生活,爱孩子。既要做好事业,更要做好父亲。致力于少儿科普,致力于孩子的快乐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哪吒3》没出来之前,看看它也过瘾啊!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7岁娃能自主阅读英文书: ... ·  3 天前  
丁香妈妈  ·  不想孩子长蛀牙,这几件小东西缺一不可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超级学爸

上海鸳鸯封——战疫终于走上了正轨,形势依旧严峻

超级学爸  · 公众号  · 育儿  · 2022-03-28 17:51

正文

因为上海的疫情,这 几天我都没心情码字,因为眼睁睁看着上海疫情逐渐发酵起来,然后蔓延至全 国七十多城,却无能为力。


我为中国战疫加油鼓劲已经两年多了,中国战疫是一直是全世界的一枝独秀。随着上海疫情的蔓延,中国的战疫成果有毁于一旦的危险。

所以我在 3 23 日的文章中提到,中国战疫到了最艰难的阶段。最艰难并不是因为奥密克戎难对付,而是全国步调不一致,上海似乎一直在梦游。

举个简单的例子,上海以精准防控闻名天下,而精准防控的前提是流调清楚,对传播链了如指掌,最终把疫情迅速剿灭。

然而 3 12 日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迹象表明,上海已经存在隐匿的传播链。其实每一次外溢,都是上海排查隐匿传播链的珍贵线索,都是一个珍贵的敌情通报。

可惜,我们没有看到上海反向溯源,没有排查外溢病例的潜在传播链,以至于外溢越来越多。病毒就这样悄悄绕到了大家背后。

如果说精准防疫是一场 敌人在明我在暗 的定点清除,而如今上海面临的则是一场敌人在暗我在明的突围战,且对手奥密克戎传播迅速,机动性极强。

再按照老套路打,那就是伪精准抗疫。见 3 13 日的文章《 动态清零不可动摇,精准抗疫是大方向, 伪精准 抗疫是大敌 》。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我提到:舆论可以引导,但是病毒不吃这套。新冠就是这样,专治各种不服。但新冠也有弱点,最怕实事求是。

2020 1 22 日,我写的第一篇关于疫情的文章就是《面对疫情,实事求是有多重要》(已经被删了)。

然而上海一直在梦游,隔离两天放出来几小时抢菜,然后回去再隔离;所谓的局部核酸检测,原来都不赋黄码,也就是全凭自觉。

自觉要是管用的话,要警察干什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为不自觉的人买单。病毒的传播,大部分情况都是不自觉人引起的。

3 25 日,上海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从 25 18 点,上海开始赋黄码;坏消息是,从 3 25 18 点,上海 开始赋黄码(未做核酸者)。


而上海没有给风险人群赋黄码,意味着这些人可以乘坐公交地铁,可以聚会喝咖啡,可以乘坐高铁飞机,这是多大的防疫漏洞,不外溢才怪。

在合肥,跟密接时空伴随一下就可能黄码。问题是上海疫情这么严重,竟然没任何 高风险 区域(只有中低风险),至今也没有,我实在是没看懂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我夸中国战疫夸了两年多,而现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上海把这盘好棋毁掉却无能为力,心如刀割一样,一天比一天愤懑。

再看海外的那些高华,这几天跳的非常高。他们关心上海,是看上海乃至中国的笑话,希望中国早日步他们后尘,最终跟他们一样躺平。

前天我看了一场令人生气的发布会,尤其是那句“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把我气坏了 ,你还不如说我大沪市自有市情在算了。


我承认上海优秀,但是越优秀越要谦虚谨慎。优秀而不谦虚,优秀也会打折扣。毕竟伟大教员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抗疫问题上,必须得承认上海前两年做得非常优秀,甚至还为国分忧做了附加题,接待了大量的境外航班。

但是必须认识到,疫情面前,没有永远的优秀生,也没有永远的差生。去年年末西安做的不好,但是今年却表现优异,得到了新闻联播点名表扬。

郭德纲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上海直到今年 3 月初还很高调,可形势急转直下,也只是十来天的时间。

发布会上的专家,直言拒绝封城,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傲慢。愤懑无比,昨晚我只好借酒浇愁,跟朋友喝酒去了,朋友投其所好,给我带了一份牛杂。

喝到晚上九点多,几位好友发来信息,说上海终于封城啦!得知这个消息,我高兴得闻鸡起舞,虽然现场没有鸡。

只不过,分为浦东浦西两部分,有人称之为鸳鸯封。我相信这是个妥协的方案,上海毕竟是个两三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一刀切的确困难太大,现在的方案算是切了两刀。


不管怎么切,其实都很痛苦,相当于两个一千多万的大城市轮流封城,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两千多万人要吃喝拉撒,还要轮流做核酸,物资怎么供应,工作怎么安排。

而且上海的基层和医护人员,也在不断的战斗减员(感染被隔离)。随着确诊和阳性病例的暴增,他们的工作量却呈指数增长,一天比一天疲劳。

据悉,浙江、江苏等地的救援队已经出发了,来自全国的援助物资,正源源不断从三面五方(东边是海)涌向上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