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一“蚁贪”18年贪1.5亿
光明网今天刊发评论文章
今天有媒体报道说,在安徽省淮北市烈山村,有一名“巨贪村官”,据检方起诉认定,在18年的时间里,这名村官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
小官大贪,村官巨贪,这种故事已不鲜见。淮北市烈山村的巨贪村官,不过是为已有的故事又新增一个案例而已。但是,这些案例累积起来之后,却可让人们领教这些贪官大贪巨贪的本事因何而生。上述这个巨贪村官,在18年的时间里贪了1.5亿,这个数额在已被查处的贪官里不算惊人,这种贪腐的速度在已被曝光的贪官里也不算最快。18年,1.5亿,正是这样的贪腐效率,让这个贪腐故事如同一个个慢镜头的组合,向人们真切地展现了贪官的能耐究竟因何而生。
这个巨贪村官名刘大伟,据说原本甚至都不是烈山村人。但就是这个通过联姻而至的外来户,在老一辈的人印象里,却是个特别“会来事”的人。
当然,这里所谓“会来事”,并非是对普通村民“会来事”,而是“受到了领导的重视”的“会来事”。
有了“领导的重视”,才有“后来他一步步往上爬,当上了友谊二矿的矿长,后来又当上了村委委员、村党委副书记、村党委书记”。
在已有的贪官档案里,许多贪官,尤其是市、县以下的贪官都有领衔乃至亲自上手拆迁的经历。刘大伟也是其中之一。通过拆迁,只要够狠——用狠心下狠手,就可以方便快捷地累积资本,既可自留,也可上贡;既可通过上贡为今后仕途铺垫好台阶,也可通过上贡平息拆迁带来的负面影响。明乎此,才可知道为什么有的贪官不惜让百姓家破人亡,也要绝决拆房毁屋的原因。
上述报道称,“刘大伟从矿长升到村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在两次拆迁过程中的表现‘优异’。在上级领导眼中,他能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迁工作。而在老百姓眼中,却是另一种模样,按照村民们的说法,当年他是‘暴力拆迁’”。“正是如此,刘大伟成了上级领导眼中的‘能人’,对他继续委以重任”。而就对这个“上级领导眼中的‘能人’”,“我们老百姓满肚子怨恨,但没有人敢说,就是因为他手段硬,谁不听话就治谁,甚至还指使社会人员打人”。
至此,问题不是再清楚不过了么?
什么“会来事”,什么“能人”,什么“优异”,其实都是因为“领导的重视”,都是因为他是“上级领导眼中的‘能人’”。
18年里,刘大伟把集体煤矿变成自家的“自留地”,“把矿厂几个关键的岗位,都安排了自己人管理”,“每年,刘大伟只给村里上缴很少一部分资金,而剩下的资金怎么处理,可以说全都由他说了算”。也是在这18年里,刘大伟“将大部分资产转移到妻子名下,并安排妻子前往海外生活”,“在南京、上海、美国等地都购置了多套房产,他的儿子、儿媳以及其他亲戚名下,都有多套房产”……
18年时间不短。刘大伟在18年里步步高升,日富一日,飞扬跋扈,作恶多端。
那么,成就刘大伟如此“伟业”的“贵人”究竟是谁、是哪些人呢?
这期间,难道没有一个“上级领导”发现刘大伟的问题么?难道没有一个“上级领导”听到过百姓的访告么?难道没有一个“上级领导”听到过百姓的访告而产生要核实一下访告内容的真假的念头么?如果没有,那么这样的“上级领导”究竟是怎么领、如何导的呢?如此领导,尽到了领导的责任了么?
淮北一村书记18年内私吞1.5亿元
被抓后村民放炮庆祝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持续热播,观众们对剧中反腐倡廉的情节津津乐道。尤其是在前两集中,一名处长在短短4年里贪污受贿2亿多元,这让观众们感到震撼。
虽说电视剧的情节大多是虚拟的,但在淮北市烈山村,就曾有过一名“巨贪村官”。据检方起诉,18年里,他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
曾经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现在一片萧条。村党委书记,这个职位并不高。刘大伟是如何一手遮天,一步一步“挖空”集体资产的?这名村书记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老百姓对他评价如何?日前,记者赶赴淮北市烈山村,起底这名“巨贪村官”。
特会来事的外来女婿
淮北市烈山区烈山村,位于淮北市南郊。村里人告诉记者,烈山村西边姓况的多,况姓是一个大家族。而在东边,有许多姓邓的。那位打破村子平静的“巨贪村官”刘大伟,妻子正是姓况。
村里的一些老人告诉记者,刘大伟原本不是烈山村人。他的妻子是本村人,而且在烈山村是一大户,人数众多,在当地颇有威望。和妻子结婚后,刘大伟来到烈山镇生活。当年的那个年轻女婿,可能自己都想不到,自己会在当地掀起那么大的风浪。
这位外来女婿在老一辈的人印象里,是个特别“会来事”的人。“一开始,他是在俺们村的水泥厂上班,当业务员。因为他能说会道的,能力又强,受到了领导的重视。”老人们说,“后来他一步步往上爬,当上了友谊二矿的矿长。后来又当上了村委委员、村党委副书记、村党委书记。”
△矿厂里的车子已经生了锈。
煤炭黄金期当上矿长
烈山村友谊二矿,是上世纪80年代烈山村的村办集体煤矿。在国家整顿关停小煤矿之前,像这样的矿厂有很多。在煤炭发展的黄金期,友谊二矿每年产生的纯利润高达几千万元。而在这个黄金期,正是刘大伟当的矿长。
日前,记者也来到了友谊二矿门口。矿厂的大门紧锁着,透过门缝,记者看到厂子里面停着一辆农用车,但早已爬满了锈斑。厂区里荒草丛生,谁曾想到这里曾是村子里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刘大伟是1998年当上的友谊二矿矿长。按理来说,当年煤炭利润大,当地老百姓应该过的很富足。
而让村民们敢怒不敢言的是,友谊二矿挖的煤是卖出去了,但老百姓没分到任何好处。“刘大伟妻子的家族势力大,他当上矿长后,把矿厂好多岗位都安排自己家人管理,别人根本没法插手。”
一名曾经在友谊二矿工作过的村民说,“当年一吨煤能卖一千多,但每次开会的时候,他都说友谊二矿不赚钱,没倒闭就算不错了,并以此为理由不向村集体交钱。”
为了牢牢把握住煤矿这棵“摇钱树”,刘大伟把矿厂几个关键的岗位,都安排了自己人管理,如会计、采购、销售等。每年,刘大伟只给村里上缴很少一部分资金,而剩下的资金怎么处理,可以说全都由他说了算。刘大伟的资金积累,主要就是通过这个友谊二矿。
△刘大伟就是在这个友谊二矿发家。
强硬拆迁获领导重用
“刘大伟个子不高,胖胖的,嗓门特别大,几十米远以外都能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村民说,“他把矿装进自己的口袋,我们老百姓满肚子怨恨,但没有人敢说,就是因为他手段硬,谁不听话就治谁,甚至还指使社会人员打人。”
刘大伟从矿长升到村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在两次拆迁过程中的表现“优异”。
在上级领导眼中,他能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迁工作。而在老百姓眼中,却是另一种模样,按照村民们的说法,当年他是“暴力拆迁”。
刘大伟曾经负责过两次拆迁工作,一次是宿丁路拆迁,一个是南湖拆迁。当年,南湖公园的建设开发牵涉到周边的不少村落,烈山村也是其中之一。因为部分村民不满意拆迁补偿条件,拒绝搬迁。村民刘某某当时在南湖边经营一家饭店,当时拆迁的情形,至今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2013年11月20日晚上12点多,3辆挖掘机开到我家门口,没有任何人通知,直接就挖我们家房子。要不是我们跑的快,估计就被砸死了。”
刘某某回忆,当晚来了60多人,身穿迷彩服,有的还佩带了盾牌和棍子,“我母亲当年90多岁了,被几个人往外拖,吓得老人当时都走不动路了,后来送去了医院。”
因为手段强硬,不少干部不敢接手的拆迁工作,刘大伟却能用自己的方式完成。正是如此,刘大伟成了上级领导眼中的“能人”,对他继续委以重任。然而,成也拆迁败也拆迁。
2014年,南湖拆迁后不久,安徽省委巡视组进驻淮北。当时一些被暴力拆迁的村民举报刘大伟的问题,引起省委巡视组的重视。
最终,刘大伟被揭发。据检方指控,刘大伟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涉嫌贪腐的丁义珍副市长为了躲避侦查,出逃美国,从此走上了逃亡之路。而刘大伟和丁义珍一样,在得知自己被举报后,他也闻风而逃,逃往美国。
2014年5月,安徽省委第五巡视组进驻淮北。听闻这个消息后,烈山社区数百名群众集体举报刘大伟的贪腐问题。接到举报之后,巡视组将刘大伟涉嫌违法违纪的线索移交淮北市纪委、烈山区纪委立案调查。正是听说自己被调查了,刘大伟出逃美国。在出逃之前,刘大伟为了销毁证据,安排身边的人将村集体和企业的账本全部烧毁。
其实在这之前,刘大伟似乎就已经预知自己会有“出事”的一天。早在2003年,刘大伟和妻子通过法院调解离婚。离婚前后,刘大伟将大部分资产转移到妻子名下,并安排妻子前往海外生活。
据检察院侦查,刘大伟家族有房产十几套,包括在南京、上海、美国等地都购置了多套房产。他的儿子、儿媳以及其他亲戚名下,都有多套房产。而蹊跷的是,在刘大伟名下,却一套房子都没有。
村民放炮庆祝其被抓
2014年8月,放不下国内资产的刘大伟偷偷回国,想探一探风声。让他没想到的是,警方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刚下飞机,刘大伟在机场被警方当场抓获。
烈山村的几位村民告诉记者:“听说刘大伟被抓了,好多村民自己掏腰包买炮放了庆祝。”“还有村民在村子里拉起横幅,庆祝刘大伟被抓。”
村民们说,在刘大伟当友谊二矿的矿长之前,煤矿干得红红火火,烈山村是附近有名的富裕村。而自从刘大伟掌握了友谊二矿后,眼看着其他几个村发展越来越好,而原本的富裕村变成了贫困村,老百姓一肚子怨言。
△曾经火车往来不绝的村内铁轨,现在成了村民的近道。
记者在烈山村采访时,除了听到村民们回忆刘大伟打人之外,听到最多的就是他和领导的“关系”好。当检察机关开始侦办刘大伟案件时,果然牵连出了一串干部。烈山区原区委副书记陈某某、原常务副区长董某某、烈山镇原党委书记任某某等人都与刘大伟关系密切,存在包庇袒护、收受贿赂的情节。
据检察机关侦查,受刘大伟贿赂最多的是烈山区原区委书记刘某。
每逢过年过节,刘大伟就会以看望刘某父亲的名义送钱,前后共行贿38万元。而可笑的是,当被问到为何要给刘某父亲送钱时,刘大伟说是因为他俩都姓刘,第一次见到刘某父亲的时候,就有一种老人和孩子亲近的感觉
,所以过节的时候,才会带着现金去看望他。
有了上面的“保护伞”,刘大伟干事情的时候似乎就有了底气。同时,他在担任村里职务的时候拉帮结派,在重要的岗位上安排自己的人,烈山村内部的监督实际上完全被架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刘大伟孩子的舅妈苗某某。
苗某某对会计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从没做过账,也不知道怎么做账。而刘大伟就是安排了这样一个人,担任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在苗某某看来,在理财小组里工作,就是刘大伟通知她要转账的时候,她和其他人一起签个字。
按道理来说,每个村子里都有两委会,村集体资产应由两委会管。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家族势力的垄断,村集体资产实际上被刘大伟个人掌握。
刘大伟在任职期间,成立了多家公司。2006年,刘大伟成立了一家惠尔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由友谊二矿作为主要出资方注册成立的,收益也应该属于村集体。然而在2012年,刘大伟擅自将惠尔普公司中友谊二矿出资额为1490万元的74.5%的股权侵吞,并无偿转让给由他个人实际控制的安徽金和美陶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