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对2025年的数据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强调:“
着力实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目标。重点在关键任务、工作机制、监测评估、试点试验等方面下大功夫,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有效突破。”
这一目标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中的宏伟蓝图紧密相连。本文将结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逐条逐句解读全国数据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实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它不仅关乎国家现代化进程,更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将实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目标作为重要任务,体现了国家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具体目标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实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目标,这一目标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得到了详细阐述:
“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
基本形成一体化推进格局:
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这意味着各地区、各部门在数字中国建设中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
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实现5G网络与千兆光网的协同建设,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这些举措将极大地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的效能和联通性。
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提升:
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要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这将有助于提升数据资源的规模和质量,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价值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
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通过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等措施,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激发数据要素的市场活力。
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增强:
数字经济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将有助于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
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完善与数字政务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这将有助于提升政府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数字文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精神家园。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加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这将有助于提升数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
数字社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领域。要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这将有助于提升社会服务的精准性和普惠性,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这将有助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数字技术创新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驱动力。要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这将有助于提升数字技术创新的能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数字安全保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要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这将有助于提升数字安全保障的能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数字治理体系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这将有助于提升数字治理的水平,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成就。
【相关阅读】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在京召开:9个方面加快推进2025年数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