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
6点20分,成都的天空刚刚擦亮,粒粒已经站在她家的牛肉摊位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她要先帮妈妈把新鲜宰杀的牛肉从运货车里运到案板上,尽管只有几步路的距离,但几百斤牛肉一趟趟搬运下来,也足够令人吃不消。起初粒粒几乎搬不动,都由哥哥代劳,但后来哥哥去经营分店,粒粒就必须自己动手了。
没过多久,粒粒就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大力士”,偶尔还能独自搬运一筐沉甸甸的肉品。而在她没来店里帮忙之前,这些活计都由妈妈一人独立完成。
卸完货后,母女俩再配合着将牛肉的各部位分段切好,等待第一波客人上门。有时客人来得比较早,这两项工作就只能同时展开,局面就开始“兵荒马乱”起来。
粒粒是个00后,去年辞掉了月薪7000元的工作后,便决定继承家业,接手妈妈牛肉摊儿的生意。
事实上,像粒粒这样回家继承家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只不过,之前更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并引发讨论的,是企二代和厂二代们,比如洁丽雅集团的“毛巾少爷”,曲美家居的二代赵泽龙,好利来的二公子罗成.....他们都曾通过一些声势浩大的人设和剧本向全网宣告他们对于家族企业的继承。
要知道,我国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50.1万户,对于绝大部分人类而言,是没有庞大的家族企业可以继承的。但撑起我国经济收入半边天和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是1.25亿的个体户,如今,他们也同样面临的“传承”问题,只是比起“企二代”们,“摊二代”和“店二代”听起来似乎并不光鲜:
这曾是没有退路的退路。
毕竟,个体户的生意在传统价值观中,社会价值感低,工作环境也常常伴随着杂、乱、差。过去,只有那些被认为没读过很多书、找不到其他工作的年轻人才会出现在菜市场、路边小店,跟着父母一起做生意。
但现在,“店二代”和“摊二代”正在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涌现。小红书上,从生鲜产品、米面粮油到早点小吃,从五金零件到家用电器,到处都能看到这些“摊二代”们记录生活的身影。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本科学历,这打破了此前很多人对小生意继承人的印象。
当然,有些继承是被迫的。比如粒粒。
辞职后,她尝试面试过几家单位,发现都不合适,而妈妈在农贸集市上的牛肉摊位,每天六七千元的进账是实打实看得见的,短暂思考后,粒粒就决定加入。
粒粒的困境也是很多年轻人的困境。
麦可思研究历年推出的就业蓝皮书显示,应届本科生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8届的21%下降至2023届的16%。而在下沉市场,本科生就业比例最高的行业为教育、制造和政府公共管理,用人单位多为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个体、国有企业。
然而,这条赛道如今也是众所周知的不好走。
据了解,在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平均报录比为77:1,像粒粒所在的成都,部分热门岗位的竞争比甚至达到100:1,考编大省山东省,最大竞争比达到了1074:1。留给年轻人的“体面”工作已经不多了。
当生存这个现实问题横亘在年轻人面前时,理想就显得虚无缥缈了。家里的产业虽然不大,但解决生存问题足够了。
但有些继承是主动的。
00后芸芸去年6月毕业后,她没有选择就业,而是直接回到家里,和父母一起经营家里的中药档口。
这个档口是从芸芸爷爷那一辈就开始经营的,陪伴了三代人的成长。“之前很厉害,但后来出了一些变故,就不太行了。”芸芸告诉首席人物观。看到档口一点点走向衰落,芸芸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盘活自家档口。
“我才20多岁,不想去给别人打工浪费时间,什么养老金,社保,没有钱,这些都没有用。”所以,尽管她已经考取了初中教师资格证,并且家里人也督促她能找个稳定的工作,或公务员或老师,但都被她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她只有一个想法——
要救活家里的生意,更要做出自己的事业。
事实上,她做得很不错:通过电商,她将档口的本地客源发展至全国,店铺每天的营业额也扩大了一倍。
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回到小城市,正在成为大学生们就业选择的新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舍弃了一些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充足的工作选择。对回家继承家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部分属于自己的生活。
适应中改变
经营一家店铺或摊位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对从学校出来没多久的00后来说。
对这份工作的看法,粒粒曾经十分摇摆。
她一边庆幸这份工作没有上班的弊端:不用看领导脸色、不用和同事勾心斗角、不用打卡、不用完成kpi。但另一边,工作时长不确定,还要做很多体力活——即使她搬得动几百斤的牛肉,但人体始终不会对“累”产生耐受力,不然西西弗斯每天推石头也算不得什么惩罚了。在别人表现出羡慕后,她也经常用这个理由劝退对方。
初接手时的挫败感是他们必须经历的。
粒粒曾经自嘲:妈妈学了一星期就会处理牛肉了,而自己来干两天了,54块钱的肉还会32块卖给别人。
客人的不信任与逃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戏码。粒粒曾热心的给一位年老的顾客推荐最嫩的肉块,对方犹疑了5分钟后,最终选择自己看上的部位;故意少给钱的顾客在被她追回来以后,不仅不会表达任何歉意,反而质问她:10块钱也值得你专门跑出来追我?
至于逃单的状况,更是时不时就会发生。但没有办法,当众多客人聚拢在摊位前时,粒粒无法盯守每一个顾客。
除此之外,个体户的经营模式向来都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不仅如此,为了维系稳定客源,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失去信誉根本无法长久经营。这便意味着
一旦接手摊位,就会失去某种意义上的“自由”。
接手没多久,粒粒就感冒了,但提前接好的订单不能毁约,她还是艰难从床上爬起来奔赴摊位。而这可能只是以后千千万万日子里的一个缩影,就连打工人常规下每个月拥有的8天周末,粒粒也是没有的。
但成就感伴随着进步也慢慢让她开心了一些:第一天时,她还分不清牛的各个部位,将肉统称为“东西”,一周后,她基本可以做到一个人卖牛肉了,再后来,就连割肉时的误差也基本上不会超过3两。
当然,最终让她留在摊位坚守的原因无外乎收入:粒粒曾发起过一个vlog系列——挑战一年赚40万。结果4个月,这个目标就完成了。
主动包揽起家中各项大小事宜的芸芸在接手生意时更加主动,这位小老板的武装是从名字开始的。
网名以“AAA”开头,后面加上略显土气的职业或店铺的名字,再加上称呼,有时还会再搭配中老年人的照片作为头像,是近两年在年轻人中兴起的一种潮流,比如“AAA下水道疏通老杨”“AAA正宗桥头排骨李姐”。
而以“AAA”开头,因此能够排在通讯录靠前的位置,或许是对记忆中兴盛过一段时间的微商的一种致敬,也或许是为了让人们在玩微信时多刷一些存在感,并让消费者在想起他们时能够快速找到,不浪费每一个产生交易的机会。不管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玩梗,00后都从容加入了。
芸芸把微信网名改成了“AAA 中草药销售”加店铺的名字,朋友圈也不再发布日常,而是刷屏着广告
——她每天会更新4~8条药材的介绍和销售情况。
这些还不够,她在主页上注明:线上服务24小时随叫随到,没回复是在忙,感谢理解。
但这些顶多能做到维持现有客源,年轻接班人们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一个证据是,在向别人介绍自己当前的状况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打上了创业的标签。
至于创业方向,大多数人的选择是通过线上运营扩大客源。
这种选择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人们都意识到,与实体店的衰落同步发生的是电商的兴起。
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2022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3.83万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
在这种形势下,“打不过就加入”很正常。何况,在线上,他们不存在劣势:首先,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熟悉并擅长利用互联网;其次,在线上购物时,顾客首先注重的是商品的品质与价格,而非它的经营者情况。
芸芸觉得,既然是读过大学再来做这种生意,就要发挥自身优势,做到降维打击,于是选择了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做电商,通过线上运营扩大客户群体,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她的小红书账号粉丝数量超过8千,不过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她的客户群体规模,因为有些人会直接通过私信的方式进行购买。
粒粒也在上班第5天的时候就开始和妈妈商量开网店的事情,天气转凉后,她开始了外地邮寄业务,一直更新的社交帐户为她招揽来了许多客户。去年8月,周内店里的预订单每天有十几个,周末有二十几个,而今年6月,她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新成绩:周内预订单稳定在180-300单左右,节假日预定单在300-400单左右,最多的一天达到了432单。
她欣喜地说:“我这算不算创业成功啦”。
不过,这群年轻人显然要比他们的父辈更有危机意识。
芸芸在业绩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后很焦虑,她担心现有的成果不能持续下去,苦恼着要不要去电商公司学习学习,但又担心自己离开后,连电商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家里人会让自己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