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秦朔朋友圈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600837终止交易 老牌券商海通证券落幕 ·  2 天前  
贵州药监  ·  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  4 天前  
贵州药监  ·  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  4 天前  
吴晓波频道  ·  春节档票房破70亿:“保守主义”的胜利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秦朔朋友圈

阿里下一个市值目标,超越亚马逊?

秦朔朋友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29 00:00

正文

  • 作者:Taro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 这是秦朔朋友圈 的第 1434 篇原创首发 文章


一夜首富与一夜跃升4000亿美金


7月27日晚间(北京时间),所有的热点都关乎财富,阿里巴巴市值突破 4000亿美元 ,亚马逊的股价飙升至1068.22美元/股,市值达到 5000亿美元 ,之前美国媒体预测贝佐斯将超越比尔·盖茨坐上世界首富的位子,现在已经应验。


戏剧性的是,阿里市值在短暂地突破4000亿美元之后,于北京时间次日凌晨美股收盘时又跌回了3846.81亿美元。这是因为随后美国科技股大跌而造成的回落吗?我们可以看一下亚马逊的股价变化。截至收盘时,亚马逊的股价的确也出现了下跌,市值缩水为4970.24亿美元,贝佐斯也回到了富豪榜第二位。


不过,以阿里和亚马逊今年以来在股市上的强势趋势,冲破4000亿和5000亿美元,可能只是很短时间的事情。


其实关不关心股价,对于一个上市公司而言,关心也正常,不关心则是从企业战略方向这个层面来说的。贝佐斯也说过他不在乎股价,说这话是在亚马逊仍处于持续亏损阶段、市场不看好亚马逊的未来、亚马逊股价大跌之时。贝佐斯的底气来自于他对趋势判断的自信,他的这种自信和魄力也在当时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马云和贝佐斯同岁,阿里和亚马逊均从电商起家。 最近,继亚马逊推出无人售货超市Amazon Go之后,阿里巴巴也开了一家类似的店。而亚马逊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Echo智能音箱,现在阿里巴巴也推出了自家的语音控制系统“天猫精灵”。再比如亚马逊的AWS云服务和阿里云……类似可比的例子还有很多。


美国的《财富》杂志指出,两者都是各自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但是他们的相似之处其实也就到此为止。他们各自的商业模式,乃至于所在国家的经济,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亚马逊的电商业务是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的组合,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则是纯平台模式,亚马逊还在天猫上开了店。在营收规模上,亚马逊遥遥领先于阿里巴巴。不过,阿里巴巴在盈利能力上则要高于亏损了将近20年的亚马逊。

亚马逊 为何如此受投资者青睐呢?除了传统的电商业务在美国一家独大之外,亚马逊最先提 出了“新零售”概念,他们 的机器人与无人机也已进入运营阶段。在云计算领域,亚马逊独占28%的市场份额,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只占10%。在电子消费领域,亚马逊的平板电脑Kindle Fire刚推出就被视为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在电子阅读领域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在太空领域,贝佐斯已成功完成了火箭回收,当然,这跟亚马逊没有直接关系。


阿里巴巴 除了电子商务,主要是支付宝、蚂蚁金服、阿里云计算、菜鸟工程等业务。蚂蚁金服目前估值600亿美元,阿里云计算的估值目前是400亿美元左右,还具有很强的成长性。


贝佐斯和马云的异同


虽然在中国,用阿里系产品的远远多过用亚马逊的,但如果说阿里是世界的,好像有点为时过早,可如果说亚马逊是世界的,应该没什么人会反对。那么,他们两人各自构建的商业帝国到底有什么不同?阿里会超越亚马逊吗?


投资界网站曾将马云和贝佐斯比喻为一对失散多年的兄弟,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一下这篇旧文的一些片段。



1 995年 ,贝佐斯用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在西雅图郊区的一个车库中,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 亚马逊 。就在同一年,马云辞职,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 “中国黄页”


他们同样生于1964年,不约而同地决定走自己的路——创业,就此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无数人的购买行为。创业前,贝佐斯是华尔街金融人士,普林斯顿毕业后就职于D.E. Shaw & Co.,而马云是大学英语教师。


1 994年 ,贝佐斯发现,网站的年增长率高达2300%,这个数字令他感到震惊的同时,他决定寻找某种方式好好利用这种快速增长带来的机遇(后来据说这个数字是算错了)。尽管D.E. Shaw待遇非常好,但贝佐斯毅然决定离开。他后来表示: “当我80岁的时候,我不会因为今天离开华尔街而后悔;但如果没有,我一定会因为没有抓住互联网这个大好机遇而后悔。”


而马云的创业契机也与西雅图有关, 1 995年 他去了西雅图,当了一家贸易代表团的口译译员。一位朋友首次让他知道了有种新事物叫互联网。他们在雅虎上搜索“beer(啤酒)”一词,发现没有任何有关中国的信息。他看到互联网的巨大机会,决定创业。


贝佐斯创办亚马逊时公司和网站的名字 叫做 “Cadabra” ,意思是魔法,而后来马云则取了一个类似的名字 “alibaba” ,都和“怪力乱神”有关。


1 997年 ,亚马逊上市之初,贝佐斯就对公司股东表示:“亚马逊立志做一家有长远发展的公司。公司所做 的一切决策也将立足于长远的发展而非暂时的利益, 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一家我们的子孙们都能够见证的伟大的公司。



而马云也表示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业。至于为什么是102, 马云希望做一家能横跨3个世纪的公司。


同为电商行业,贝佐斯认为,时刻专注于用户,这是亚马逊成立十多年来的主要策略,也是在任何地方成功的基石。而马云同样有一句话叫“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确,他们都是这么说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这么做。毕竟,如果用户体验不好,大家就不会放心地,然后“买买买”。


马云认为阿里巴巴之所以能生存至今有三个原因,没钱、没技术、没计划。是的,没有计划,他们只是围绕客户需求,采用“前三年免费策略”,为中小型企业服务。


而贝佐斯的做法则是列出表格,上面有20多种可能在网上出售的产品类别,最终决定可标准化的书籍是最佳选择。


贝佐斯是具有“现实扭曲力场”(具有洗脑般的说服力)的教父,时时发出的感召力,将亚马逊从一个在线书店拓展成为今天的科技巨头。而马云的“现实扭曲力场”也毋庸置疑,当年在杭州湖畔花园的民居开始创业时,他对“十八罗汉”宣讲他创立阿里巴巴的三大愿景。 “阿里巴巴未来要成为服务中国中小企业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在未来要成为市值50亿美元的企业;我们要做一家生存102年的企业。”而当时,阿里的创业资金只有区区50万元。


当2013年8月5日贝佐斯宣布以2.5亿美元从格雷厄姆家族手中买下久负盛名的《华盛顿邮报》时,市场上满是惋惜、痛心和质疑的声音。但两年之后这种声音没有了, 《华盛顿邮报》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收购案例, 而之前贝佐斯也参与了新媒体Business Insider的投资。


无独有偶,马云也投资和收购了不少媒体。阿里巴巴集团2015年12月11日宣布,与南华早报集团达成协议,收购《南华早报》以及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其他媒体资产。南华早报加入阿里大家庭, 阿里巴巴的媒体帝国版图扩张至25家媒体。


贝佐斯在产品层面也有过很多失败,比如Amazon Auctions和亚马逊旗下的搜索引擎A9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亚马逊推出新产品Fire手机也出师未捷。而马云在引入雅虎让出大量股权以及整合雅虎中国时也失败过。



1 99 7 2 000年 的贝佐斯几乎活在掌声中,贝佐斯很容易亲近,在公司的化装舞会上,他打扮成仆人,手持道具托盘,跟扮成女仆的妻子共舞。《福布斯》杂志形容他是一位天生的好人。《财富》杂志说他“谦逊得让人没有戒心。”


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他忽然成了众矢之的。短短一年内,亚马逊的市值缩水到七分之一。投资人不满亚马逊的主因,是亚马逊上市后的持续巨额亏损。他被指控乱花钱乱投资,比如赔钱推Kindle,赔钱推Prime会员计划。


2 014年 贝佐斯被国际公会联盟评选为全球最差老板,被指责漠视员工福利。亚马逊被戏称为美国富士康,2015年纽约时报也发表头条文章《亚马逊的残酷丛林法则》,指责亚马逊内部令人担忧的工作氛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