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作为临床科室的重要辅助科室,其提供的结果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医疗决策。从开出检验申请单到标本的采集运输,从结果发放到报告解释,临床检验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差错,而这些差错可能对患者产生重大影响。除了造成诊断错误、住院时间延长、治疗成本增加、治疗决策错误等后果,检验科的差错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例如,在输血之前,如若发生交叉配血结果错误,将会导致输血错误,进而发生急性溶血等严重后果。此外,在危急值报告中的任何延误都可能错过及时治疗,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时地监测和纠正差错。质量指标正是国内外多个临床实验室管理机构和组织所推荐的,并在国外有良好应用背景的质量管理工具。
理想的质量指标应该能够客观而规律地监测实验室分析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其应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阶段中的重要指标。除了关键性过程指标外,完整的质量指标体系还应该包括全局性和支持性指标。
现代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涉及的内容要比每天日常工作中执行的简单统计质量控制丰富得多。在质量管理中还包括良好的实验室规范(实践)(quality laboratory practice,QLP)、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QI)和质量计划(quality planning,QP)。这些要素组成了检验医学领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
质量的定义有许多,但在医学领域可解释为建立在检验医学上执行所有试验的质量,是可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良好医学实践的条件。因此,在我们可控制、实践、保证或提高实验室质量之前,我们必须准确地知道确保满意的临床决策时需要什么样的质量水平。因此,规定要求的质量是建立质量管理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图2-1)。
室间质量评价作为一种质量控制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其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促使临床实验室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验质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尽管很多实验室长期参加了室间质量评价计划,但由于没有充分了解其作用和用途,仍有部分实验室未能充分利用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可以直接看最新出版的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里面带了参考文献,不容易,而且参考文献就有这本书,你知道该看什么了吗?
我看了下这本书,知识面覆盖非常广,还是非常适用的。喜欢的话可以买来学习学习。说来说去都是那些话,书不需要多少,有几本好书就行,再就是得自己去看才行。不看,再多好书也没用,知识也不会跑到你脑袋你去。我也是展示了一下书籍部分内容,有兴趣只能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