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规定,根据病例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确认专家组确认我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36例。
截至1月30日24时,我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77例(广元市1例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暂不纳入确诊病例统计),涉及21个市(州)。其中成都市69例、广安市13例、绵阳市11例、南充市11例、自贡市9例、达州市8例、德阳市7例、宜宾市7例、内江市6例、泸州市5例、遂宁市5例、巴中市5例、甘孜州5例、雅安市3例、凉山州3例、广元市2例、乐山市2例、眉山市2例、资阳市2例、攀枝花市1例、阿坝州1例。
177名患者中,危重4人,死亡1人,治愈出院1人。
正在接受医学观察4214人,已解除医学观察345人。
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主要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多个国家都出现疫情两个事实,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谭德塞强调,
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人员流动的措施,世卫组织不推荐限制旅行的措施。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当传染病疫情满足相应条件时,总干事有权认定疫情构成突发事件。
自《国际卫生条例》2007年生效以来,世卫组织曾多次发布有关疫情为突发事件。
认定某种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旨在动员更多国际资源应对疫情。
谭德塞在发布会上表示,
相信中方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
中国为抗击疫情所作的努力值得尊重和赞赏,值得学习致敬。
事实上,中国采取的很多防控措施远远超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要求,为各国防疫工作设立了新标杆。
谭德塞说,
目前疫情还在发展,需要做更多研究,特别是卫生系统脆弱的国家要加强疫情应对,这是发布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从全球卫生安全出发,实现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理性冷静应对的必要举措,有助于其他国家采取科学合理适度的防疫措施。
外交部: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1日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回答记者提问。
华春莹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很多举措远超出《国际卫生条例》要求,中方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时,中方本着公开透明和负责任态度向有关各方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
世界卫生组织及许多国家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中国同世卫组织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和良好合作,世卫组织专家赴武汉进行了实地考察,总干事谭德塞于日前访华,同中方就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交换了意见,对中方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中国抗击疫情为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高度赞赏。
中方愿继续同世卫组织及各国一道,共同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
第一:有关WHO
世卫组织并非主权国家的概念,它对成员国更多的是提醒和建议的权利,成员国之间按照世卫组织相关条例相互协作运行。至于成员国是否遵循世卫组织的建议,则各个主权国家拥有自己的最终裁量权。因此,不能将世卫组织的决议当作类似主权国家的“命令”看待,这是基本前提。
第二:有关PHEIC与“疫区”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世卫组织对某类关乎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的一个定性,后者是对某些具有该事件高度风险的地区的定义。本次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PHEIC,绝不等于把中国定义为“疫区国”。事实上, 定义为了“疫区”,这符合此次疫情的基本事实。
第三:PHEIC的存续
一旦某类事件被宣布为PHEIC,它的默认期限是3个月,到期自动失效,需要重新评估。世卫组织也可以在三个月之前,重新评估情况,取消或者修改相关事件的定性。
来源:央视新闻、健康四川官微
编辑:胖子
文中图片及部分信息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后台,我们将及时删除。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