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刘思毅对于IP业务的拓展想法以及他面临的困境。他提出了在IP层面进行更多课程和服务开拓的想法,但团队对此持否定意见,认为当前群响和刘思毅的状态不适合以强自营的逻辑吸纳更多IP。刘思毅看到很多优秀的IP和IP操盘手,希望帮助他们,但现实中他无法承诺、执行深度合作。他意识到未来的合作方式可能是搭建舞台、共享资源,自己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客户,以及形成彼此支撑的成功案例。他观察到谷歌某种联盟模式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成为现实,新个体时代可能意味着打工和创业不再有绝对界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刘思毅的IP业务拓展想法
刘思毅提出了在IP层面进行更多课程和服务开拓的想法,包括IP课程、陪跑服务等。
关键观点2: 团队和刘思毅的困境
团队和刘思毅对是否以强自营逻辑吸纳更多IP持有不同意见。刘思毅虽然看到了很多优秀的IP和IP操盘手,但无法承诺和执行深度合作。
关键观点3: 未来的合作方式
刘思毅认为未来的合作方式可能是搭建舞台、共享资源,自己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客户,以及形成彼此支撑的成功案例,而不是控制。
关键观点4: 谷歌联盟模式与新个体时代的意义
刘思毅观察到谷歌的某种联盟模式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成为现实,并认为新个体时代可能意味着打工和创业不再有绝对界限。
正文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830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昨天开中层操盘手会的时候,我提出一个我上周的想法,我们公司能不能在 IP 这个层面上,进行更多课程、服务的开拓。
比如说做 IP 的课,比如说 IP 操盘手的课,比如说 IP 陪跑的服务,
因为做 IP,我对代运营的采购和合作并没有那么成功,
而且对 IP 和 IP 代运营,我们一直觉得是非常天赋驱动。
这个天赋不是说才能,而是说热情,热情是一种天赋,当你喜欢,才能有表达的能力,才能持续练习,然后出来 IP 这个东西。
IP 不是一个起点,说我要做 IP 了,而是说,你做着做着,你的内容价值溢出了,人们认识你了。
但我就想说,我们走了 5 年,在 IP 和私欲有这么多经验,能否有更多商业化作为,比如说孵化、联营等等,
因为真的看到了很多优秀的 IP 和 IP 操盘手啊,我明确地觉得,可以帮助他们。
但是最终团队和我都提出了否定的意见,觉得:群响这个盘子,想要以强自营的逻辑,吸纳更多 IP 的做法,
对于当前的群响和当前的刘思毅状态来说,是一个妄念。
群响,就是刘思毅的投射,能量的投射,以及在这个时间段,有一群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需要这个社交场域,
于是有了 1.1 万个会员,然后 40 万私欲,60 万公众号读者,
刘思毅的一点点波动都会导致群响的基本盘受到极致影响,于是我的精力其实是被锁死的。
尽管我见了那么多优秀的操盘手,也看到了很多很多品类的操盘手和 IP 以及老师可以和我们有深度合作的空间,
但是作为创始人我都没有力气,而且我们公司内部,Toby Allen 宣然池飞 CTO,
找到更大的项目延伸,如同私欲班、如同私董会、如同 IP 直播经纪人这样的坑。
有没有更大的延伸,更大的放大我们的团队本身的能力,
他们需要的舞台也需要我更大的成长,然后我向前走,然后他们接住我留出的空间。
这是我目前在全职做的事儿,而我看到的外部,像张机、鲍仔、方子、孙宇,还有我采购的各种 IP 们,
我看到了我的流量和能量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客户,但我不能,也无法给到他们更多。
无法承诺,无法执行,无法真正给到非常密切、非常绑定的那种孵化关系。
对于商业领域的 IP 们,都是靠自己的领悟理解,成长成自己的样子,
然后被自己的粉丝喜欢,自己建立一方天地,这些都是人家自己的实力。
我们群响,也许会更早地发现他们,以及更早地邀请到了他们来做我们的嘉宾,
或者有些是看到我这么玩儿私欲 + IP,跟随跟进的,
但是更多的赋能,是完全没有,并且也无能为力的,在我们这个阶段,哪怕已经行进 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