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药
独到的眼光,独家的访谈,独特的调性,毒辣的评点——毒药聚焦圈内重大、突发、热点事件,深挖业界资深、知名、当红人物,推荐精彩影视剧集,强调网感、深度、专业和趣味,着力树立影视报道新标杆,致力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第一媒体。帐号主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毒药

10个情人11个娃都不管他死活,这片高达9.5却扎透人心丨毒药头条

毒药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21 13: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让我们假设:如果有一天,你身体出现不适,然后医生告诉你说,嘿,很抱歉,不过你已经无药可治,最多只能活一年时,你会怎么做?


最近毒药君看完一部BBC纪录片,讲的就是5个绝症患者的故事。


他们定期举行一次聚会,然后再分别送别他人后,继续延续自己那日渐衰弱的生命。 中间一段时间,看得人相当难过。



今天,我决定把它分享给你们——


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

My Last Summer


有人看完后感悟,这部纪录片让人意识到, 痛苦一直都在,只是人学会了如何与其共存。



无论你们此前有没有思考过我向你们抛来的问题,也不管你们对待死亡作何感想。 我只希望你们能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能重新思考死亡的含义。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始终回避。 毕竟,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事。


《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这部由BBC电视台打造的4集纪录片,将焦点对准英国某地区患有绝症的5位患者,他们在患病后都被医生告知:自己最多只能活一年。


为了舒缓病人的消极情绪,节目组请他们到乡村的一桩别墅定期聚会 (共四次) ,分享彼此的病情,并交流自己的人生体会。


首先亮相的是杰恩。



这是一位生活优渥的中年妇女,家境殷实的她,和丈夫共同生活了20余年,直到一场变故不请自来—— 乳腺癌手术失败后,癌细胞继续在体内扩散,并逐渐演变成骨癌。


令她伤心的是,丈夫在自己身体恶化后,非但没有提供任何关心照料,反倒冷漠不已。失望的她选择和丈夫离婚,自己则搬了出来,独自迎接生命的尾声。



接着是朱尼尔,一位DJ达人。


在各大夜场混得风生水起的他,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被 前内腺癌 给盯上,并就此仓促结束掉自己的风流人生。



说他风流,是因为这哥们儿先后和10个女人有过恋爱关系,并和她们生下11个孩子。 最重要的是,这哥们儿和那10个女人都没结婚。



尽管身患绝症,但他仍旧有一个爱他的女人,索尼娅守护在身边。



临死之前还能留下如此多后代,而且还有个女人陪自己度过最后一段时光,也堪称人生赢家。


接下来是洛乌。 作为一个再婚母亲,她和前夫约翰此前已经各自有2个孩子,算上两人结婚后的小孩,总共有6个 (国外这生育能力简直了……)



困扰她的是一种慢性绝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和渐冻症类似,这一疾病将让她肌肉出现硬化,并最终丧失吞咽和呼吸功能,直至窒息死亡。


别看她现在一脸病容,健康时,人家可不是酱紫的。


▲洛乌与儿子的合照


接下来是安迪。 商人背景的他,原本和妻子安妮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直到41岁这年,他被医生诊断出患有白血病。


身体恶化后,他无法继续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加上欠下的巨额债务 (20万英镑,约180万人民币) ,他的未来,不容乐观。


除了上述四位,节目组还“贴心”请来 无配偶无后嗣的本 ,供广大单身狗围观。



57岁的本,原本在一艘游轮上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 但肺癌让他的职业生涯提前划上句号。


无依无靠且不善交际的他,选择消极地在家中坐以待毙。


除了被邀请的5位患者, BBC还请来两位医师为他们进行相应疏导。


▲提倡姑息疗法(保守治疗)的护士


初次见面没多久,大家就聊起自己的病史。和外界的正常人聊天不一样,病人,尤其是身患绝症的病人间,在聊到彼此的情况时会显得更加坦诚。


分享自己患绝症的经历时,大家都不约而同提出一点—— 自己与外界的连接,正因为疾病,而慢慢瓦解。



如朱尼尔所言,那些原本和你有交集的人,渐渐会从你生活中消失。


洛乌更是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自己的发小,因为她患上绝症,用“自己无法接受”这样苍白的理由和自己失去联系。



大家都不约而同感受到,以往那个和自己亲密无间的人,正在远离自己。 除了客观原因,像杰恩和洛乌这样不喜欢给人拖后腿,是另一个原因所在。


在她们的价值观里,不给人添麻烦,一方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一方面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的尴尬。



除了好友,部分亲戚或家人对自己的疏远也是让他们感到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我们也许会批判这群人不道义,但当一个人身患重疾,与TA保持距离,无非是人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 对疾病的恐惧,和害怕自己被牵扯进去这样的心理,别告诉我你没有过。


你大可以说,保全自己不管他人死活是一种自私。但,还是听听照顾病患的人怎么说的吧——



想逃而没有逃,爱的力量,很伟大对吧?


在节目中,索尼娅曾明确告知工作人员,自己不想待在聚满各种绝症患者的别墅内,因为那让她感到“病态 (sick) ”。


即便在单独照顾朱尼尔时,索尼娅也多次在摄像机前崩溃。 长期照顾绝症患者,让她长期紧绷的神经“失常”。 在朱尼尔刚走后不久,这种失常带来的副作用尤其明显。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和病人呆久了,不失常才怪。


结合中国的社会环境,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同样艰巨——



当时转发这张图的人,是想表达一种国内养老面临严峻考验的事实。虽然事后照片当事人出来打脸,称自己的家族并不只靠自己一个人负担。但, 未来“两个年轻人负担4位老人”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人年纪大了,就会容易生病。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需要带小孩需要工作赚钱的年轻人,如何能够面面俱到兼顾每一位老人?


如果以上现象反映的是国情和每一个家庭自身的差异,导致人们最终的疏离。那下面要说到的这一点,则是真正让5位患者感到不适的另一个原因——


来自外界或伪善、或浮于表面的问候。


类似的语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也经常听到。诸如“你一定可以恢复”这样的屁话,对于一位绝症患者来说,起不到丝毫安慰作用,即便那是你发自肺腑之言。


就像杰恩在听到医生说不同意安乐死所表达的观点一样: 你没经历过我的痛苦,有什么资格对我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死指指点点?



患者愿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安慰是一回事,他们如何面对自己所剩无几的时间,是另一回事。


在电影里,人们经常容易被主人公面对疾病,顽强不屈的乐观精神打动。


▲《触不可及》


但生活从来都是具体而实际的。


安迪身患白血病固然不幸,但身患绝症后,他并没有积极帮助妻子安妮特解决经济危机。 用伴侣的话来说,安迪大多数时候,处在一种“消极的回避态度中”,而她本人,才是那个活在现实中的人 (想办法解决财政危机、安顿子女未来)



现实可比电影复杂太多,除了展现部分病人对待病魔更真实的反应 (惧怕并采取回避) 《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还把视角对准了那些负责照料病人的亲人上。


从他们身上,毒药君发现,“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是一种不值得推敲的说法,因为即便在国外,人们说起这个话题时也会抵触。


洛乌所患的神经元绝症虽不会让她迅速死亡,但这个过程同样让她和家人感到煎熬。


▲洛乌离开后的生活,乃至死亡,都是丈夫不愿提及的话题


作为洛乌的丈夫,约翰一直没有跟洛乌就死亡的话题进行深入对话 。最终,被逼无奈的洛乌,只能选择用录像的方式,让丈夫接受自己即将在将来的不久离开的现实。


▲看完妻子对自己的坦言,丈夫终于敞开心扉


成年人尚且如此,作为病人的孩子们,对于死亡同样有着相当深的恐惧。


年纪小一点儿的无法理解死亡的全部含义,但通过家人的耐心教导,他们开始明白,死亡会让自己和亲人永远无法相见。


▲在洛乌的引导下,小孩逐渐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了死亡


稍微年长的,虽然已经理解了死亡的含义,但和成人一样,他们在照顾患病家属时,也承受着同辈难以想象的压力。



甚至有人因此动了自杀的念头。



死亡就如同瘟疫一般,它不仅侵害着病人的身心,也影响着旁人的心态。 就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把所有围绕在疾病周围的人,都扯向黑暗的深渊。


看着节目中一个个逝去的人是感伤的,《我死去的最后一个夏天》想要传递的信息很简单: 当TA受难,用正确的方式去关爱家人,而不是用搪塞的办法去应付,甚至逃避。


在四集纪录片中,镜头曾多次给到绝症患者在病发后的脆弱画面。索尼娅说,那时的朱尼尔,看起来就像一个急需被照顾的孩子。


▲死前三个小时,朱尼尔如愿与索尼娅成婚


是的,当病人陷入极端无助的状态时,他们需要有一个靠山去给他们帮助,去让他们依靠。


当你拒绝和TA谈论死亡,也许,是在对她TA进行二次伤害。 TA可不需要什么语言安抚,毕竟,疼痛就摆在那儿。


正如片中所讲,死亡是你我都将经历的事,或早或晚,你我都将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它。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让我们拒绝去谈论它呢?



死亡,从来就没有准备好的时候。 我们之所以谈论它,不过是为了降低它日后不期而至时引起的恐慌。


所以,当你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和你亲密的人,好好谈谈这个话题。


趁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





用文字触摸灵魂

毒药读书


每天推荐三本好书

白天看励志,晚上看窝心

有喂饱精神的鸡汤

更有涨姿势的干货


这个刚刚出生的宝宝

需要每一个你温柔地拥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