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国生活
德国生活报 身边的故事 生活全能小帮手 全新转型 德国生活报一直陪伴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德国生活

【访华】在华徳企抱怨遭受“不公平待遇”,期待朔尔茨访华解决困境,“总理必须强硬且自信”德媒撺掇朔尔茨访华时强硬对待

德国生活  · 公众号  ·  · 2024-04-11 20:31

正文

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将于本周六前往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除首都北京外,朔尔茨还将访问重庆和上海这两个大都市。农业部长Cem Özdemir(绿党)、交通部长Volker Wissing(自民党)和环境部长Steffi Lemke (绿党)也将陪同出席。



除此之外,朔尔茨还携企业代表团陪同出访。据路透社消息,代表团成员包括西门子、拜耳、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默克、DHL、蒂森克虏伯以及福伊特等公司的负责人。


这是朔尔茨自 2021 年 12 月上任以来第二次访华。当时由于疫情,他直到2022 年 11 月才首次访华,而且只持续了一天。


这一次他将在中国停留三天,参观3个城市,时间上比以往任何一次出访都要多。德媒强调,“唯一一次类似的出访是在加拿大,去年 8 月,朔尔茨也访问了加拿大的三个城市,但总共只停留了约 48 小时”。


德媒继续报道,“第一站是重庆,整个行政区域约有 3200 万居民,相当于奥地利。随后还有上海。朔尔茨想要参观德国公司在这两个城市的分部。在上海还安排了一场大学演讲和讨论。最后,两国政府首脑将共同出席德中经济委员会会议。”


对于许多德国公司来说,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德国工商会总经理万斯莱本(Martin Wansleben)表示:“作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是许多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商,也是德国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


德国外贸商会 (AHK) 在朔尔茨访华前对在华2000家公司中的150家进行了调查。其中大多数来自机械工程、汽车和商业服务行业。


很有意思的是,受访公司中,大约三分之二抱怨在中国会被不公平对待。华东德国商会执行董事会成员·布泰克(Maximilian Butek)表示:“我们期望让朔尔茨总理理解我们在这里所面临的挑战。”这个时候倒是没有人提中国企业在德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


调查显示,德国在华企业面临的劣势包括“市场准入更加困难”,“接触政府、地方当局和公开招标的难度更大“等等。同样,也没有人提到中国企业在德国也面临同样的劣势。


几乎所有受访企业(95%)都认为竞争加剧对其业务产生了影响,主要后果表现为”成本压力增加、利润减少和市场份额下降“。



这边在华徳企对朔尔茨寄予厚望,那边德国媒体《奥格斯堡汇报》最近发表了名为“朔尔茨必须要在中国展露锋芒”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德国总理此行必须要展现出更加强硬且自信的姿态,从而赢得中国的尊重。


尽管朔尔茨总理总试图对外界展现出德国能够参与大国博弈的形象,但事实上,如今的柏林已经不得不排队等待北京的接见。朔尔茨上一次访问中国还是2022年的11月。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去年春天的访华行程在最后一刻被中方取消,副总理哈贝克至今没能去成中国。


而且,围绕朔尔茨此次的行程,也有许多怪异之事:尽管他的访华安排早在几个星期前就已公布,但是详细行程迟迟未能敲定。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北京并不十分重视此次访问。 我还记得上一次贝尔伯克出访非洲肯尼亚时迟迟不能敲定自己的行程,以至于飞机起飞时仍未获得过境国家厄立特里亚的飞越许可证 【德国】贝尔伯克的飞机太坎坷了!一架没出发就坏了,一架没拿到飞越许可就出发了! ,那时候应该怪肯尼亚不重视贝尔伯克的访问呀!)


所以,朔尔茨此次必须要及时止损,避免德国进一步遭到中国的轻视。毕竟,中国在德国的贸易政策以及安全政策中太重要了。但同时,朔尔茨也必须避免重蹈覆辙。多年来德国几经讨好俄罗斯,给了后者很多经济利益,最后却被俄乌战争突然打醒。为了避免再次落入专制陷阱,德国在去年夏天出台了《对华战略》,将中国定义为‘伙伴、竞争者和体制性对手’,但是这份文件明确反对对华脱钩,只是要求降低风险。


出访你就好好出访,咋老想着强硬呢?跟谁俩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