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20250207065657 ·  18 小时前  
舰大官人  ·  -20250207071749 ·  17 小时前  
香港365天  ·  全港学科排名第一!这所港校太牛了! ·  昨天  
香港365天  ·  全港学科排名第一!这所港校太牛了! ·  昨天  
审计芸  ·  春节福利!2025年度公众号订阅限时优惠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人生困境的最优解,都被他在几千年前说过了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4-06-14 22:04

正文

最近在看的电视剧《时光正好》中,有一幕让人泪目。

失业三个月、瞒着家人、差点还不上房贷的李临,终于向岳父坦白自己被裁员的真相。

岳父听了却笑着拍起手,说: “恭喜你失业,谁没失过业啊?我和你妈当年在东北都失业了,这都不叫事儿!”

在岳父看来,比起没工作,孩子的健康平安才是更重要的。一句“不叫事儿”,透露出老人更高维度的人生智慧,一瞬间 问题小了,心大了,世界也大了。

《时光正好》剧照

人生千千结,心结最难解。 这就是现实世界里中年人的困境——得失心重、物欲纷乱、过度要求自我、难以面对人生无常…… 一层一层枷锁其实都是自己对自己的束缚。

想要活得豁然洒脱,想要一切都不叫事儿,想要让心透口气,其实并不难。 因为面对人生不如意的最优解法,庄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新一年又一年》剧照

最懂“逍遥”的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掌管心灵自由的神。 他生于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亲历战祸连连、民间疾苦,这使他更深切地领会到人世间的痛苦,并身体力行地探索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解脱之道。

人生的五花大绑,还是要靠《庄子》来为我们的心灵解绑。

▼点击下图,走近庄子的世界

01

如何自在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讲: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在庄子看来, 人生既是短暂的又是饱受折磨的, 人生在世,无人不哀,无人不芒(茫然)。

他曾在去见魏王的时候,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可穿,魏王觉得庄子非常困顿。但他说自己只是清贫而非困顿,这只是一种生不逢时。

深入研读庄子,我们会发现,庄子深刻地洞察到了看到了人生的脆弱和苦闷、生命的无常与苦难,但依然在坚强地生活着,贯彻着自己的哲学观。

《我们一起摇太阳》剧照

他的伟大在于:从不消极退缩,也从不随波逐流、放纵自己; 在看透了人生的苦难之后,依然微笑着面对人生。 在懂得了束缚之后,放开了自己,放下了控制,学会接受,学会了顺势而为。这恰恰是今天苦苦挣扎的我们所稀缺的。

02

如何安命?

《庄子·德充符》曰: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生死存亡、贫富高下、四季更迭,这些都是个人难以主宰和掌控的外在环境和自然法则,庄子将这些事物统称为“命”。

《我的阿勒泰》剧照

如何才能做到安之若命?用庄子自己的话说, 第一是“用心若镜”,第二是“与物为春”。

“用心若镜”意味着,面对外界事物,我们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让外界波动影响我们的内心。内心应如镜般,反射而不被触动,从而避免伤害;“与物为春”则强调,我们应以善意和温暖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世界,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与和煦。

《都挺好》剧照

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都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人只能“安命”。但“安命”不等同于完全躺平,我们仍旧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让外物扰乱和顺的本性。

庄子提倡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这才是安命的真谛——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 积极地与世界和谐共存。

03

如何面对生死?

关于《庄子》,我们一直有一个很大的误读,以为他在妻子死去后马上鼓盆而歌,十足一个怪人。

仔细阅读就会知道,庄子在妻子死后,先是说“我独何能无概然!”

可以看出, 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悲伤, 他绝非不通人情世故。

面对惠子的质疑,庄子解释说, 生命起源于无形之气,死亡不过是回归到这一原始状态。 当他看到妻子死后复归于气之后,他的悲伤便烟消云散。

▲图/视觉中国

庄子不仅对他人如此,对自己的死亡也同样坦然。

“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帘璧, 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庄子以幽默诙谐的态度,将个人的悲伤转化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无论是生是死,他都视自然为最终的归宿。这种思想不仅是一种哲学上的解脱,也是对生命循环的深刻领悟。

面对人生的重大变故,庄子真正践行了自己的哲学主张。 活着的时候,顺应自然、热爱自然,死了之后,坦然归于自然的怀抱中。 通过庄子的教导,我们可以学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有生之年》剧照

人生愁苦、命运浮沉、生死大事,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其深邃和超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人生诸多难题与不确定性的独特视角。 《庄子》不仅是一种哲学观,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艺术,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人生,值得我们深入去阅读。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读庄子,渴望从中得到解惑人生的秘籍,却也带来了更多的误读, 比如将庄子的“逍遥”理解为“躺平”,将他的“退隐”视作“消极”,都是曲解了庄子。

庄子的才思不拘一格,想象力超群,如果不能抓住思想的核心,很可能变成雾里看花。而作为一部两千年前的古书,今天的我们去研读它,更需要结合战国时期社会的背景。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庄子创造的世界,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庄子的思想,我们特别邀请清华大学讲《庄子》已有7年的孙明君教授,开设了 三联 《庄子》共读营 ,希望花8周时间,与读者朋友们一起逍遥遨游,抵达内心平静的避风港湾。

▼点击下图,跟着名家读《庄子》

我们为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特意准备了 限时优惠:

现在下单 《庄子》共读营 ,不仅可以享受早鸟折扣,还可以免费得到主讲人 孙明君教授著作 《品鉴》 一本(实体书,包邮到家)。

我们为现在购买的朋友争取到了额外福利, 价值388元 三联中读知识会员年卡 一张。

有了年卡,不仅可以收听精品课《谁塑造了我们》(第一季+第二季),走近孔孟老庄,深入了解中国先哲思想,还可以免费收听近 400+ 门大师课,不少单门课程的价值已超199元。

超值、重磅,你,不来吗?

▼点击下图,跟着名家读《庄子》

没听过他讲课

很难说读懂了「庄子」

老庄常与孔孟对举,老指老子,庄指庄子,作为儒家的补充,道家与儒家一同构成了中国人的两个精神维度。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老子 「道法自然」 的衣钵,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老子整体更偏向政治思想,而庄子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活或者说个人生存的境遇。也因此,庄子成为古代失意文人志士的精神寄托。

他们在庄子那里寻得与命运和解之道。庄子的 天道观念、自由思想、平等思想、辩证思想、游世思想 对后世的哲学、艺术、文学、宗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阮籍、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曾国藩…… 他们都是庄子的忠实粉丝。直到今天,《庄子》依然是国人的心病良药。

▲《经典释文·逍遥游音义注》

讲《庄子》的学者那么多,为什么一定不能错过孙明君教授的课?

来自 清华大学 的孙明君教授能帮我们解开对庄子的误会,带我们看见真正的庄子其人,读懂《庄子》其书。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遭遇官场失意后,往往主动投靠庄子,把庄子思想视为心灵的安慰剂。但是他们往往夸大了庄子思想中的消极成分,把庄子与躺平划等号,实则带偏了部分读者。

同时,庄子思想本身的深奥精微的,常人难以悟透。比如阅读《齐物论》,普通既有语言障碍,也难以领悟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这就让《庄子》研究多局限于象牙塔中,远离了大众生活。

孙明君教授认为庄学固然是一种高端的义理之学,同时它也是一种亲切的人间学说,它表现为一种亲近平民的处世态度,代表了平民阶层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体现出一种平民阶层处世修行的方式。

历史与大众对庄子误会了太久。

庄子崇尚自然,主张返璞归真、清静无为,如此平民精神的一面,应当属于当代社会的每一个人。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庄子庄子思想与现代社会关系密切,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舰大官人  ·  -20250207065657
18 小时前
舰大官人  ·  -20250207071749
17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当街被劫万元?真相竟是....
8 年前
墨香中华  ·  中国最美古建筑摄影,美翻了!
8 年前
影视全版权  ·  “爱乐之城”情人节奏响爱的乐章
7 年前
狮子座网  ·  狮子座在六月会有什么惊喜?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