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学院教学科研打开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的同时也让世界看到我国财经领域人才培养的发展与成就,提高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
“十三五”期间,通过制度保障和激励,更新教学科研理念,拓展教师队伍国际视野,推动了科研成果和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五年来,出台访问学者管理办法、修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制度;共有11位教师提交申请并完成为期半年的访学任务,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共有教师22人次经学院组织或安排出国参加短期培训、学术交流及授课;此外,教师们还积极参与国外高校、国际专业机构的交流互访、国际学术论坛等活动;4位教师在Financial Accountants(UK)、Emerging MarketsFinance and Trade 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篇;6项案例入选知名国际案例库或获国际奖项。
“十三五”期间,学院不断完善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探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渠道,实现远程教育国际化的突破,全面推动了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首先,高质量完成财政部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国际财经人才培养项目以及山东省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项目,原版教材英文授课与国内外师资相结合,为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其次,与CPA Canada和ICAEW合作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携手知名国际专业组织合作开展高端会计人才与ACCA证书对接、高级管理会计师与CGMA学分互认,已有37名国管局会计领军通过互认取得ACCA资格证书。第三,依托巴黎九大高级工商管理博士EDBA项目邀请国际师资为在校研究生授课,组织学生参加澳洲“科廷杯”全球华人案例研究大赛,探索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路径。第四,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承担AIA会员继续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五家国际专业组织合作精心打造“国际免费学”专区,在线分享国际财经教育资源。
“十三五”期间,为筑牢国际高端人才的培养基础,学院在教学和课程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国际化师资库,加大英文授课比重,创新国际化课程设计,丰富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一方面发挥与国际组织长期合作的资源优势,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美中交流协会、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澳洲会计师公会、Emile Woolf International等,邀请海外知名师资与引进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实务经历的专职师资相结合,构建“国际化师资库”。另一方面加大了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税收、国际形势等主题课程及英文授课的比重,通过组织观摩国际会计组织、跨国公司以及举办国际业务研讨、推荐优秀学员到国际组织和机构研习等多种培养方式,全面提升学员开展国际交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从事国际业务的能力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