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道社
是布老师的社群。详细介绍
请点这里
。
时间:
8
月
12
日(周日)上午
10
点
-
下午
4
点
区域:北京市朝阳区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内容:布老师邀请自己的朋友,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为大家讲解
齐白石山水画展
/
徐冰回顾性大展
齐白石山水画展
展览标题:胸中山水奇天下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朝阳区团结湖路
6
号楼)
参观时间:上午
10
点
-12
点
关于此次展览的新闻报道:
简介:齐白石,
1864
年生于湖南湘潭。纵观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创作,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主要地位且传颂度高。相较之下,他的山水画却一度不被时人理解甚至还遭受不少非议。
27
岁时,齐白石踏上了山水画创作的旅程。
1902
年至
1909
年的
“
五出五归
”
成为了齐白石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更为其山水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数年间,行万里路的齐白石饱览了大半个中国的山河美景,远游途中积攒了大量的山水写生画稿。远游归来后,他根据写生画稿所创作的山水画,构图新颖、立意独特,画面中的真山实水大大提高了其山水画的生命力,展现出不同于早期山水画的全新面貌。
1917
年,齐白石为避家乡兵匪之乱出走北京,并于
1919
年正式定居,于
55
岁高龄开始了
“
北漂
”
的生活。然而来京后的生活并不顺利,齐白石的木匠出身和冷逸画风使他在当时的北京画坛备受冷遇。其立意独特的山水画更不为时人所接受,甚至被人攻击称是
“
野狐禅
”
。遇此情况,陈师曾鼓励齐白石不必随波逐流,齐白石便自此开始了十年的
“
衰年变法
”
,最终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自成一派。
此次展览汇聚齐白石一生中最重要的山水作品:齐白石早年远游之初精心为友人绘制的《石门二十四景》;齐白石
“
五出五归
”
后,将写生实景转化而成的《借山图册》;齐白石晚年山水巨制
——
《山水十二条屏》。可以说,此次展览是齐白石山水画精品最大规模的集结展出。
展览详细介绍:
http://www.bjaa.com.cn/exhibit.html?hcs=11&clg=162&exhibit=272
徐冰回顾性大展
展览标题:
徐冰:思想与方法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朝阳区酒仙桥路
4
号
798
艺术区内)
参观时间:下午
2
点
-4
点
关于此次展览的纪录短片:
徐冰
1955
年生于重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作品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
V&A
博物馆、西班牙索菲亚女王国家美术馆、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及当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捷克国家美术馆及德国路维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展出;并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展。
1999
年,由于其
“
原创性、创造能力、个人方向和对社会,尤其在版画和书法领域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能力
”
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
2003
年
“
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
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4
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奖,评委会授奖理由:
“
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限,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
”2006
年,由于
“
对文字、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获美国
“
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
”
。
2010
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5
年荣获美国国务院颁发的艺术勋章。
作为在国际舞台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徐冰以其持续不断、数量蔚为可观、类型涵盖宽广的艺术实践深入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书写。徐冰始终对自身所处的时代保持高度敏感,其作品与当下社会文化现实联系紧密且发人深省。
徐冰以其独具机锋的艺术语言赋予作品高度社会化的精神内核,以精微而幽默的方式呈现艺术家对当下时代的批判性反思。艺术家秉承了东方文化朴素与睿智的精髓,却直面更广阔意义上的世界,其作品极具前瞻性与警惕性;同时,在其作品看似声东击西与错位的面貌之下,多层次的社会议题与文化思考在其中发声与相互激荡,通过对旧有艺术语言的改造与新语言的创造,艺术家为观众提供了多种进入与探索的通道。
展览详细介绍:
http://ucca.org.cn/exhibition/xu-bing/
此次活动的讲解老师,是布老师的朋友,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张一凡。
张一凡老师介绍
张一凡,博士
/
艺术家
/
教师
2005
年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
2009
年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
2014
年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作品收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美国艾尔弗雷德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仑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以及毛焰等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