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新闻,说现在00后吃喝玩乐之前必找优惠券,能用闲鱼省下来的就绝不多花一分钱:
尤其是春节期间,数据显示有很大比例的00后用户在闲鱼上狂买各种优惠券,用不了券的也会找闲鱼代下单。
(新闻截图来自央视财经)
作为一个一到过年就被割韭菜的中年人,我看到这个新闻膝盖直接中了一箭。
每年春节的物价都像我的发际线,你以为已经到顶了,其实它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但就在我被掏空钱包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已经在用闲鱼反杀春节乱涨价了。
别笑,现在一到过年真的就像被绑架了一样,我都已经被勒索过好多次了。
吃个年夜饭菜单像碎钞机,蛇年魔术表演是变没我的钱包;
去个KTV包厢费涨成天价,《难忘今宵》唱的原来是账单。
平时能用的优惠券都不让用了,团购价也没有了,所谓的春节特惠连演都不带演了——
我就是写作特惠读作特别贵,不服你咬我啊。
要是平时你这么玩我,我肯定得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消费者之怒,说不定还要打电话叫我那个先天投诉圣体的朋友过来和他们撕到大道磨灭。
但现在是过年,是春节,是全家人开开心心出来玩,我不能扫兴,不能小气。
我掏手机扫付款码的时候甚至连眉头都不能皱一下,因为我妈会说,大过年就皱眉头接下来要皱一整年眉。
乍一看很正常,年年春节不都这么过来的?
但仔细想想,这真的正常吗?
凭什么随便一桌菜改名叫至臻年夜饭套餐就能价格往上跳三倍?
上一个这么能跳的还是张国伟老师。
凭什么春节看电影就禁止使用任何优惠券?
就那个价格我一边看电影都要一边端个脸盆接眼泪。
这到底是我要过春节,还是我的钱包要度劫啊?
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氛围,我觉得消费主义给我盖了个牢,然后拿春节当人质逼我自己走进去:
我没逼你啊,是你自愿的。
这座监狱同样张灯结彩,但我分明听见【恭喜发财】被唱成了【扫码付款】,【岁岁平安】的真相竟然是【月月分期】。
我不接受涨价就赎不回我的春节,就只能看着别人在外面热热闹闹过春节,我在家点外卖,甚至连配送费都是平时的几倍。
这已经不是春节了,而是一场事先宣告的大型绑架。
用户不得不为了赎回宝贵的【年味】和【温情】,向商家支付巨额赎金。
【大过年的】这四个字,就是捅进我钱包的温柔一刀。
我越重视过年、越在意亲情,就被刺得越狠。
我以为我已经习惯了,我以为我已经变得足够麻木,直到我看见竟然还有那么多年轻人正在用闲鱼【营救春节】:
小红书上有个博主本来都快被商家各种涨价给气疯了,结果在闲鱼上抢到的半价券直接给她救活了。
有个杭漂女孩为了过完年还能保住自己的年终奖,回老家头一件事就是向家里人传授她在杭州憋出来的【省钱心法】——
妈妈要买年货,她教妈妈上闲鱼买年轻人在闲鱼上转卖的新年礼盒,婆婆要请她喝奶茶,她又教婆婆春节期间用闲鱼图搜奶茶券。
还有更离谱的,有人拿着爸爸给的两千块过年经费带爸妈逛街,一天吃喝玩乐下来硬是靠闲鱼省下一千。
他们一个个化身省钱史泰龙,手持闲鱼加特林,向着春节乱涨价突突突——
春节用不了优惠券的连锁餐饮、KTV和奶茶店,找个闲鱼代订就是会更便宜。
代订酒店服务费十几元甚至不收钱只为了多刷点会员积分,电影院员工内部票低价抛售,甚至是停车费和景区门票,都可以用闲鱼省钱。
每一次闲鱼代下单和闲鱼买券,都是一场对商家在春节乱涨价的正义重拳。
那些APP弹出的【春节特惠】只是糖衣炸弹,闭着眼睛都知道背后先涨价后打折的套路。
我现在看什么春节套餐都像看魔术表演,变出的是折扣,消失的是钱包。
能对抗春节乱涨价的唯一神器,有且只有闲鱼。
这里没有人用【大过年的】逼你接受不合理的价格,只有越来越理智的年轻人用商业逻辑对抗道德绑架。
原来所谓【不多花钱就过不好年】只是商家精心调配的焦虑香水,而闲鱼就是那瓶能让人瞬间清醒的嗅盐。
今年闲鱼还推出了一个【春节还能这样省】活动,更是把反抗春节乱涨价进行到底。
你可以上闲鱼搜【天选之子】参加摇奖活动,有概率摇出来各种优惠券和免费奶茶。而且这个活动可以反复摇,拉个好友一起又能再摇。
除了摇奖,你还可以直接在闲鱼上拍图搜奶茶、电影票。每天有一千份免费奶茶和电影票随机掉落,还有百万份的餐饮省钱券。
这才是实打实的春节硬核商战,比的不是谁更会营销更会吹牛,而是谁更能帮消费者钱包抵挡春节乱飞的冷箭。
我们家年夜饭是在外面饭店吃的,菜单上写着【龙腾四海宴】,我直接在闲鱼半价买【四人吃饱餐】;
春节当天我们全家出去吃火锅,鸳鸯锅被老板改名【阴阳调和锅】涨价50%,闲鱼代下单直接帮我买到原价双拼锅底。
掏出一沓餐饮优惠券的那一刻我仿佛听见有人在尖叫,这届韭菜怎么还自带反甲?
我现在喝奶茶都要先拍个照在闲鱼上摇完奖再下单,店员看我的眼神就像看商业间谍。
就说昨天吧,我和我老婆出去逛街路过一个奶茶店,我下意识就掏出手机对着奶茶店门头开始拍拍拍。
我老婆好奇地问你这是在集福吗?我怎么没看到哪里有福字?
我笑了,我说拍福字有我拍奶茶集五折刺激吗?
今天我又和我老婆出去看电影,她都已经在影院前台准备付钱了,我赶紧拦住她,告诉她闲鱼代订电影票比直接买便宜三分之一。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我妈为什么总在菜市场为了三毛钱和摊主对线半小时。
就连这个拍图搜券的动作其实也暗藏玄机,拇指是扳机,商品是靶心,省下的钱就是射向春节乱涨价的子弹。
手指划过屏幕,划开的是消费主义的虚幻结界,搜出的是人间真实的物价坐标系。
我甚至觉得现在需要先拍照再搜还是太麻烦了,建议明年春节闲鱼直接弄个扫码得券功能,把闲鱼变成每年过年的赛博年俗:
以后扫墓是缅怀祖先,扫码就是拯救现世;
扫房是辞旧迎新,扫码就是除涨安良。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里其实没有任何人受伤。
用户省了钱,闲鱼得到了流量,就连商家其实也是受益者。
因为最后大家还是去消费了,闲鱼只是让价格变得更理性、更合理。
说白了,现在的生产力其实是极度过剩的,商家不怕你用券,只怕你不买。
但商家又不能随便降价,降了以后就涨不回来了。
甚至春节还必须跟着同行一起涨,不然别人都涨了你不涨,肯定有人怀疑你心虚,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个时候,闲鱼的存在就非常非常重要了。
商家的冗余库存和个人的冗余优惠券,本质上都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错配和浪费。
而闲鱼在其中扮演的,就是一个让过剩资源流动到资源缺口的调度者角色。
商家表面上说过年就得是这个价背地里库存堆积如山,而闲鱼就是那个帮他们清仓的扫地僧。
它通过代下单和优惠券流通把这些【消费剩余】重新分配,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全民分红】。
在这场分红行动中,用户省的钱能铺满麻将桌,闲鱼流量暴涨到服务器都求饶,商家表面哭诉着【亏到裤衩都不剩】,转身就库存清空笑出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