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宣传
山东宣传网官方公众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旅之声  ·  小城博物馆创造文旅新“惊艳”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央媒看新疆丨奔驰的南疆巴扎 ·  昨天  
文旅湖南  ·  李爱武赴湖南省湘剧院调研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宣传

景区“商拍”的边界线在哪

山东宣传  · 公众号  · 旅游  · 2025-02-18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探讨了商业拍摄对景区旅游秩序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游客需求和景区管理。近年来,商业拍摄在景区内逐渐火热,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破坏环境、增加风险、千篇一律等。为此,一些知名景区开始禁止商业拍摄活动,但此举也引发了争议。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商拍被禁的原因,包括审美体验、形象塑造与文化保护、流量变现与公共资源平衡等。文章还提出了解决建议,如设立商拍预约制度、设置拍摄专区和时段、明确责任与处罚、对商拍从业者进行合规引导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介绍

介绍商业拍摄在景区内的流行以及引发的争议

关键观点2: 商业拍摄引发的问题

商业拍摄破坏环境、增加风险、照片千篇一律,影响景区秩序和文物安全

关键观点3: 景区对商业拍摄的限制

介绍故宫等景区禁止商业拍摄的规定及其引发的争议

关键观点4: 争议原因的分析

分析“赏景型”和“出片型”游客的不同需求,以及形象塑造与文化保护、流量变现与公共资源平衡等方面的争议

关键观点5: 解决方案和建议

提出设立商拍预约制度、设置拍摄专区和时段、明确责任与处罚、对商拍从业者进行合规引导等解决方案


正文

或身着仿古宫廷华服、化身“娘娘”,或变身西域公主、敦煌飞天仙女……近两年,到文化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变装打卡,这种仪式感“拉满”的旅游新模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为此,不少人不惜花费重金,聘请专业商拍团队,量身打造专属个人写真。

不过,这种声势不小的商拍行为,往往会因为长时间占据最佳观赏位置,甚至不允许其他游客“闯入”镜头,影响到其他游客的正常参观体验而被吐槽。如今部分知名景区已叫停商业拍摄活动。

商拍为何被景区拉入“黑名单”? 应该如何平衡游客需求与景区管理?

北京天坛公园设置了多处提示牌

摄影|薛珺

所谓“商拍”,也就是商业拍摄,即摄影师为游客提供有偿的拍摄服务。初衷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行体验,将美好的回忆定格。然而,随着商拍越来越火爆,逐渐影响了景区的正常游览秩序,让其他游客有苦难言,同时也给景区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破坏环境,体验大打折扣。 当那些原本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自然之美的角落,成为商拍摄影师的专场,普通游客只能望而却步,无法近距离感受那份震撼与美好;当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博物馆,被闪光灯与不断的快门声所充斥,文物的故事在快餐式的观赏中被淡忘……更有甚者,一些商拍团队为了所谓的“最佳照片”,不惜踩踏花草植被、攀爬古建筑,穿越禁入区域等,无疑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比如,有摄影师强行跨越北京太庙护栏拍摄婚纱照,此举不但影响了文物安全,还损害了文物的原有风貌。

增添风险,管理难度陡增。 频繁的商拍活动,在提高景区人流量的同时,也为景区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另外,为了捕捉更加独特的拍摄视角,部分商拍团队不惜铤而走险,涉足陡峭山坡、狭窄桥梁等危险地带。尤其在旅游旺季,景区早已人潮如织,加之商拍团队的密集涌入,安全风险更是显著攀升。如上海顾村公园,因春季樱花盛放而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不少全副武装的商拍团队,此前就有人踩梯子爬到高大的樱花树上去拍照,这不仅影响了其他游客正常的赏花、拍摄,还容易发生危险。

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拍照本应是留住生活中重要时刻与美好瞬间,旨在定格那份独一无二的记忆与情感。可如今,在各个所谓的“出片胜地”常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排队打卡、清一色的流水线簪花美人、相差无几的拍照姿势……每一张照片虽美,却如同复制粘贴,缺乏了那份独一无二的韵味。

图源|环球网

2023年6月30日,故宫博物院出台规定,商用摄影、摄像器材,如滑轨、摇臂、反光板、落地式三脚架、稳定支架等,均被禁止入内。随后,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等多个北京著名景点也陆续叫停了商业拍摄活动。

景区陆续叫停商拍,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深表遗憾:“不让拍照,感觉白去玩了”“拍照的需求应该被看到”。商业拍摄为何有如此多的争议?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人爱出片有人爱风景,审美与体验的多元诉求引发对商拍被禁的态度分歧。“赏景型”游客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对景区文化内涵的深度感受,他们往往更倾向于细细品味每一处风景背后的故事。在他们看来,商拍团队的频繁活动打破了这种宁静与纯粹,各种拍摄设备、道具以及人员的嘈杂喧闹破坏了景区的和谐美感。

而“出片型”游客则更加注重对美的向往和社交圈中的展示,他们渴望借助高质量的摄影作品,定格旅行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并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与众人分享这份美好。相对而言,从器材设备、构图打光到服饰妆造,专业的商拍团队往往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符合大家的“出片”要求。

形象塑造与文化保护之争。 不可否认,商拍团队的摄影作品品质很高,不仅能展现景区的独特魅力,一旦在社交平台上出圈,还会显著提高景区的曝光率和知名度。比如,“战国袍”就让河北邯郸一跃跻身热门旅游地。

然而,部分商拍行为缺乏规范,为了获取独特流量,不惜破坏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例如,一些商拍团队在热门打卡地进行拍摄,不仅长时间占据拍摄点位,甚至在文物保护单位内随意使用闪光灯,拉低了游客的游览体验,扰乱了景区的公共秩序,还可能影响文物或环境的保护。

流量变现与公共资源平衡的博弈。 一些人认为,随着商业拍摄的兴起,景区通过精心策划的商拍作品,借助网络平台的传播力量,迅速提升了知名度和吸引力。不仅为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还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例如,西双版纳夜市、延吉民俗园等地的商业拍摄活动,为景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另一些人则认为,商拍团队在追求文旅流量变现的过程中,过度挤占了公共资源,致使热门拍摄点经常被长时间占用,普通游客难以享受良好的游览与拍摄体验,这严重背离了公共资源服务大众的初衷。

北京北海公园,两名游客在互相拍照

摄影|王远征

看到社交平台上“po”出来的照片,选择同款旅拍套餐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旅拍已成为旅游业中一个单独的市场,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区“禁止商拍”无疑会给游客们“泼一盆冷水”。如何在保证景区正常秩序与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兼顾满足游客的“出片”需求,需预留一定的空间。

设立商拍预约制度。 景区可出台规定,一天可接待几组商拍活动,所有在景区进行商拍的活动都要提前预约申请,以减少对其他游客的干扰。这一点国内不少景区做出了探索,如南京博物馆规定,拍摄时所使用的器材、设备、道具、服装等,不得随意占用公共空间,商业拍摄活动须提前一周报备,开馆期间每日上、下午各接受5组商业拍摄活动,每组不超过6人,约满即止;在杭州胡雪岩故居,商业拍摄需要提前3天预约,开放期间每日上、下午各接受10组商业拍摄活动,约满即止。拍摄期间不得在商业禁拍区取景,不得采取任何有可能影响古建筑、文物等安全的拍摄方式。

设置拍摄专区和时段。 之所以其他游客对商拍颇有意见,很大一个原因是商拍与游客在同一个地点和同一个时间段拍摄造成冲突,最佳拍摄点往往被商拍长时间霸占。景区不妨做一下划分,以满足各方需求。比如西安钟楼划出了专区和专用时段供游客拍照,17时后禁止商业拍摄和直播,这一改变既满足了游客的拍照需求,也不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景区要明确责任与处罚。 应加强巡查和管理力度,对未经许可的商拍活动或者不听劝阻的商拍从业者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管理措施的落实。如故宫博物院严格限制未经许可的商业拍摄,安排安保人员定时巡逻,确保游客能够在纯粹的文化氛围中欣赏古建筑之美。

对拍摄期间任何有可能影响古建筑、文物等安全的拍摄方式及时制止,若造成损坏,拍摄方需照价赔偿、接受处罚。

对商拍从业者进行合规引导。 不少商拍从业者忽视景区规定,往往会无意间对景区设施甚至历史建筑造成了破坏。要引导商拍从业者提前了解并遵守园区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关于商拍的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商拍禁令并非对游客拍摄乐趣的限制,而是一次引导我们回归旅程初心的呼唤。合理划定商拍的界限,才能更好满足游客出行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商拍经济效益和景区保护之间的和谐共赢,最终实现游客体验、文旅发展、城市形象的美美与共。

来源: “山 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 sdxcweixin)丨主播:黄蕊

图片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山东宣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