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军工研究团队观点分享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陈显帆】周观点:建议持续重点关注高景气的工程机械和光伏、锂电设备板块

透视先进制造  · 公众号  ·  · 2020-10-18 21:51

正文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机械团队(陈显帆、周尔双、朱贝贝、黄瑞连、严佳、罗悦),感谢万分。


【东吴机械】陈显帆 18616532999 /周尔双13915521100 /朱贝贝18321168715/黄瑞连18217532383/严佳13916187418/罗悦18502542232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投资组合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晶盛机电】【杭可科技】【柏楚电子】【建设机械】【华测检测】【广电计量】【浙江鼎力】【恒立液压】


投资建议

【工程机械】9月挖机销量同比+65%,Q4旺季有望持续,建议超配龙头

9月挖机销量26034台,同比+64.8%,延续销售强增长态势。1-9月合计销售236508台,同比+32.0%,延续全年回升态势。其中国内212810台,同比+33.1%;出口23688台,同比+22.2%,在总销量中占比11.1%,与出口增速同步回升,Q3以来海外出口逐步复苏。10月核心零部件厂商排产同比+40%,依旧呈现较高增长。展望四季度,年底国四法规切换,海外出口逐步回暖,融资环境改善及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上升,疫情影响下旺季后移,我们预计工程机械整体需求依然强劲。


持续重点推荐【三一重工】: 数字智能化+国际化将持续带来业绩弹性,未来三年业绩CAGR=16%,同时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看好公司戴维斯双击的机会。【中联重科】起重机+混凝土机龙头,预计未来三年业绩CAGR达26%,估值存在修复空间。【恒立液压】国内液压行业龙头,海外拓展+泵阀全面放量,增长可期。


【光伏设备】建议重点关注有订单+有业绩+有持续性的光伏设备板块

近期国内外频出光伏利好消息,光伏行业中长期成长性凸显。 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中长期不断提升是大趋势,随着成本不断下降,平价时代到来,未来5-10年渗透率将加速提升,建议重点关注设备投资机会。


硅片环节: 210或者18x大硅片技术路线拉长硅片扩产景气周期。随着隆基、中环、晶科、上机、晶澳启动新一轮大尺寸硅片扩产潮,我们测算未来三年每年硅片设备需求超百亿,重点看好国内硅片设备龙头【晶盛机电】。


电池片环节: HIT电池路线进展顺利,技术迭代带来设备空间可观。8月宣城开盛已经落地首批订单,预计山煤、阿特斯、通威、隆基、爱康等HIT项目有望年内陆续落地,国产设备商将迎合计3GW左右批量订单。我们重点看好【某丝网印刷机龙头,异质结具备整线能力】。【捷佳伟创】产品线广、协同性强的电池设备龙头。


组件环节: 终端装机景气带来新增组件需求,同时大尺寸技术路线也将带来存量产能更新需求。建议关注串焊设备龙头【奥特维】,2020年1-7月新签订单合计约15亿,在手订单约21亿;【金辰股份】国内光伏组件设备龙头。


【锂电设备】Q3海内外电动车销量如火如荼,看好设备环节率先受益

国内电动车销量和装机电量同环比均实现大增: 9月国内电动车13.91万辆,同环比+82%/+32%,爆款新车型如期上量,根据东吴电新组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120万辆以上;9月装机电量为6.56GWh,同比+66%,环比+28%。 欧洲电动车政策和销量持续超预期: 欧盟拟将2030年减排目标提高为60%,进一步超预期;9月主流国家注册14.1万辆,同环比+165/+58%,大超预期,今年预计超110万,同比+100%,明年上修到180-200万辆,同比+60-80%,全球电动化大趋势明确,明年国内和海外均高增。


全球电动化加速趋势下,电池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市场迎来新一轮动力电池产能扩张周期,设备公司将显著受益。目前估值低于产业链平均估值水平,我们判断锂电设备有望迎戴维斯双击,建议重点关注:深度绑定LG的后道核心供应商【杭可科技】,电芯设备龙头供应商【先导智能】。其余关注:前道设备商【赢合科技】、【璞泰来】,中道激光设备商【大族激光】、【联赢激光】。


风险提示: 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性波动;疫情影响持续。


内容目录


3、建议关注组合


4、本期报告

【中联重科】Q3业绩增长强劲,后周期龙头确定性强

【华测检测】Q3扣非后业绩向好,全年目标有望兑现

【工程机械】9月挖机销量同比+65%,Q4旺季有望持续


5、核心观点汇总

【工程机械】9月挖机销量有望+64%继续超预期,建议超配龙头

9月挖机销量同比+64.8%,海外市场逐步复苏。 2020年9月挖机销量26034台,同比+64.8%,延续销售强增长态势。9月国内22598台,同比+71.4%;出口3436台,同比+31.3%。2020年1-9月合计销售236508台,同比+32.0%,延续全年回升态势。其中国内212810台,同比+33.1%;出口23688台,同比+22.2%,在总销量中占比11.1%,与出口增速同步回升,Q3以来海外出口逐步复苏。


中挖销量超预期,龙头品牌集中趋势延续。 国内市场分吨位来看,9月小挖(0-18.5t)销量13,164台,同比+ 63.0%;中挖(18.5-28.5t)销量6,311台,同比+106.4%;大挖(>28.5t)销量3,123台,同比+13.8%。Q3中挖引领行业增长。4月国内小挖/中挖/大挖销量占比分别61.3%/26.6%/12.1%,同比+1.3pct/-0.4pct/-0.9pct。龙头厂商引领行业增长。预计9月国产龙头单月市占率近29%,累计市占率达26%以上;国产第二名累计市占率16%;海外龙头累计市占率11%。


工程机械下游需求强劲,Q4旺季有望持续。 2020年以来各项投资增速触底回升,疫情后赶工刺激设备需求强劲,地产链条超预期增长,基建地产项目开工拉动行业高速增长。展望四季度,年底国四法规切换,海外出口逐步回暖,融资环境改善及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上升,疫情影响下旺季后移,我们预计工程机械整体需求依然强劲。10月份核心零部件厂商油缸排产同比+40%,挖机销量高增态势有望持续。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 行业周期弱化+智能工厂+全球化带来持续业绩弹性,未来三年业绩CAGR=16%,看好公司戴维斯双击的机会。【中联重科】起重机+混凝土机龙头,预计未来三年业绩CAGR达26%,估值存在修复空间。【恒立液压】国内液压行业龙头,海外拓展+泵阀全面放量,增长可期。


【锂电设备】Q3电动车销量如火如荼,看好设备环节率先受益

9月电动车全面开花,多重利好叠加,布局正当时。 1)特斯拉及造车新势力Q3销量持续高增,同时特斯拉国产版再次大幅降价打开市场空间+ModelY上量,将带动国内电动车TOC端市场爆发;2)欧洲政策强刺激下德英两国大超预期,欧洲9月销量预计接近14万辆再创新高,全年翻番至110万辆,21年碳排考核趋严及补贴力度持续,叠加新车型上市,高增长可持续。


全球电动化加速趋势下,电池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市场迎来新一轮动力电池产能扩张周期,设备公司将显著受益。目前估值低于产业链平均估值水平,我们判断锂电设备有望迎戴维斯双击,建议重点关注:深度绑定LG的后道核心供应商【杭可科技】,电芯设备龙头供应商【先导智能】。其余关注:前道设备商【赢合科技】、【璞泰来】,中道激光设备商【大族激光】、【联赢激光】。


【光伏设备】建议重点关注有订单+有业绩+有持续性的光伏设备板块

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中长期将不断提升是大趋势,随着成本不断下降,平价时代到来,未来5-10年渗透率将加速提升,建议重点关注设备投资机会。


硅片环节: 210或者18x大硅片技术路线拉长硅片扩产景气周期。随着隆基、中环、晶科、上机、晶澳启动新一轮大尺寸硅片扩产潮,我们测算未来三年每年硅片设备需求超百亿。我们重点看好国内硅片设备龙头【晶盛机电】(非隆基客户扩产,晶盛90%的市占率,1GW对应约2亿元订单),公司光伏业务20年初至今的新签订单量同比+50%左右,2020年8月单晶炉单日出货量达21台,是2019年6月单日出货量6台的3倍以上。


电池片环节: HIT电池路线进展顺利,技术迭代带来设备空间可观。随着未来银浆与靶材成本下降,按照5亿/GW的投资额有望带来超500亿的设备空间。8月宣城开盛已经落地首批订单,预计山煤、阿特斯、通威、隆基、爱康等HIT项目有望年内陆续落地,国产设备商将迎合计3GW左右批量订单。我们重点看好【某丝网印刷机龙头,异质结具备整线能力】。【捷佳伟创】产品线广、协同性强的电池设备龙头。


组件环节: 终端装机景气将带来新增组件需求,叠加大尺寸电池片技术迭代,存量产能更新也将带来较大需求。建议关注串焊设备龙头【奥特维】,2020年1-7月新签订单合计约15亿元,在手订单约21亿元;【金辰股份】国内光伏组件设备龙头。


【半导体设备】中芯国际部分供应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限制更严,设备在内的国产化刻不容缓

美国技术管制加强,中芯国际受限制,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迫在眉睫。 10月5日,中芯国际公告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对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做出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对中芯国际来说,由于在设备、材料方面对美国的供应商有较严重依赖性,中芯国际晶圆产线的正常生产可能会受一定影响。我们认为,虽短期来看,中芯国际正常生产压力增大,可能缩减全年资本支出,后续国产设备的入场也会受影响。但长期看,美国技术出口管制加强,将进一步加强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全面国产化决心,本土代工厂设备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近期国内主流晶圆厂招标持续进行,国产设备商中标率提升。 1)华力集成:8月以来累计释放30台工艺设备需求,其中国产设备14台,国产化率47%。国产设备商中,盛美半导体中标2台清洗设备及1台氧化炉;北方华创中标1台退火设备及2台溅射设备;中微公司中标3台刻蚀设备。2)长江存储:自年初以来的密集招标仍在继续, 7月又开启新一轮(第41批)招标。其8月以来累计释放278台工艺设备需求,其中国产设备24台,国产化率9%。国产设备商中,盛美半导体中标9台清洗设备;华海清科中标10台抛光设备;北方华创中标1台沉积设备。3)中芯绍兴:8月以来累计释放10台工艺设备需求,其中国产设备4台,国产化率40%。


重点推荐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 进入全球供应链的国产刻蚀设备龙头; 【北方华创】 多业务布局的晶圆设备龙头;重点推荐【至纯科技】,国内清洗设备龙头,二季度出货10+台设备,处于产能扩张阶段;大硅片设备龙头 【晶盛机电】 ;建议关注 【长川科技】


【油服】降本增效能力导致业绩分化,新增订单增长验证行业景气

行业景气下油服公司收入普遍增长,利润水平出现分化: 从收入和利润端来看,2019年受益于能源安全战略下国内油气投资高度景气,多数油服公司的收入快速增长30%-50%,而利润端增速分化程度大,杰瑞股份等公司实现了利润翻倍以上增长,而部分公司利润同比下滑,利润增长分化主要受到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议价能力、成本费用控制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油服行业公司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其中杰瑞股份和中海油服及时复工复产,保持了业绩高速增长,利润增速分别为102%和3581%,其他多数公司均为亏损;同时,2020Q1油服公司新接订单快速增长,中油工程和海油工程Q1新签订单分别同比增长58%和93%,基本都来自国内,说明油服行业景气度维持在高位。


油服公司现金流波动较大,2020Q1现金流为负与加大采购力度相关: 从现金流来看,油服公司历史上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主要与公司的原材料采购、回款周期有关,对油服设备供应商来说,设备零部件需提前备货,因此在订单饱满时,向上游支付的货款会大幅增加。从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也可看出,2019年影响经营净现金流小于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是存货与应收增加。2020Q1多数油服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结合考虑到油服行业维持高景气,相关公司在手订单处于高位,我们认为多数公司Q1现金流为负,与加大上游采购力度相关。


投资建议: 国内油服景气度持续,看好民营龙头杰瑞股份。 年初以来油价下跌幅度较大,油服公司股价也随油价显著回调。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石油生产盟友达成了协议,将原油产量第一阶(2020年5月至6月)削减970万桶/日。美国、巴西、加拿大将共同减产370万桶/日,其他G20产油国或也将减产。我们认为减产协议的达成有利于国际原油价格稳定,减轻国内油气资本开支调减的压力。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下,国内油气开采景气度仍将持续。2020年是国内油气七年行动计划第二年,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原油产量较2亿吨红线仍有差距,天然气也较目标有较大距离,2018-19年天然气产量增速不足以达到2020年产量目标。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预计国内油服行业景气将持续,看好油服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秀成本管控能力的公司【杰瑞股份】。建议关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风险提示: 油价走势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战对原油市场影响,国内三桶油资本开支力度不及预期。


【检测服务】业绩大幅扭盈,盈利能力强势回升

Q1检测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而Q2强势反弹,H1整体业绩实现大幅扭亏;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均回复至正常水平,现金流改善显著。国内检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2019年民营检测机构收入增速达26.47%,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相对海外巨头,内资企业在本土化、人才激励各方面更具优势,持续挤占外资份额;行业海外经验、重资产整合下,龙头份额仍处于扩张阶段。建议关注【华测检测】全品类+全国化民营检测龙头,精细化管理及外延并购下有望成长为国际巨头;【广电计量】成长最快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盈利拐点有望兑现。


【智能制造】制造业复苏下工业自动化持续回暖,看好激光等领域充分受益

工业自动化持续回暖,行业复苏进行时 。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20663台/套,同比+32.5,增速创下2018年6月以来新高;此外机床产量也连续5个月实现10%以上正增长,回暖趋势显著。相关工控、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订单也在不断回暖,下游先进制造业中锂电、光伏、3C等需求旺盛,工业自动化基本面不断在改善。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减弱,通用自动化行业回暖趋势延续,建议关注智能制造龙头【埃斯顿】【拓斯达】等。


激光行业将充分受益下游回暖,激光控制系统成长性高于行业,龙头【柏楚电子】最为受益 。柏楚电子在下游需求持续恢复下,Q2业绩快速提升超市场预期,预计下半年订单有望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中长期激光加工渗透率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激光加工市场较长时间内将保持增长;而激光控制系统不存在激烈价格战,所以增速高于激光行业;同时随着不断的品类拓展,柏楚电子的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其余建议关注【锐科激光】【杰普特】。


6、推荐组合核心逻辑和最新跟踪信息

三一重工:控股股东拟发行可交债募资80亿,交易层面影响较小。 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此次拟发行可交债募资不超过80亿,主要是为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抓住数字化、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战略机遇,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有望培育新的产业。市场担心此次可交债意味着控股股东减持,但我们认为短期并无冲击,长期影响小。参考三一集团在2016年发行的可交债情况,转股价比发行时的股价高50%左右,而强制转股价在此基础上还有30%的溢价,从2017-2019陆续三年才转股完成;故我们推断此次发行转股价也存在较大溢价空间,短期内对二级市场并无冲击,长期影响也不大。


短期行业需求旺盛,景气周期拉长将修复估值,中长期智能化+数字化提升竞争力,龙头成长空间可期。 剔除疫情影响,2020年工程机械虽进入复苏中后期,但更新需求带动下维持较高景气度。今年疫情影响下国家加大基建投资稳增长,将拉长行业景气周期,增加未来两年增长确定性,预计下半年基建项目开工刺激需求拉动行业高增长。按照目前工程机械龙头估值水平看,我们认为被低估,市场过度担忧市场景气高点下滑风险,预计这一轮周期持续性有望超预期,工程机械企业的估值有待修复。中长期我们认为三一重工在数字化、智能制造方面的布局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2019年三一的人均产值(410万)已超过卡特彼勒(约350万);同时三一具备产品性价比、服务渠道及资本扩张实力的竞争优势,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海外份额长期趋于提升,海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0%,长期增长规模可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继续维持2019年年初以来的观点,坚定看好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企业:高端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出口增长将持续带来业绩弹性,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看好公司戴维斯双击的机会。我们预计 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76/1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参考国内外可比上市公司,我们认为公司PE估值被低估,给予2020年目标估值至15倍PE,对应市值2280亿,目标价至26.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基建房地产增速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激烈导致盈利能力下滑。


晶盛机电:短期看:牵手蓝思布局蓝宝石,优质客户保障利润贡献。 1)对晶盛机电的意义:国内蓝宝石材料龙头供应商,绑定龙头客户拓展广阔的终端应用领域。此次合作公司将作为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切入消费电子下游的新市场,未来需求确定性强。我们预计未来2-3年应用于手机盖板的蓝宝石材料销售将实现由0到1的突破,下游需求的确定性变强将保障蓝宝石业务的利润贡献大幅修复。2)对蓝思科技的意义:公司系国内盖板玻璃龙头,绑定龙头材料商未来成本优势明显。蓝思科技已与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知名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未来随在消费电子上蓝宝石盖板渗透率提升,下游蓝宝石盖板需求有望大幅增加,蓝思提前市场锁定晶盛优质产能保障长期供应能力。


中期看:晶盛将切入手机盖板、miniled等广泛的消费电子市场,打开蓝宝石销售空间。 消费电子行业供给创造需求+规模效应降本,调高蓝宝石业务预期。2020上半年公司蓝宝石业务实现收入6700万元,成本6360万元,进展整体不及公司自己预期,主要系公司蓝宝石材料原有应用领域主要为LED领域,行业景气承压+LED用蓝宝石价格较低导致盈利不及预期。而此次合作公司借助蓝思科技切入消费电子领域,预计将快速拓展下游需求空间。


供给端看:(1)公司所处的长晶设备及晶体生长环节价值占比达70%;(2)批量出货将带来规模降本效应,提升公司产品盈利能力。(3)此次借助蓝思科技间接进入国际一线手机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将打开公司在蓝宝石领域的下游客户,未来有望在“下游客户变多+消费电子应用领域变广”两方面实现市场拓展,叠加规模效应降本带来盈利能力提升。


需求端看:(1)消费电子行业蓝宝石应用范围广,目前渗透率较低,预计将成为蓝宝石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相较LED领域,消费电子用的蓝宝石单价更高,盈利能力更强,但是消费电子行业典型的属于供给引领需求,未来随着产能释放规模扩张,需求有望快速增加。


长期看:从设备到材料,材料业务长远看有望再造一个晶盛。 高投入对应未来高收入,业务占比有望大幅提升。2016年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3亿元,其中投入蓝宝石三大项目共计金额8.8亿元。截至20年6月30日,公司实际投入资金2.8亿元,预计三大蓝宝石项目均于2020年末完工。公司持续投入蓝宝石项目说明看好下游需求空间大,此次合作进一步加深蓝宝石业务布局,体现了公司对于蓝宝石产品的信心,预计2021年在蓝宝石业务上将会开始贡献可观的利润。参考晶盛与中环股份的合作(合资成立无锡中环领先),蓝思的蓝宝石系列产品销售将保障晶盛机电蓝宝石材料订单,同时晶盛借助蓝思科技的资源进行合作技术研发、长期持续扩产等。随着公司对于蓝宝石项目的持续投资,产能将进一步增长,未来蓝宝石业务占营收比例有望大幅增长,持续贡献可观收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暂没有考虑蓝宝石业务对公司的盈利的增厚,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6/11.7/15.8亿,对应 PE 为47/34/2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扩产进度低于预期,半导体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7、行业重点新闻

【工程机械】9月挖机销量再创同期最佳,中挖增速突破100%

2020年9月,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6034台,同比涨幅64.8%。国内市场销量22598台,同比涨幅71.4%。出口销量3436台,同比涨幅31.3%。在吨位结构方面,9月大挖(≥30t)销量为3123台,同比增长52.5%;中挖(20~30t)销量为6311台,同比增长106.4%;小挖(<20t)销量为13164台,同比增长63%。其中,中挖同比增速惊人,突破100%。


【半导体设备】9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537.2亿个,同比增长23%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9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数量为537.2亿个,总金额2569.3亿元。截止9月,中国2020年累计进口集成电路3871.8亿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3%。前9个月进口集成电路的总金额达到1767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6%。9月中国出口集成电路数量为271.8亿个,总金额758.4亿元。截止9月,中国2020年累计出口集成电路1868.3亿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8.7%。前9个月出口集成电路的总金额达到578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9%。


【半导体设备】凯德石英将以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为核心,打造12英寸高端石英制品生产线

凯德石英将入驻北京经开区,并计划投资5亿元在经开区建设凯德公司高端石英制品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占地约为23亩,项目建成后将直接为园区内的高端芯片制造企业提供配套石英制品,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高速发展。2019年11月,凯德石英通过了中芯国际12英寸核心石英零部件的机台测试,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中芯国际认证的内资石英加工企业。凯德石英在8-12英寸高精度、大尺寸石英制品的研发及加工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填补了多项石英加工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而设在北京经开区的凯德石英新工厂将以中芯国际、北方华创、北京燕东等高端集成电路及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重点打造12英寸高端石英制品生产线。新工厂建成后,凯德石英冷加工刻蚀产品和火加工产品有望各占50%产能,国内国际业务将各占50%,成为国内外12英寸高端半导体石英市场的主要力量。


【光伏设备】国家能源局公布8GW光伏竞价转平价名单,逾45GW平价项目将扎堆2021年并网

10月15日,国家能源局公示了约8GW光伏竞价转平价项目名单,涉及项目1229个。通知明确表示公示项目除并网消纳受限原因外,需在2021年底前并网。本次公示项目共分为两类,一类为2019年光伏发电国家补贴竞价已入选但逾期未并网项目规模为3.89GW,项目个数212个;另一类为2020年光伏发电国家补贴竞价申报但未入选项目,规模为4.11GW,项目个数为1017个。结合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平价项目来看,2020年光伏平价项目为33GW,加上2019年批复的未并网平价项目(6-8GW),预计拟2021年并网的平价光伏项目指标将超过45GW。在平价项目清单中的光伏电站可享受固定电价、优先消纳、不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支持政策,所以具备条件的平价项目将尽可能的抢在2021年底前并网,这也支撑了2021年大部分的装机需求。


【光伏设备】腾晖光伏PERC电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

近日,腾晖光伏宣布,公司PERC电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达到23.56%),该结果由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独立测试并颁发证书。此次PERC电池效率的突破基于公司自主开发的PERC 2.0技术方案,在扩散掺杂、界面钝化、金属接触等关键技术上的进一步优化提升,大幅降低电池总J0,开压提升至691mV以上。腾晖光伏目前拥有10GW组件产能及8GW电池片产能。从2015年开始被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列为全球一级组件供应商,并成为2019年全球十大组件供应商之一,全球累计自建电站项目超7GW。


【半导体设备】天科合达终止科创板IPO进程,12万片6吋碳化硅晶片计划将搁浅

10月16日,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2020 年10月15日,天科合达和保荐人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 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和《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请示》,申请撤回申请文件。对于此次终止IPO的原因,天科合达并没有透露。


【锂电设备】国轩高科LFP电池获CCS通行证

10月13日,中国船级社(CCS)向国轩高科正式颁发了“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型式认可证书,这标志着国轩高科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获得了进入船舶行业的准入证书。作为锂电池的另一大应用场景,船用动力锂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在装船前必须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此次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产品获得了CCS的资格认证,为其开拓电动船舶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GGII调研数据,2018年实际船舶电动化比例仅0.016%,尚处萌芽期。按照2019年、2022年以及2025船舶锂电化渗透率分别为0.035%、0.55%、18.5%测算,截至2025年电动船舶用锂电池市场将达35.41GWh,后期将会有更多电池企业围绕这一锂电新细分市场展开竞争。


8、公司新闻公告

【伊之密】前三季度净利预增21.35%-27.57%

10月12日,伊之密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2.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1.35%-27.57%。三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1.26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29.37%-151.49%。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公司出现了净利润亏损的情况;第二、三季度,公司的经营情况快速改善,单季度的营业收入接连创下历史新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恢复。


【广电计量】及全资子公司近日取得三项专利证书

10月12日,广电计量发布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于近日取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三项专利证书,涉一种具有多样报警功能的试验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一种百分表校准夹具、一种分布式柔性压力传感器校准装置。上述专利证书的取得不会对公司及相关全资关子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有利于不断丰富公司先进技术储备,进一步完善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持续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瀚川智能】2020年累计获923.396万元政府补助

10月12日,瀚川智能发布公告,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瀚川机电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鑫伟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瀚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2日,累计获得政府补助款项共计人民币923.396万元,均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精测电子】拟通过定增股票募资不超14.94亿元

10月12日,精测电子发布公告,公司本次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且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30%,若以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2.47亿股计算,即发行不超过7400.49万股(含本数)。公司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4.94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将全部用于以下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7.43亿元用于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3.03亿元用于Micro-LED显示全制程检测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4.4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精测电子】确认投设北京精亦事项扩展在OLED显示激光器领域业务的发展

10月16日,精测电子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精测半导体装备有限公司(“北京精测”)决定出资2亿元设立北京精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精亦”),经营范围为半导体和泛半导体装备、配件、耗材、计算机科技领域内、电子技术、自动化科技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等。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此次投资设立全资孙公司旨在扩展公司在OLED显示激光器领域业务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显示行业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对维护国内供应链完整有重大意义。


【纽威股份】签署经营合同

10月14日,纽威股份发布公告,公司获得向“MODEC”供应多套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的重要合同,产品应用于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工程领域,合同金额为2500 万美元。FPSO 对阀门品质要求高,说明公司产品受到广泛认可,此次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华测检测】前三季度净利预增8%-12%

10月14日,华测检测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9亿元-4.03亿元,同比增长8%-12%;其中,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0%-5%。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7118万元,主要是报告期内收到多项政府补助。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公司坚定保持战略定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经营管理效率持续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实现稳健增长。


【中联重科】预计前三季度纯利增长58.05%至66.68%

10月14日,中联重科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55亿元至人民币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05%至66.68%。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4.82亿元至人民币17.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99%至97.20%。2020年前9个月,国内基建、新能源等下游行业需求保持高景气,两新一重相关项目拓展工程机械行业空间,行业呈现旺季延后、淡季不淡的特征。公司在坚持高质量经营战略、严控业务风险的前提下,核心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销量持续高增长。


【中铁工业】前三季新签合同额升35.26%至309.67亿元

10月14日,中铁工业发布公告,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签约合同金额合计人民币12.51亿元,约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的6.08%。2020年1-9月,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309.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6%。专用工程机械装备及相关服务业务新签合同额106.79亿元,同比增长49.7%;其中,隧道施工装备及相关服务业务新签合同额95.92亿元,同比增长49.36%;工程施工机械业务新签合同额10.87亿元,同比增长52.78%。交通运输装备及相关服务业务新签合同额192.6亿元,同比增长25.25%;其中,道岔业务新签合同额57.51亿元,同比增长33.8%;钢结构制造与安装业务新签合同额135.09亿元,同比增长21.94%。


【石化机械】前三季净利预降82.11%-86.15%

10月14日,石化机械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万元-620万元,同比减少86.15%-82.11%;基本每股收益0.0062元-0.0080元;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万元-51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051元-0.0066元。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重大管道项目开工量同比下降影响,公司油气钢管产品产销量同比明显下降,同时为持续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公司加大了产品研发投入,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同比下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