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七门
“东七门”由《奇葩说》制作团队米未传媒&wuli马东创立,落户朝阳公园东七门。这里有米未节目最新动态、新老奇葩个性展示,有奇葩的知识、走心的故事、营养的鸡汤,更有贱嘴小编们天天陪你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linkage  ·  高口碑剧为何断崖式减少? ·  12 小时前  
扩展迷EXTFANS  ·  神吐槽 | “没有绞盘的男人根本不算是男人” ·  昨天  
扩展迷EXTFANS  ·  神吐槽 | “没有绞盘的男人根本不算是男人” ·  昨天  
WhatonBusiness商业评论  ·  有多少人去KTV,压根不是为唱歌 ·  2 天前  
WhatonBusiness商业评论  ·  有多少人去KTV,压根不是为唱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七门

王大锤背后的女人,成为了马东阵前的男人

东七门  · 公众号  · 娱乐  · 2016-10-27 22:01

正文

王大锤背后的女人?


其实是一个男人:




他,“万合一姐”————孔连顺


对于参加《拜拜啦肉肉》这档节目,孔连顺他说:

 

真人秀对我来说更多的是自我探索的过程,我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而不是为了效果去表演。”




提到孔连顺,我们脑海里会浮现《万万没想到》中千奇百怪的反串角色




《后会无期》里的哑巴哥哥。




《美人鱼》中的人鱼。




《万万没想到》背后的灵魂特效师




写有关他的东西,最简单、讨喜的做法可能是将他在各个影视剧中的角色以及真人秀中的表现大量截图,以搞笑的语气串联在一起,再以收获一堆“哈哈哈哈哈”结束。

 

然而,笔者从孔连顺上发现了更多的东西,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笔者一直相信,2008年冬天的某一个周末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小到审美趣味,大到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因为那个周末,笔者在以为同学的推荐下,观看那个时期叫兽的作品。




当时,笔者看的是《圣斗士大战葫芦娃》,这部10分钟左右的“短片”将圣斗士、葫芦娃、火影忍者、以及黑猫警长等等卡通角色通过强行制造的逻辑剪辑在了一起并讲述了一个还算完整的故事。



网络小说、电脑游戏、动漫中的奇幻元素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城管与小贩等等现实元素被煮成了一锅粥,并在笔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直到现在,听到圣斗士星矢的主题曲,笔者脑子里只会响起叫兽版:


“.......

看完武藤兰,

还有苍井空

小泽圆,玛利亚

通通不放过。

.......”


后来叫兽摘下了标志性的面具,以万合天宜首席内容官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他们推出的作品里,种种经过设计的粗粝、无下限、不顾情面的讽刺恰好戳中了广大年轻网民的高潮点。


就像现在还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冰霜特效”与“火焰”一样,孔连顺第一次登场是作为王大锤从天而降的青梅竹马,随后也多次在剧中出演反串角色。




然后,他红了。


回到2008年,当时还在和各种特效转件死磕的大连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孔连顺,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孔女神”,他更感兴趣的是《功夫熊猫》、《机器人总动员》、《蝙蝠侠》等等美国大片中令人赞叹的特效。




笔者在对孔连顺的作品以及他的本人进行一定的了解后,觉得非常有必要和大家讲到一个概念,也就是本文的主题:


身份认同 (Identity)


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说来,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个词总爱追问:我 (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别着急犯迷糊,这个哲学上的概念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实在太紧密了。


比如当你去面试一份新工作时你会做自我介绍:我叫xxx,毕业院校xxxx,上一份工作在xxxxx,特长、性格爱好等等xxxxx,我希望得到xxxx的职位。

 

这就是身份认同在生活中的简单体现之一。


身份认同影响着你出席什么样的场合,想要寻求怎样的发展,穿什么样的衣服,说怎样的话语,吃什么样的东西。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散发着思想光辉的启蒙时代。

 

人人都知道大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




他认为人的身份在于纯粹思考的意识。这一点被后来的康德、黑格尔等人继承扩充,成为“身份认同”概念的启蒙。他们认为:


“向道德高尚、知识丰富的圣人看齐,你就牛B啦!”

 

用这一套理论可以很自然的解释从古典时代到启蒙时代这一段时间人们的行为方式。


就像儒家学说所讲的“朝闻道,夕可死矣”、孟子的“舍生取义”。




割肉喂鹰的释迦摩尼




捍卫科学真理、被大火烧死的布鲁诺




然而,并不是所有学者都秉承了以上观点。比如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精神导师——马克思大爷。




受到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影响,马克思等人对身份认同的理解显然更加的务实:

 

你的职业、财富、地位、阶级在影响着你的身份认同,你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对会社会产生影响。


通俗的讲:“你一个月挣5000块钱,住在北京东六环,还真就混不进工体的超跑俱乐部”

 

 

这种身份认同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从大处看,你可以看到无产阶级在资本家的压迫下最终的觉醒,看到以理性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是如何在希特勒的鼓动下陷入纳粹的罪恶。




从小处看,你可以看到小兴安岭林区坚守了一辈子的护林员、带着自豪和幽默和你聊天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互联网上并不少见的仇富言论等等。




 


最后,笔者即将讲述的第三种身份认同,虽然听上去可能有点玄,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身份认同与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关系更为密切:

 

那就是:后现代身份去中心化身份认同。

 

事情要从尼采说起,他高呼“上帝死了”,这个“上帝”并不是圣经里面的上帝,而是一种“权威、普遍的价值标准”。






如果我们的身份认同是基于某种外界标准的话,那当这个标准被摧毁,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尼采的思想经过无数哲学大家的加工与延伸后,到了心理学家霍尔这里:


他提出:“主体在不同时间 , 获得不同身份 ,再也不以统一自我为中心了。我们的身份认同总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


那么以上说了这么多,到底和孔连顺有什么关系?

 

孔连顺是谁?

 

孔连顺,男,1986年2月7日生,内蒙古人

 

他曾是特效师,参与过《铠甲勇士》、《大兵小将》等作品的特效制作。




当人们问道放弃原专业是否遗憾时,他说:


“不担心会丢了手艺,特效变成爱好后反而会让我更放松的研究,而不是被工作所束缚,所以并不遗憾。”

 

现在是一名演员,出演过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观众们心中的“孔女神”



对于身份的转化,他说:“现在已经是全职演员了,当然我也依然热爱特效,在拍摄的时候依然忍不住想要对特效镜头指手画脚哈哈哈。”

 

在综艺节目中,他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性格:

 

最新一起《拜拜啦肉肉》中,孔连顺面对了一个强敌:巴特尔。明知实力相差悬殊,但是他依然用尽全力与之对抗,引得现场众人一阵惊呼!






在随后的篮球赛中,他为甩肉委员会夺得大量的分数,对方球员不得不将他作为重点防守对象。






在这些时刻,孔女神、万合一姐等等光环都褪去了,只剩下一个:“和自己个儿较劲、认认真真完成比赛的直男”




对于减肥这件事儿本身,孔连顺表示:

 

“减肥,得到苗条的体型”与“拥抱真实的自己,就这样吧”我更倾向于后者,比起体型我更在乎健康,减肥也是挑战自我的一个过程,努力让自己去挑战某件事的决心是最重要的,苗条的体型只是挑战的附加奖励品。”

 

他的身份在不停的变化,但是每一个他认同这些身份,也在享受这些身份。

 

孔连顺,就是后现代身份认同活生生的例子呦!




笔者在学生时代所学的专业,和目前从事的工作完全无关,在业余时间则是一名乐手,出没在北京的LIvehouse。有的时候自己也会怀疑,上班码字的运营和台上弹琴的乐手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

 

直到笔者完成这篇文章时,才明白问题的答案:困扰在这里并不存在,认同每一个自己才是享受生活的根本。

 

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


可能在北上广深等大都市谋求生存,在巨大的城市机器下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可能是备考的学生,在为专业的选择伤透脑筋。

 

可能在家乡的小城过着安稳的生活,与熟悉的土地与空气融为一体。

 

可能在纠结要不要脱离现在的行业,去往更有兴趣但是陌生的领域去探索。

 

当你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对未来的迷惘,对过往的否定,以及对现在的怀疑时

 

想想特效师孔连顺、直男孔连顺、演员孔连顺、胖子孔连顺、以及快乐的孔连顺,也许你会得到一些启示。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孔连顺女神在对抗巴特尔的英姿以及在篮球场的精彩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