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惨的事,就是不能吃饱😭
我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经历“啥都不让吃,更别说是肉了”的情况。就是过年刚开工,正月十一,我真真切切地经历了24小时流质+48小时半流质的日子。
恢复饮食的第一口米汤水,我真的可以喝出甘甜的米香的味道,想到这是那晚最后一顿,我硬生生慢慢品了20分钟;
第二天的藕粉,我也觉得额外香甜;
对,我做了人生第一次全麻肠胃镜检查,并且签字同意在检查过程中,遇到小息肉就直接切除……
我是一个特别怂,特别怕疼怕死的人……进手术室我还忍着泪眼问医生:“我会有濒死感么?”
医生看了我一眼:“你想多了。”
结果当我醒来的时候,天,濒死感什么的真是一点也没有,但有饿死感啊。
那几天我终于彻底明白“人是铁,饭是钢”的意思了。
我走路脚发虚,头发晕,为了“节能”,基本上就强迫自己躺着睡觉。
下图是我那段期间实在忍不住了,偷吃了一口山楂:
啊,我要吃饭……
“你真该谢谢你的朋友XXX,你幸好做了这个~”
虽然我很饿,但仍然清楚地记得,麻醉刚醒时医生就和我说,刚做肠镜发现,我是多发性肠息肉,其中最大的一个有1.2厘米,还有一个中等的是0.6厘米。
检查的过程中,把中等那个处理掉了,但也算比较大,为了让创面更好愈合,给我打了两个钛金属夹子,等后期愈合了夹子可以随着大便排出。
“你这个算是个手术了,所以你是被推回房间的。如果不需要切除息肉,肠胃镜做完可以自己走的。
还有个大息肉,你需要择期住院手术摘掉。”
一睁眼就信息量那么大,
我这种惜命的人,立马
拉着医生打破砂锅问到底。把关于肠胃镜检查的信息,给大家捋一捋。
做肠胃镜是为了筛查胃肠癌,因为这类癌症很隐蔽,早期没有什么特别症状,等我们发现症状了,基本都是中晚期了,所以早筛查很关键。
图源:
有来医生
一般来说,40岁以后就可以安排第一次。
如果饮食习惯不好的,经常外面应酬的,也可以提前一点。
另外,
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或腺瘤性息肉病史者,建议比亲属发病年龄早10年开始筛查。
说实话,我每年体检安排的项目挺全面了,可以说压根没想过胃肠镜这件事。
我朋友去年做了后推荐我的,而胃肠镜也是唯一“体检项目不包含,需要去医院做”的。
健康筛查这件事,很多人知道很有必要,但事到临头又会“能不去就不去”。
无非就是害怕两件事,检查本身痛苦吗?
万一结果不好怎么办?
我和大家的心态一模一样,正好自己都经历了,就写出来和你们分享。
那天安排住院后,小伙伴们都很关心,于是我自拍了发她们
胃肠镜检查一般不需要住院,
我这次是住院的,相当于在医院做了个全身体检,顺便把胃肠镜做了。
头一天的晚饭是最后一次进食了,住院餐是长这样,医生和我说,做胃肠镜前最关键的是饮食准备,换句话说,你肠道越清空,看得就越清楚。
所以晚饭就不给任何粗纤维了(没有蔬菜水果),都是高蛋白。
高蛋白不容易消化,但更容易排泄。
医生还提醒说,如果你之前有便秘情况的,最好提前几天就不要吃粗纤维了(这个是我忽略的,下次就有经验了)。
这顿晚饭非常好吃,都符合我的口味。当时我要是知道,这是我未来72个小时唯一的一顿正经饭,我会吃得更加珍惜的😂
晚饭吃完,大概8点,护士就拿来一罐1升的泻药,要求我1个小时内喝完。
1升水,也就三杯多,其实还好。我喝得挺快的,也不难喝。有一点菠萝味,还有点咸,是运动饮料的感觉。我喝的时候还在想,是不是可以把春节大吃大喝的都排掉,还蛮期待的😄
但是,我喝完根本没反应,直到睡下的时候才感觉有一点点肠道蠕动排气的感觉。我问了护士,护士说没事的,今晚的泻药只是预热,明天早上的才是关键。
第二天凌晨4点,我就被护士叫醒了,拿来了传说的正餐,整整2升的泻药,也是需要我1个半小时内喝完,而且要求喝的时候多走动,帮助肠道蠕动。
这顿泻药就有点痛苦了,本来就没睡醒,早起也不能吃点热乎的早饭,直接咣咣咣灌水,我到后来是越喝越冷,在室内直接把羽绒服披上了。然后还要强迫自己在没醒的状态下,不断在屋里走动。
第一升的饮用感觉和前晚差不多,到了第二升就有点小痛苦了,胃已经撑了,再多喝一口都感觉很腻很恶心了,但仍然需要强迫自己喝下去。
我后来和好几个朋友聊,他们都觉得,喝泻药是整个胃肠镜过程中最难受的。但我觉得,这个难受程度还是可以忍受的。
干完泻药,接下来就是等着肚子有反应,我大概跑了5次厕所。这个医生也和我说了,最理想的是,你最后一次排泄物(不管什么颜色)已经和尿液一样清澈,换句话说,没有渣渣了。
当然,这个是理想状态,但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做到。我就没做到。
从4点差不多到10点,我才被送到胃肠镜科室(期间就把其他身体检查项目做了)。
到了胃肠镜科室后,我担心的是麻醉,一个劲问护士,会不会半途醒来啊?全麻会不会影响我智商啊?😂
再次感谢医生护士,仍然很耐心地科普了。全麻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半途醒过来是属于医疗事故的,不敢说完全没有,但是小概率的事件了。
而且
现在的全麻都是
静脉全麻,快进快出,完全不对身体有伤害
(插个题外话,疼痛管理也是医疗很重要的,现在医疗技术很发达了,有些苦没必要“硬吃”)。
然后我又问了一句,那会不会有
濒
死体验啊?医生这次很认真地看了我一眼,也笑了,你想多了😂
护士先让我
签了同意在做胃肠镜期间割息肉的告知书。
然后给我打点滴,输生理盐水,最后让我喝了一小罐口服液,据说是消泡剂,为了麻醉喉咙和减少胃部泡沫。这个口服液挺苦的,最好大口闷,喝完喉咙会有一点粘粘的不舒服。
点滴打上后,我就被安排躺上一个病床,需要侧躺,整个背倚靠在床的侧板上。然后护士给我嘴巴上放了一个开口器,保证我全程嘴巴都是张开的,这个管道是给胃镜的;然后把裤子脱下,下面的管道是给肠镜的。
之后我就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就突然被重重地拍醒,有个声音和我说,醒醒哦,我现在把你嘴巴上的东西取了,然后送你回病房。
(一般来说,小息肉处理后,立马可以下地,自己走路回家的。我是算做了个手术,所以被推回病房。现在想想自己做个住院体检还蛮值的,如果是当天来的,是不是就不处理那个中息肉了,需要后面再择期住院了)。
回到病房还在继续打点滴,又睡过去一会,这才完全清醒了。
醒来后,医生到病房跟我说明了情况。
医生告诉我说,大部分胃肠癌病人都有息肉,但是
发现肠胃息肉不等于就是癌变
,这个逻辑关系大家要搞明白。
恰恰是
早筛查早发现很关键
,发现了处理掉,就好了。我的那个大息肉也取了一小块做活检,过两周会有病理报告。
我喜欢了解“成因”,就追问医生胃肠息肉的发生原因。医生给我打了个
不那么恰当的比喻
帮助我理解,把胃肠道类比皮肤,咱们脸上手上皮肤也会有个小创伤,如果这个小创伤反复被摩擦,就有可能出现皮肤增生,息肉就是胃肠道的增生。
息肉的成因除了情绪外,就是饮食,以下五点是高发诱因:
长期饮酒、爱吃油炸、烧烤、辛辣、腌制。
(讲真,现在大家的饮食中,都不会少这几样,这也是为什么我第一时间想写出来提醒大家做胃肠镜检查的原因了)。
我的中等息肉取下来后,医生给我的肠道创面打了两个钛金属夹子,之后会随大便排出(不得不感叹医学发达)。
但因为有创面,我术后6小时不能进食,第一天只能流质,第二天可以半流质。注意,都不能配菜啊,哪怕酱瓜肉松都不行
。
所以我从前一天晚饭后到第二天的晚上7点, 整整24小时没进食,72小时只能半流质。
这里也做个提醒,做了息肉割除后,一定要听医生的话,严格遵循饮食要求。虽然这个手术做完,可以立马走路的,很容易让人觉得没啥大事。
但如果立即恢复饮食,胃肠道就需要工作,就是给肠道新伤口加重负担,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伤口崩坏,大家想象一下肠道的环境,就容易出现感染,严重是要进ICU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