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0日,是一个有着重要法律意义的日期。
按照破产法的规定,进入司法重整程序之后,附利息的债权停止计息、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海航控股将在重整期间获得一定的司法保护。
同时,海航控股必须在6个月内(最多延长3个月)拿出重整计划草案。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海航集团清算组拿不出重整计划草案,那么按照破产法的规定,海航控股就会被宣告破产,公司就会退市。
一场触动很多人利益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自然就是海航控股的重整计划草案。
海航控股在披露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时,同时披露了《关于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自查报告的公告》,这份报告对海航集团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作了详细的披露:
(1)重整前,海航控股被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的资金总额为380.22亿元(指拆借资金余额,非发生额),资金占用分成五种情况——直接拆借、贷款资金下款后被关联方实际使用、关联方主债权到期后被划扣、关联方代收款项、对付员工理财。
PS:海航控股在2019年报中披露的当年度资金占用发生额为0、期初资金占用总金额为65.7亿,海航集团以海航技术60.78%的股权和天羽飞训 100.00%的股权作价38.34亿抵偿部分占用资金,剩余部分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归还。海航控股的2020年半年报未提及非经营资金占用。
(2)违规担保82笔,合计担保总额263.76亿,还有未及时披露的担保12.81亿元,未披露的担保总金额为276.58亿,其中预计109亿元不应承担保证责任,扣除该部分金额后,“需承担责任的未披露担保”金额大约为167.58亿。
(3)尚未过户的资产价值182.83亿,预计46亿资产可以过户,剩余存在障碍可能无法过户的资产价值大约为136.83亿。
(4)不符合航空主业战略的资产账面价值52.8亿
上述四项加总金额为380.22+167.58+136.83+52.8=737.43亿元。
2021年2月9日,海航控股在自查报告的补充公告中披露了总金额不低于725亿的债务转移方案。海航集团、航空集团将通过债务转移的方式,一揽子解决大股东及关联方同等金额的资金占用、需承担责任的未披露担保和需关注的资产对上市公司造成的损失问题。
重整公告、自查报告、补充公告、法院受理,牛年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停牌、变更证券简称为“ST海航”,这或许就是按部就班的方案实施步骤。
唯一无法控制的恐怕是二级市场的股价,而股价却是上市公司重整计划中非常关键的因素。
按照上市公司重整的惯常做法,清算组拟定的海航控股重整计划一定会包含出资人权益的调整方案,也就是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调整方案,这个方案说白了就是如何用海航控股的股票来抵偿债务、同时引入重整投资人换来一定的运营资金保障。这个方案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
1、抵债股票的来源
抵债股票通常来源于上市公司资本公积的转增。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股民账户内的股票数量不会减少。转增股票上市后,总的流通股本增加,但是外部债务减免同时会带来上市公司净资产的增加。债转股后,虽然流通股数量增加,但是股价通常不除权,股民账户内的股票市值似乎不会减少。
除了转增之外,解决抵债股票的另一种方式是现有股东的让渡。大股东与公众股东相比,可能会被要求让渡更大比例的股票用来抵债。
根据补充公告披露的信息,海航控股的重整计划将包含一个725亿的债务平移方案,也就是说,这部分债权将调整为海航集团、航空集团的债权,不在海航控股的清偿计划之内。
在作出上述安排后,预计清算组不会再要求海航集团通过让渡方式解决抵债股票的来源问题。海航控股的重整计划大概率会包括一个资本公积转增股票的方案,这部分转增的股票会登记到管理人开设的专门账户内,一部分用作抵偿海航控股的债务、一部分转让给重整投资人,可能还会有一部分股票转让给财务投资者换成钱。如果10家子公司在重整后继续保留在海航控股的体系之内,清算组可能还需要预留一部分股票用于清偿子公司的债权。
2、转增比例、抵债价格
资本公积转增后,海航控股的总股本会变成多少,在方案公布前只能猜测。
你可以站在方案设计者角度设想,重整投资人在重整计划执行后要控股上市公司,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应该占到一定的比例(20%~30%)。部分股票需要用来抵偿上市公司本身的债务,部分股票可能需要用来抵偿子公司的债务,海航集团还需要用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抵偿给集团层面的债权人等等。
3、重整投资人
谁也不知道海航控股的重整投资人会是谁,如果是带着方案重整,那么海南省政府指定的主体作为重整投资人,似乎是最简单的作法。毕竟海航控股是一块优质资产,不需要注入其他业务,只要把债务包袱甩掉,等疫情结束、经济恢复正常,海航控股的航空主业自然能焕发生机。
明天过后,海航控股的股票简称就将变更为“ST海航”。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ST海航”是变成“海南航空”还是“海航控股”?一切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唯一确定的,“似乎”是海航控股的重整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