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有钱回家过年吗?钱都
花在
哪了?
别急
,你需要这个。
作为
理财小白,很多大
V
都负责任
地告诉我们,理财的第一步是记账,
只有
清楚
自己
的各项支出,才能对收入合理分配,更好地
规划
理财。
然后
推荐了各
式
各样的
记账APP,有一
些确实很好用,让我们发现花了
哪些
“
自以为
很有必要
”
的
钱
……
可是
,
总是忘了记账怎么办?每笔收支都要一一记录,总有那么几回想不起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记账
的小伙伴有没有共鸣!?
讲真的,
坚持记账真的
、
真的
、
真的好难。
那咋办?
微信最新版(7.0.1版)里有个新功能叫「月账单」,能看到每个月的收支情况,当然这些支出,只是用微信支付的钱。
亮点
来了,
新版第一次在账单里加入了支出排行榜功能,可以清楚地看到,你每个月的前十大支出。
在哪里
能看到呢?
菜单栏“我”—支付—钱包—账单—月账单。
以前都不知道钱花在哪了,现在有点
x
数了
,看着
账单莫名好内疚
……它
就
长
这样:
每一项
还可以点进去,继续看看在哪些店
里
消费了。
二维码收付款就是我们平常吃饭购物
经常使用的
扫码付钱,这些
钱
都汇总在这一项里。
最近支付宝
出了
2018
年账单,好多人看过
之后
都反映
,
想象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
我个人
使用微信支付比较少,更习惯用支付宝
。支付宝的「记账本」也有类似的功能,长
下
边
这样:
将微信和支付宝的账单合并,基本能够看出每月
的
收支
情况
。毕竟现在
出门很少带钱包,
经常用微信、
支付宝
付款,这两个账单已经很有参考价值了。
能简单地
翻看现成的账单,是不是很爽,哈哈哈哈哈哈
~
账单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分析账单,优化调整今后
的支出行为
。
我们
要关注的问题是,
哪些支出项与预期不相符?
比如,我们
买
的哪些东西没有发挥预期的价值?
我
曾
买
过一条
空调毯,比自己预期
的要
大一些
。
因为毯子
质量不错
,
自己
也喜欢,退回去
还
要花不少运费,就
留了下来
。
后来因为太大
用起来不方便,
我就
找
了个
替代品,这条空调毯
也
被彻底打入
冷宫。
事后
复盘,
我发现这条
空调毯的
使用
率太低了,当初还不如花点运费退
了
。
又或者
,
哪些支出
是冲动
的
?
一逛街
就想喝奶茶,一到商场就来杯星巴克,生活不顺心
买
个包
包
,
项目
遇到困难大吃一顿,
朋友
出国
不拜托
买点什么就像错过几个亿
……
我们
还要关注,
哪些
花销是可以
避免
的?
现在
网上购物,都流行满
4
00
减
50
,
买
3
件
打
8
折,诸如此类
的。
为了
能让单价
便宜一些,
我经常
禁不住诱惑买很多凑单
的
东西
。
买回来有的连包装盒都没拆,有的
放在
柜子里一年
了
也没剪标签
。
买
得
多,退货也麻烦,
因为超重
多交了不少运费
,前前后后
花了
不少
时间和精力
。
以上
这些情况
,
你
遇到
过吗?
这里引入一个新概念,叫“拿铁因子”。
MBA
智库
百科是这样解读的
,
拿铁因子一词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
·
巴赫首先提出的,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
30
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
70
万元
。
拿铁因子
就是像
买杯咖啡
这种
可有可无的习惯性支出,
它是日常转账的
手续费
,每次
出门
的
滴滴打车,
一到
打折
就贪图
便宜
买的
几条牛仔裤
……每笔
花销都
不大
,不太能引起注意,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