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家里理科学霸爸爸和懒惰宝宝,千帆来了不久,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这种专给五年级小朋友上的特殊培训班的
奥数考试到底怎么准备。
好朋友家的孩子
18
年读了
2
个北面的靠谱
的类似培训班
都最终上岸成功,她孩子和我们风格有些像但也有差别:普通公办孩子,奥数一年级开始学习,始终一奥,
XRS
超常班在读,四年级数学四大杯赛两二两三,还有小奖若干,英语三笔合格,语文一般,
18
年递过一线名校情书都没有收到任何反应,可能也是因为递的不算早。
所以
19
年一再嘱咐我,靠谱
的类似平行班
还是要上,但是年年都有变化,今年
有关部门
的态度如何还不算明朗,寒假阶段的课程就比较悬,所以今年
这些培训班
的考试且考且珍惜,还有就是情书一定要早点递,这是一个成本最低的办法,怎么也要多试试,今年可以肯定的是名小的优势一定是历届最大的一年,道理很简单,在
高压下学校找人途径越来越窄,名校是一个很好的判断和筛选的法则。
回头来说自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就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给力了,奥数也是一年级开始学习,由于来自快乐教育为宗旨的公办学校,孩子对努力学习这件事无论家长
360
度无死角的宣传,他也更愿意沉浸在游戏和电视这些简单的刺激中,和他的同学们一样每天在学习投入的时间上非常少,好不容易开始学习了效率也非常低,各种干扰都能影响他。
父母都是在职工作也很繁忙,唯一的优势是家里有个靠谱外挂爸爸,理科学霸,从一年级开始陪娃读奥数在后面听课,孩子没有长进,爸爸是摸出了一些门道。当年奥数竞赛,原来不理解牛蛙为什么要跨级读,后来爸爸发现原来竞赛都有考点的提前量,起初是半年后来是快一年,如果孩子没有提前理解这些知识点,当然在竞赛中出不了理想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没有时间精力娃也没有毅力
2
奥,就靠爸爸一点点在家里乘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教一点,这样一路走来娃实在是比较懒惰,每次考试都有很多遗憾,但是也算是靠着外挂在没有太大量刷题的情况下小有成绩,四大杯赛能拿些数字奖,但是基础部分时常错在一些非常不应该的地方,还是刷题量不够是关键,稳定性不强。
说回
培训班
,靠朋友的建议和各群的资讯,爸爸也研究了一下
奥数的教法,陆续参加了
2
个
这种班
的奥数一期考试,一个有成绩,一个成绩还没出,但是明显感受到各个
培训班
的出题思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以不变胜万变的做法就是做奥精六年级,这个是孩子爸爸的总结,事实在高端班中和老师的推荐不谋而合,也实践了对于这类培训班
的考试的确有用,
他们
的考试出题思路基本是一线民办还是以奥数为主,知识点主要覆盖的是
6
年级,偶尔出现
7
年级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但是也是在二期三期的考试中会出现,二线民办基本是
6
年级课内(方程)
+6
年级奥数为主,难度会降低不少,如果是准备冲一线民办的孩子,理解透奥精
6
年级是最简单有效的提分方法,
7
年级的重点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接触的,孩子妈的工作性质原因,看问题的方法一直是怎样在短时间内投入有限又能取得最有效的效果,家里的孩子又不是特别努力和自驱力强的,所以我们在做法上选择最有效而非效果最大化,因为无论哪一科的学习如果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一定会看到效果,无奈最后半年要花时间的地方太多,孩子能投入的时间非常有限,那就只能抓重点了,还有就是数学依然是
初中
最看重的学科,值得花一定的时间投入来取得好成绩。要注意如果没有时间去上课的
话
,课上的卷子还是要花时间看一下,虽然考试往往比上课的内容难,但是发现二线民办考的知识点和教的还是很一致的,要看看这些知识点是否掌握了,有漏洞的还是要梳理一下,这个也是我们在一期
考试后总结的血泪经验,课上的知识点要重视,这个对不上课的小朋友真的要重视。另外分数是六年级的重点,也一定是重要的考点,值得花时间梳理和吃透。还有很认同爸爸的说法,数学并不是看刷题的数量,而是看真正对知识点的理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应对任何变化的题目,光做题没有理解是没有用的,这样的时间就有些浪费了,效果还不理想,看到有些孩子做题量很多但成绩始终不能拔尖,这个就要考虑是否是没有真正理解这件事了,数学的学习和语文英语还是有些不同的。
其实这个话题要说完真的太多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今天趁难得的工作间隙写一些心得,希望
19
的孩子们都能通过努力去到自己理想的学校,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适合的路也不同,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对症下药,小学阶段家长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觉得让孩子饱有学习的热情最重要,学习真的是长跑,太高压不合适大多数孩子,学有余力才能走的更远。
补充一下关于奥精和高思导引:
高思我们在竞赛期,基本是二、三年级的时候,高端班的老师和各群的高手们都有推荐,因此也是我们在竞赛期唯一刷过的书,牛蛙们见过的两奥、三奥的非常多,刷过很多书,我们家的孩子因为比较懒,刷题需要靠哄,效率也很低,所以多刷实在是做不到,所以我们就选择一本课外书
+
日常的机构作业,高思是孩子爸爸带着讲和做,并没有做过奥精,应该说针对竞赛高思真的是本不错的书,而且当年的目的是为了四大杯赛能拿数字奖,那应该说高思的难度也就是基础,一定要啃下来。
回头看,为什么到了五年级反而推荐奥精呢?是因为考试的不再是竞赛,换成了
这种培训班
,或者说是未来可能遇到的
SMK
,目标变化了当然策略会调整,奥精相对难度不算高,但是是
老师非常喜欢的书,听说有老师带着奥精上课的,真正奥精吃透了应对哪怕一线民办的考试也不会有问题,未来
初中
更关注的是速度和正确率,这个实在是太重要,因为未来大多数孩子要面对中考,中考考的就是稳定,所以学校在选拨中难免有所倾斜,除了
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