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一张大家都喜欢的图,然后请大家回答小藏一个问题:您把它叫什么呢?
是“土豪金”还是“毛爷爷”,或者其他的昵称?还是会特别“正式”地称其为“人民币”?
那么,您知道吗,其实诞生的最初,人民币可不叫“人民币”,它有好多“曾用名”呢!今天就和小藏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1947年8月1日,董必武向中央上报《华北财经办事处组织规程》,其中提到第五项任务:
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
这是最早明确见诸于文件的关于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的信息。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着手开展货币统一工作,酝酿筹建中央银行。
经毛泽东、任弼时等领导商讨,拟定中央银行的名称为“中国人民银行”。
董必武题写“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钞票,最早见于19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
“
中国人民银行钞票
之发行,不但统一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货币,且将逐步统一所有各解放区的货币,成为新中国战时的本位货币。”
新币,最早见于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的金字第四号公告,为区别解放区钞票,
称解放区钞票为“旧币”,称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为“新币”
。
1948年1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社论,指出“
人民银行新币
的发行,预示着解放区货币的进一步巩固和解放区的进一步繁荣。”
1948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上报《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的补充意见》、并附5个品种、7种版别的设计稿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批。期间,将中国人民银行券简称为人民券。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之处,南汉宸亲自组织工作人员编写了快板《
大家爱护人民券
》,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
人民票,最早见于
1948年12月18日
的《华北人民政府训令 财制字第十八号》:
“为发展贸易,繁荣市场,沟通我区与友邻区物资交流起见……同意以中国人民银行钞票(以下简称
人民票
),为华北、西北、华东三区本位货币。
”
另,《中央关于平稳物价的几项建议》中提出,“……现在
人民票
即已发行,不管情况如何,各地必须以全力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在筹建及成立之初并未出现“人民币”这一叫法。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是《新华日报》1949年2月13日刊载的编辑部通知:
“本报增加稿费启示:
每千字改增
人民币
三十元(冀钞三千元)。
”
1949年4月27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发《华北区金银管理暂行办法》,“在解放区内允许人民储存,并允许向人民银行按牌价兑换
人民币
……”
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军管字第2号)《关于使用
人民币
及限制禁用伪金圆券的规定》。
1949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其中提到“中国人民银行及华北、北海、西北农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都是人民自己的货币。它是解放人民和发展生产基础上发行的,又是应用在人民生产和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的,是
从人民中来,又到人民中去
。”
以600年景泰蓝宫廷艺术
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大庆
国际工艺美术大师李佩卿
首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