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力场
抵抗熵增,打捞有趣。你的内心,就是力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站长圈的悲惨故事。上班太累,收入太少,领导苛 ... ·  14 小时前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攻击泽连斯基:美国外交的重大转向 ·  昨天  
岚山发布  ·  起猛了!一夜之间,岚山变“花海”! ·  昨天  
岚山发布  ·  起猛了!一夜之间,岚山变“花海”!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力场

没有100年脑血栓,就不要做短剧了

数字力场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0-17 12:2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作者对国产短剧的看法和评价,指出其逻辑混乱、剧情离谱,批判了短剧市场的套路化剧情和脸谱化形象。文章还提到了老年题材短剧的兴起,以及短剧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产短剧逻辑混乱,剧情离谱

作者认为很多国产短剧没有逻辑,剧情离谱,比如角色在上一秒还是受尽欺负的下人,下一秒就成了隐藏的大Boss,这种剧情让人觉得很滑稽。

关键观点2: 短剧市场存在套路化剧情和脸谱化形象

作者指出短剧市场存在套路化剧情和脸谱化形象,比如男频剧情不外乎龙王、战神、逆袭、复仇等,女频词云图包括真假千金、灰姑娘等。编剧们使用相似的叙事模板,导致观众对剧情产生审美疲劳。

关键观点3: 老年题材短剧成为新流量密码

作者提到近段时间老年题材短剧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流量密码。编剧们针对老年人市场开发出新的剧情模式,如渴望“闪婚老伴是豪门”的老人等,利用角色对立、冲突频繁、爽点密集输出等方式吸引观众。

关键观点4: 短剧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作者认为短剧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逻辑缺失、剧情雷同、审美崩坏等。同时,他也提到了市场应该包容不同类型的作品,但应该避免只让低质量的作品来填充市场,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餐食供观众选择。


正文

大不列颠,都没很多国产短剧癫。

















文 | 佘宗明




韩寒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国逻辑。


很多国产短剧编剧又将×国逻辑分成了两类,其中一种叫国产短剧逻辑。


国产短剧逻辑的最大特点是——没逻辑。


上一秒,还是受尽欺负的下人,下一秒,成了隐藏的大 Boss


前一秒,两人还只是误打误撞接了个吻,后一秒,娃都快有了。


抛开逻辑不谈,这真挺滑稽的。


要谈逻辑……那谈逻辑这事真挺滑稽的。


只能说,就癫而言,很多国产短剧早已实现清场式遥遥领先。


我能想到最最抽象的事儿,就是一边吃着「口感非常绵密,主要是淡奶香和奶香」的蛋糕任由香味直达上颚鼻腔,一边左手摸鼻,一边看《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系列短剧。


大不列颠都没这癫。




01

前两天,「国产短剧已经疯了」的词条上了热搜。


话题词下方,置顶的是博主 @ 陈生大王 对某中老年霸总短剧的吐槽。


看完该剧的剧情梗概,你会感觉下巴已经脱离你的颌骨。


这哪是短剧,分明是《瞬息意淫全宇宙》啊——


▲来,感受一下这部短剧的剧情(Ps:简略版在下方)。


45 岁保洁阿姨跟被灌了迷药的年轻霸总不小心跌入浴缸中,继而上演了不可描述的画面。


次日凌晨,霸总亮明身份:自己是海市三大家族之一的陆家总裁 (陆少) ,身价数百亿资产,还决定要跟保洁阿姨结婚。


忘年恋很快遭到各种阻挠:见家长时,男主爸爸跟保洁阿姨是昔日同学,曾追过她,故而男主家人对保洁阿姨发动连环攻击,幸而保洁阿姨的另一位追求者——某杉资本老总为她化解。


之后保洁阿姨跟陆少逛商超时,被曾追求陆少的商场老板千金王小姐羞辱,但她拨了个电话, 3 分钟就让王家破产了。


紧接着,同为海市三大家族之一的赵少冲进来对保洁阿姨说:妈,你能不能别总让我给您擦屁股?


再后来,有大亨带着 1000000 亿资产从美国归来,跑来狙击海市资本市场,三两下让三大家族 30 秒内资金链全都断裂,此举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保洁阿姨。


孰料保洁阿姨又一通电话过去,大亨的 1000000 亿没了。大亨慌了,保洁阿姨终于亮明身份:其实我就是世界首富!从今天起全世界金融界封杀你!


(原谅我,将这一大坨复述了一遍,因为我不能只污染自己的眼睛。)


这剧情,龙傲天看了会沉默,叶倾城看了会自认小卡拉米,马斯克看了恨不得拿回收火箭的「筷子」去夹住已经上天的编剧,兴许还带着些疑惑:同是世界首富,为什么我的资产都不到保洁阿姨的 1/100


委内瑞拉的货币贬值速度,都没国产短剧编剧的笔下造富能力猛。把知乎上人均百万年薪用户的「虚拟资产」加起来,跟保洁阿姨还隔了 99 个马斯克。


真是,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胆。



02

事实证明,短视频里的「王妈」、《一年一度戏剧大赛》里的「少爷与我」,是无法用解构唤回国产短剧的羞耻心的,就像《小品的世界》没法劝退那些不管发生什么误会都能以「一起包饺子」收尾的春晚小品那样。

光看某些短剧剧情,你会觉得编剧的脑回路比鹤壁盘山公路「油城 18 拐」还要绕。


但看下合订本就会发现,他们额头上写的是「如有雷同,纯属正常」——谁让他们拿到的是同一套叙事模板呢。


男频不外乎龙王、战神、逆袭、复仇、神豪系统、末世重生;女频词云图里包括,真假千金、灰姑凉、霸道总裁、一胎八宝、带球跑、追妻火葬场、穿越古代等。


霸总基本上都姓顾、霍、傅、陆或莫,有事没事就喜欢发动「 3 秒钟让 ×× 破产 」的特殊技能。 对了,他们还普遍患有一种病——胃病。


女主被人欺负了,从没想过要报警,只会忍辱负重积蓄能量变成「翻版魏璎珞」。


剧中最小货币计量单位都是亿 ,「首富」来得比现实中的「总监」 Title 还容易……


契科夫说:如果第一幕里出现了一把枪,那第三幕它一定要响。


国产短剧则是甭管第一幕里有没有出现枪,后面都会把鸣枪当放冲天炮使。


看着剧中人物的行事风格,你经常会忍不住好奇:


他们是拿着脑子去炒股,把智商上交给上交所了?


是哪个精神病院没把好门,让编剧偷溜出来的?


幸亏他们 还归牛顿管 —— 没脱离地心引力,否则你都得怀疑,宇宙间是不是存在一个叫做 「短剧世界」的平行宇宙,那里的「癫星人」人均总裁,没事就爱犯病。


03

但你要是以为拉出这一大坨的人「五行缺脑子」,那显然是低估他们了。


他们只是把脑子用在了怎么发掘「人傻,钱多」的市场上。


发现没?近段时间,短剧市场风向变了,「老年向」短剧正成为新流量密码。


这两个月,中老年题材的短剧异军突起,霸榜了多个短剧榜单。


以往主角多是帅气霸总、励志灰姑娘,现在是渴望「闪婚老伴是豪门」的老人;


以往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现在是「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


以往出现最多的场景是总裁办公室或豪门别墅,现在是大爷大妈们最爱的路边公园;


以往是贤儿媳受恶婆婆刁难,现在是善良老太被刁蛮儿媳欺负;


以往反派是狠毒后妈、刁蛮婆家、恶毒小三,现在是恶媳妇、刁亲家、恶毒小三……


▲网友调侃老年版《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画风走向。


老少角色易位,离谱程度翻倍。


汤是换了,药没换:立个恶人靶子,制造角色对立, 3 秒一个冲突, 5 秒一个反转, 7 秒一个大推进,爽点密集输出,情绪疯狂堆叠……


还是原来的大逆袭配方,还是熟悉的玛丽苏味道,看似自研,实则套壳——只不过是在原有剧情模板前面加了个「老年」二字。


反正爽是最重要的,其次都是其次。


你说「逻辑呢?」编剧白了白眼:找你家罗素维特根斯坦去。


套路化剧情、脸谱化形象,外加几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只因人善被人欺」「农村人不是人吗」之类强代入感的台词,就能硬控那些年轻时或被琼瑶或被《知音》拿捏的老年人。


葛大爷说了:挣钱嘛,不寒碜。


在「老年人精神抖擞,年轻人无精打采」成日常的当下,这群人很懂谁有钱又有闲,谁缺乏娱乐方式和社交话题……还网络心智羸弱,免疫力薄弱。

你说:这,合适吗?


他们微微一笑:假靳东控得,秀才能控,我就控不得?


04

20 年前,《知音》《故事会》牢牢把控了读物市场的鄙视链底端。


20 年后,短剧证明,底下还有底。


Ps :以上说的是部分短剧。


说到这,有朋友可能会觉得,下一步我就要架起以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论调、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为子弹的机枪,对短剧进行「道德先行」的扫射了吗?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确实觉得,很多短剧最大的作用是「降智」——让人在廉价爽感中关闭思考能力的开关,调高刺激阈值。看多了爽点密集输出的短剧,会杀死看电影杂志书籍的耐心,助长个人的「脆弱知识综合征」。


我还觉得,把冯小刚的「垃圾电影遍地,是因为垃圾观众成批」搬到短剧上来,拿「观众 Low 导致了作品 Low 」为无脑短剧辩白站不住脚,就跟观众说「作品 Low 导致了观众 Low 」为自身无脑辩白站不住脚一样——作品跟观众往往会陷入供需两侧相互塑造、交叉影响的螺旋,一 Low 响应一 Low ,最终 Low Low 与共配一脸。


▲在许多短剧里找逻辑,经常跟在国足身上找出线希望一样。


但我没打算「遇事不决,就呼吁管一管」。


虽然我也希望,观众都能吃点好的,但也要允许有些人就喜欢吃垃圾食品。


廉价爽感也是爽感,就跟喝肥宅快乐水那样。要接受很多人就好那一口。


许多老人就需要「电子保健品」来抚慰情绪,即便保健品不是「短剧」牌的,也会有其他的替代物。


但社会得指出来,那主要是电子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会让人变得不健康。


更重要的,是提供多样化的餐食,包括那些高蛋白、富维生素的营养物,让大家有得选。


市场该包容那些 Low 的作品,但绝不能只让 Low 的东西来填充人们的胃——否则,审美的崩坏是必然。


可现在的问题是,好的跟不好的享受到的经常是境遇倒挂,而非共享同一种容忍尺度。


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