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知乎为
新
上线的「知乎知识市场」发布了一组纯文字预热海报。这组以#
钱,都应该花在刀刃上
#为主题的海报,汇集了天猫、饿了么、链家、蚂蜂窝、网易云音乐、网易考拉等六家品牌,基本涵盖了衣食住行。
这一次知乎没有讲晦涩的名人故事,也没有抖机灵段子,而是用非常直白的文案,来跟你说说知识与消费这件事情。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我个人觉得还挺不错的。
知乎
×天猫
用天猫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用知乎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知乎
×饿了么
点饿了么喂饱肚子
点知乎喂饱脑子
知乎
×链家
挑更好的房子去链家
挑更好的知识来知乎
知乎
×蚂蜂窝
用蚂蜂窝查攻略去看远方
用知乎学知识去追理想
知乎×网易考拉
用网易考拉海购花自己的钱宠爱自己
用知乎付费咨询花自己的钱为己解惑
知乎
×网易云音乐
在网易云音乐里发现力量
在知乎知识市场里找到信仰
海报的策略很简单,捆绑了六大涵盖零售、美食、住房、旅行、音乐等消费领域的品牌发声,将“知识消费”的重要性放到“生活消费”的同一水平线上。
不过文案更多是简单的观点输出,少了一些情景构建和利益对比,所以对调动人的情绪来说可能缺乏一点力道。
比如,同样是卖知识,它可能没下面这两个
广告生动。
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问答型社区,在2016年以前,知乎的盈利模式一直被外界质疑、猜测、议论。而在2016年以后,知乎的商业化尝试速度越来越快。
虽然早先推出的
「值乎」
早已寂寂无名,但随后推出的
「
知乎live
」
却获得了亮眼的成绩:
「
知乎live
」主讲人平均时薪一万元,最高单场收入34万,参与人数达3.4万。
知识付费热的兴起,让知乎找到了一条合适且体面的变现途径。
今天你打开知乎APP,底部栏里悄然出现了“市场”一栏。
或许在以后,
「
买商品上淘宝,买知识上知乎
」
会成为不少人的共识。
最后,说句题外话。一年前,知乎推出一个
「
一小时
」系列,里面是一系列短小精悍的付费文章。有一句文案特别打动我,直到今天依然记得。
那就是:
你很忙,但知识不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