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霖公子 - 剑桥艺术社会学博士
公号 |
霖公子on艺术社会学
关注👆
"
朱洁
Juliet"
一个旅居英国、渐赴远方的写手联盟
又到了年终盘点和定下新年小目标的时节,
大家2017的梦想都实现了吗?
来看看这篇有关“阶级梦”的深入评点。
当年我上本科的时候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这个研究对象的世界有一个人,就可以开展心理学研究了;有两个人
(权力关系就开始了)
,就可以开展政治学研究了;而必须要有三个人
(社会关系形成)
能开展社会学研究。
所谓三人成众,社会学最早被严复引进中国的时候,用的就是“群学”这个词。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
其实社会结构是个含义很广泛的术语,在术语的分类级别中属于大类。任何制度化的社会关系模式或者一套社会制度安排,都可以称为社会结构。没错,你听了这个概念跟没有听一样,就跟你去定义社会是什么一样,这种大类概念的定义往往非常模糊。但是精髓在于,社会结构一定是相对稳固的模式,它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的随机行为。
下面在大类分出类别来,就有助于你理解了。
我今天要讲的是宏观社会结构里面的社会阶层。
其实公子寓教于乐,早在各种“看剧学社会学”(
看剧学社会学|《欲望都市》与美国上中阶层
)、“公投为什么傻逼”(
科普|政治社会学告诉你为什么英国公投会傻逼(含大量数据)
),还有
我们来好好谈谈阶层| 今天我们为何依然稀奇范雨素
,零零散散的把相关知识告诉大家了。今天就算一个枯燥的知识总结,也让大家不必从各处搜寻知识点。
二、阶层及其测量
一个社会阶层被定义为一群享有同样经济社会地位的人。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决定性因素是经济资本和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一个包含了“象征性资本”(名声和话语权)和“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分层(阶层划分)其实就是按照不同资本的占有量划分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下有哪些不同的资本:
-
经济资本:收入以及资产
-
文化资本:这里要插播一大段知识——文化资本有三种形式:1.具身性的,存在于人的身体与观念之中的气质;2.物化性的,以占有的文化物品的形式存在;3. 制度性的,表现为机构的正式认同。说的难听一点,装逼有三种形式,三、装在一纸文书上,弄个文凭来给脸上贴个金;二、装在身外之物上,买点艺术品来装饰下豪宅;三、装在骨子里,骨子里有一种对艺术的热爱与通灵。装到骨子里的才是真逼格。具身性的文化资本的养成主要靠家庭教育,从小的耳濡目染,是后天的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
-
社会资本:就是我们所谓的人脉/关系,自己未必有的资源,可以通过动员认识的人的资源来实现。
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也就是我们有了定义/概念之后,要去操作化、测量这个概念。在后台有人跟我说“社会学是干嘛的?——做问卷调查的!”没错,我们做问卷调查的基础就是一套测量体系,比如:
收入、职业、资产等指标测量对应经济资本;
教育年限、消费方式(你消遣是去血拼啊还是看剧啊之类的)测量文化资本; 职业、社会团体身份、社会关系网络测量社会资本。
所以你们会在一个社会阶层调查问卷里面会被问及如下信息:
-
年龄
-
性别
-
教育背景
-
收入
-
职业
-
生活消费方式
-
自我阶层认同
这里面棘手的问题有两个:性别和自我认同。
女性的社会分层,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在西欧国家社会分层研究模型差不多已经形成的时候,女性还未能成为劳动力中的半边天;相反,
女性的社会分层大多依附于男性。如今女人经济独立已经成为大趋势,但是薪资的平等和社会的平等依然道路漫长。比如在2004年的这个美国社会分层模型中,对女性成为中产的收入要求偏低。比如下图:
(在这个学者的模型里面,女人只要年收入4万美金就可以中产了,男人则要5.7万。)
其次,自我认同。大家可能觉得自我认同完全不重要,一个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下层非要认为自己是上层,你绝对不会因为他的自我认同而把他放在上层;这种单个现象不会成为一个社会学问题。但是如果有一群人,收入和社会地位从指标划分上来看明显是上层,却认为自己是中层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了。这说明,这个社会肯定有比经济、社会更重要的资源主导着。
那自然我们就要谈到阶层的复杂性了。
三、阶层的复杂性
之前说过,社会结构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性,有相对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阶层是铁板子上钉钉子的事。这体现在阶层的多元化、模糊性和流动性上。
a) 不同的向度
已经提到资本需要分类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假设我们资本拥有量是1-10,1-5我们认为是下层,5-7我们认为是中层,8-10我们认为是上层。但是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人他在经济资本上是9,文化资本上是1,社会资本上是5,那么他属于那个阶层?
不同的测量指标可能会给予不同的资本类型以不同的权重,比如我可以认为他的最终指数是 9X50%+1X30%+5X20%=5.8,中层;但你也可以给经济类60%+的权重啊。
哪个权重更能反映现实呢?这个当然也得看社会特质,在一个唯钱是命的社会,钱能带来社会资本和尊重, 光测量经济资本也就够了。
b) 职业内部的分层
一个方便测量阶层的方式是给职业排序,很多研究是这么做的。中国社科院的就是一个例子。这个办法的确有其优点。
但是显然社会分层也发生在职业内部。文化创意类职业容易出现更大的内部差异,因为需求有限竞争激烈。其他职业也存在内部分层,主要区别在资源占有量的绝对数量上中层比文化类型中层的要多。
所以职业的阶层性讲的是一个大样本下的平均值,学过统计的都知道,有个东西叫方差。我就不野蛮解释了。
c) 相对性
阶层必然是相对的,跟资源总量没有关系,而是资源的分配的问题。
而这种上下比较经常需要在某个地域范围内才有适用性。也就是说,阶层具有地域性。
第一个地域性主要在国别差异上。比如西欧社会,律师和医生是铁打的中上层,说了阶层不只是一个收入上的概念,还有那种社会资源和荣誉上的优势性。医生律师在欧美社会是毫无悬念的中上层。但中国的医生律师就未必了。而且西欧的社会分层很看重文化资本,(霖公子窃以为这是因为知识分子自我同情)那些欧洲的中产,在中国土豪看来真是穷的不要不要的。
一个国家内部的a)
[类型资本的权重配比]
比较容易统一,但是地域适用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因为虽然资源分配涉及到全国范畴的调度,但从个人拥有的资本含量来讲,资源有地域性。
这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本。你的人脉资源,很明显的,就有地域性,受限于你生活的主要城市。我们拿一个县城来说,你不认识北上广的人没关系,你认识县城里所有的机关单位的领导,这比你北上广的朋友给力的多。为啥大家都聚在北上广啊,因为觉得好歹有些公平机会啊,因为社会资本的运作方式稍微有些不同。
经济资本的共通性好很多,但文化资本也有一个相对性。北上广的硕士满地是,这文化资本也得大打折扣吧?
d)流动性
阶层流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子代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父母代的阶层。社会流动性可以看出这个社会是否提供公平机会:不同阶层出身的人依然能够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的阶层地位(当然这也意味着上层也有机会跌落成中产,lol)。
三、欧美国家的社会结构
3.1 英国
-
6%精英阶层,年平均(!)家庭收入£89,000,住宅平均价格325,000英镑;教育背景都不是拿学历来衡量,而是学校:牛津剑桥LSE帝国理工这些你知道的学校;职业里面除了CEO这种,居然有牙医
-
25%老中产,年平均家庭收入£47,000,看到职业类别我都无语了:技术人员、护士、警探(这在美国只能算低中产)
-
6%新技术中产,
年平均家庭收入£38,000,看到职业我也惊呆了:大学老师[跟你讲了在英国当老师收入超低的]、飞行员、药剂师等
-
15%新工人,没有年收入数据,比上少,比下高
-
19% 服务行业工人,年平均家庭收入£ 21,000
-
14% 传统working class,年平均家庭收入只有£13,000
-
15% 赤贫,年平均收入£8,000(!!!!比不上人家一个月)
(来源:BBC 2011年社会阶层调查)
BBC的名字取的掩盖了工人阶层的真实比例,其实新工人、传统工人、服务行业工人都是working class,加起来有48%。
(
BBC给每个阶层取得名字都听起来棒棒的那个新工人阶层还叫什么new affluent workers,没看出来affluent在哪里。)
3.2 德国
最底下的是精英阶层,最上面的是赤贫阶层,正好也是分了7个阶层,可以跟英国对应。注意这里是月收入,而且英国算的是平均值所以调整一下;2010年英镑对欧元汇率1.1-1.2之间,但是英国物价基本是德国的1.2-1.3倍,所以纯数值反而可以直接比,左边德国,右边英国:
收入 德 英
-
90,000以上
-
69,000 18.6% 47,000 25%
-
39,600 23.9% 39,000 6%
-
27,600 14.5% 15%
-
21,000 14% 21,000 19%
-
15,600 11.9% 13,000 14%
-
13,200 以下 14% 15%
收入英国第二阶梯弱势很多,往下差别不大,
但比例很重要,2、3阶梯是中产,4、5、6是工人阶层。英国的弱中产是31%,德国中产比重42.5%,英国工人阶层48%,德国40.4%,收入最低阶层差不多,英15,德14.
3.3 挪威
下面这个是挪威统计局2014的数据,换算下汇率,基本是42%的中间收入层,工人阶层31%,收入最低阶层只有3%。
来,懒人公子终于给你们弄了一个对比图:
(excel真是政治正确啊,啊哈哈,一般我们底层放下面的😄)
从左到右国家:英国,德国,挪威
柱形:紫色代表赤贫,绿色是工人阶级,红色是中产阶级,蓝色是上层阶级。可以看出来,英国是中产阶级的比重最小;而且从前面国别的数据可以看出来,英国的中产相距上层的差距也更大,不仅比重小,而且力量弱。而挪威的社会结构可谓完美了,赤贫基本没有了,66%的人口都是中产+上层(
这也太理想了,一半以上人口中上层
😱
——尖叫这个表情还是出自挪威画家Monk,纯属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