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酒哥
最早并享誉业界的葡萄酒文化自媒体,坚持“品味就是影响力”的宗旨,每天一篇用心好文,让你不仅懂酒,更懂品质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酒哥

这部诋毁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居然有一丢丢开心

酒哥  · 公众号  ·  · 2018-03-28 21: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两天,忙里偷闲的酒哥,用最销魂的姿势躺在沙发上,鬼鬼祟祟地点开了一电影。


不过大家别误会,酒哥看的并非那种羞羞的电影,而是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的名字叫《红色情结》,英文名 Red Obsession,这是一部表面上看似在 讲述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实则是在拼老命抹黑中国的纪录片。


平时看到中国被黑,酒哥一般都很生气, 但这次,酒哥笑了。



电影的开篇,就是法国波尔多 梦幻一般的美景:奢华气派的酒庄、生机勃勃的葡萄田、摆放整齐的橡木桶……


加上大量的航拍镜头,波尔多的美,就像被端到了你面前一样触手可及。看着这一帧帧的壁纸,酒哥心花怒放,想起了当年一个人在夕阳下奔跑的青春。



自然而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在波尔多孵化下的葡萄酒行业,像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帝国,开拓了一片又一片的疆土与市场。


在众多市场当中,中国市场的贡献额,全球第一。


无数法国的葡萄酒制造商,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乐得像一个200斤的孩子。



虽然在中国赚了一卡车又一卡车的钱,但法国葡萄酒商人们,始终无法心安理得。


因为他们认为 中国市场将波尔多葡萄酒价格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过热的市场及过高的价格,会导致传统客户的流失。


所以法国人到处抱怨,说中国人太痴迷 品牌和奢侈品,哪个牌子出名就一窝蜂往上冲,完全没有自己的品味,也没有所谓的见解。


但最让这群法国人心惊肉跳的是: 中国人开始做葡萄酒了!!!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一旦铁下心来做一件事,必定所向披靡,难逢敌手。


他们开始用 OEM酒冒充名庄、人工勾兑酒、旧瓶装新酒、山寨酒擦边球、劣质酒卖高价、变质酒照样出售、还自己种植葡萄胡乱酿酒……


彪悍的作风,过硬的技术,不按常理出牌的手法,让 法国人彻底蒙圈了。

法国人万万没想,中国竟然会从一个消费者转变为竞争对手,成了最大的威胁。


于是,法国人陷入了一边享受中国带来的市场经济和一边痛恨中国市场的矛盾之中。



整部片子都充斥着中国威胁论,对中国人也是各种误解和偏见。


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些坏风气确确实实存在着,比如 刚结束的糖酒会,3月19日,执法人员抓到两名利用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名酒包装“招商”的 男子;3月22日又查处了兜售 “一元一件”澳洲酒、“6.4元/瓶赤霞珠”,“42元/箱进口葡萄酒”等假酒的展商……



再比如,前两天郑州更是打掉一个生产销售假奔富酒的犯罪团伙,当场查获假酒8000余箱、50000余瓶,生产工具若干,防伪标识、商标、瓶塞等十余万枚,涉案价值高达1800余万元……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如果稍不留意,就会变成我们杯中的酒,荼毒你我。



假酒的危害不言自喻,你可能一掷千金,却换来白开水一般口味的普通酒;也可能花钱买来一瓶兑有工业酒精(甲醇)的酒,半杯下喉,致盲,或者致死。


所以看这部纪录片,酒哥感到一丢丢开心,是因为它触及了中国假酒的阴暗角。


对于假酒,酒哥自然是痛心疾首,之前也写过《 在中国和葡萄酒,得逼你成半个打假专家! 》等文章来控诉假酒现象。


在里面,酒哥提到了自己的选酒原则:

一、所有的酒,必须是100%原瓶原装的精品酒庄酒;
二,真的好喝,哪怕你不懂酒,喝到嘴里也会觉得,哇,这酒和我以前喝的完全不一样;
三,选取每个国家经典产区,排名靠前的酒庄;
四,选中的酒必须像武林门派中,具有一门独门绝学,让你体验到葡萄酒世界的丰饶多彩。


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为先的时代,卖假酒山寨酒的确能赚不少。


反而,酒哥坚守的这4个原则,显得很傻很天真。


但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傻,能让这个酒圈更纯粹一点,有何不可?



— END —

招聘啦~有兴趣在葡萄酒领域发展的小伙伴们欢迎加入我们,市场运营、内容编辑、文案策划、销售……等岗位,微信:wine4me(商务合作同此微信),简历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