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直接结算加速推进
近日,福建医保局开展在线访谈,介绍“福建创新药械货款医保直接结算机制”的落地成果与后续规划。
福建省医疗保障监测和电子结算中心副主任杨勇鹏表示,
福建实行药械货款医保直接结算以来,
货款结算周期从平均6到8个月降为23个工作日
。
2017年至今,
福建
全省累计结算企业药品货款1803.97亿元;结算集采医用耗材货款141.33亿元,惠及584家医药企业
。据省内某个龙头企业的测算,
通过医保直接结算每年可降低直接成本约600万元
。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文指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
将在更大范围推进医保基金对药品耗材企业的直接结算
,帮助企业减轻资金成本。
除福建外,山东、江西、广西等多地也均依托直接结算将药械回款周期压缩到30天之内。
随着相关能效被实践验证,直接结算的覆盖范围也在持续扩围。
现阶段福建省药械货款医保直接结算范围包括
公立医院采购的所有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和集采耗材
。随着国家、省际、省级联盟耗材集采工作的不断推进,同步
将新集采的耗材中选品种纳入结算范围,目前已经覆盖40类。
据杨勇鹏介绍,下一步福建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适时推进将
非集采耗材纳入结算范围
。
据悉,福建部分地市试点将
全量医用耗材货款纳入结算范围
;海南也将其文昌市辖区内
定点公立医疗机构非集中采购的药品、医用耗材
纳入直接结算范围;
山东、湖南的文件也透露出直接结算向非集采药品/耗材延展的信号。
基于医保直接结算机制,药械企业的资金流增加、准备金减少,供应企业及其上游企业均能收益,上述红利释放了成本空间,在促进药品耗材采购价格下降的同时,还将激发了基层药械配送活力。
医院回款能力迎来跃升
目前药械行业回款难问题仍较为严峻,
根据商务部《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回款天数平均152天,
比2022年增长2天
。
医保同企业直接结算模式能明显提高货款回笼效率,但只要部分医疗机构资金链紧张的难题不被解决,药械回款难就无法完全破除。
优化医保支付机制是2025年医保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医保局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
推动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
。
近期安徽医保局发文,
安徽省率先对定点医药机构住院费用医保基金补偿结算实行即时结算改革新模式,从1月1日起医院每天就能按60%比例收到昨天发生的住院费用医保补偿部分基金
。
截至2025年1月3日17时,安徽省16个市均开通即时结算业务,已有102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系统。
基于该模式,医疗机构的运营压力将得到明显缓解。除了结算优化外,针对医疗机构的资金拨付改革也在同步跟进。
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医保部门预先支付一定额度的医保基金,用于缓解定点医疗机构资金运行压力,规定的使用场景中就包括
“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