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拾柒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ID:renliziyuanguanli)
最近,朋友圈被微博热搜“打工人”早安问候刷屏,继“社畜”之后,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开始自我调侃自己是“打工人”,“打工人”语录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今日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惊喜小礼物,请耐心阅读至文末~
过安检时检测仪一直响,安检的姐姐让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检查过了还是一直响,然后她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我打工的,她说好家伙,难怪检测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你的朋友圈好久没提及星球、银河、宇宙、梦想、文学了,怎么,是不是跟我一样去打工了?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但却不敢迟到,因为迟到扣钱,早安,打工人!
打工累吗?累。但是我不能哭,因为骑电动车的时候擦眼泪不安全。
“有人相爱,有人夜里看海,有人七八个闹钟起不来,早安,打工人
……
其实,“打工人”这个热潮在9月份便出现了↓↓↓
图片来源自网络
把上班称作“打工”,看似正能量的加油打气文案,实则透露着工作的无奈。没有安全感、成就感,还常常觉得心累,疲惫。
产生过百次想要辞职的念头却又害怕失去工作,“工作就像旧时代婚姻,明明不幸福却要长相厮守”是很多人的职场状态。
对工作患得患失;加班时静不下心,深夜里辗转难眠;
压力无人倾诉,24小时困在微信工作群,不知道怎样的未来是自己想要的。
如果你有这种状态和困扰,那么一定要注意,很可能你正处于在“职场焦虑”。
“50%的90和80后都有职场焦虑感”:
年轻人的职场焦虑来源有哪些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说道,“现代社会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期望,在我们想要得到的和能够得到的东西之间,在我们实际的地位和我们理想的地位之间造成了永远无法填补的鸿沟
”
。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很多人由于担心被淘汰甚至不敢结婚生娃,失眠脱发也成为了80、90后的生活常态。
央视财经曾在2019年3月份发布一组调查数据,近4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职场中,越年轻越焦虑,最焦虑的是90后(占比54%)和80后(占比50%)。而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可能触发他们的焦虑感。
85%的90后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加班焦虑”,61%有“晋升焦虑”,57%有“消费焦虑”,47%有“学习焦虑”,45%有“晚睡焦虑”,选择有“发际线焦虑”(37%)、“健康焦虑”(34%)的受访者比例也都在三成以上。
35岁左右的职场人则面临着职场滞涨、年龄恐慌、生活无力的三重压力。
图片来源自网络
前段时间在《密室大逃脱》、《脱口秀大会》中都看到了大张伟的身影,努力搞气氛“爆梗“不断,有着有趣灵魂的大老师不止是“人间精品”更是“人间清醒”。
然而这样一个“自带喜感”的阳光大男孩在之前的《天天向上》一期焦虑测试表中,满分21分,他得19分。
还记得此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他演唱《阳光彩虹小白马》时唱到一半突然崩溃飙泪。随后,他回应道:“自己写的歌都是给自己疗伤的,自己已经瓷瓷实实循环焦虑了十几年”。
像大张伟这样“乐呵”的人,在音乐之路上也难免存在焦虑感,
焦虑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普遍
。
那么,身在职场,我们该如何应对职场焦虑,找到正确衡量自己的方式,以更好的实现健康的职业发展呢?
关于什么是“职场焦虑”,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最早在《恐惧的概念》中明确提出
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焦虑的产生与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
随后Jex将焦虑与工作绩效联结在一起进行研究,
他认为职场焦虑是压力源对身体、心理和行为等造成的负面影响
。还有学者认为职场焦虑是员工个体差异导致其在面对具体的任务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时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目前还未有共识性说法。
而产生职场焦虑的原因,有关调查研究《职场焦虑的研究述评及未来展望》(徐会奇;李小娜;领导科学 2019年04期)中
从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工作层面三个层面进行了回答
。
个人层面:员工个人层面员工的性别、年龄和任期等都会导致职场焦虑。
组织层面:从情感理论和压力理论出发,有三种组织层面的因素影响职场焦虑,分别是情绪劳动需求、任务需求和组织需求。
情绪劳动需求是职场状态焦虑的直接影响因素,员工通过情绪表演来完成任务,然而这些表演并不是员工期望的表达方式,由此引发职场焦虑。
面部情绪会诱发焦虑者的特殊反应,可能是重要的焦虑诱发源,如在“微笑服务”中,员工长时间保持微笑会使其疲惫,并产生焦虑。因此,
在高情绪化要求的任务中,员工往往会产生职场焦虑
。
工作层面:工作环境、工作要求与工作自主权这三种工作层面的因素对职场焦虑有重要影响。
-
工作环境
:快节奏和充满竞争的企业环境会孕育高压文化,这将引发高度 的 职 场 焦 虑 。
-
工作要求
:员工对工作要求的看法会对其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心理焦虑产生积极影响。
-
工作自主权
:管理者给予员工工作自主权,员工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方式,调配相应的工作资源,进而会减少焦虑, 如 Spector 通过元分析发现,员工认为自己拥有较高的工作自主权则倾向于经历更低水平的焦虑。
1. 正视焦虑,培养正念。
畅销书作家谢丽尔▪史翠德说:“我们内心都藏着一些不那么友善的声音,我们必须找到和它们共处的方式,而不是与它们绝交”。
焦虑是一种非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我们需要学会与焦虑和平共处,而不是一味逃避,甚至折磨自己。
2. 清除职场焦虑来源。
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第一,学会管理时间和任务,在工作开始前列好任务清单,做好规划,合理分配时间,是有效缓解高强度工作导致焦虑的主要措施之一;
第二,避开完美主义,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第三,学会倾诉和适当宣泄。
3. 尝试给焦虑贴不同的标签。
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M. Wegner)曾做过一个实验,即要求被试者不要去想白熊。结果却发现,实验中被试者愈加想到了白熊,并表现出了焦虑。
“当我们越想努力摆脱某种想法,这种想法却越有可能占据我们的大脑”,这个效应便是“讽刺性反弹”。
与其压抑感受到的焦虑,不如将焦虑重新评价为兴奋
。
鲁米在诗歌《客栈》写道:“人的一生好比客栈,每个早晨都有新的来客。喜悦、沮丧、卑劣、某个瞬间的觉知,像是意外的访客翩然到来,欢迎并热情招待他们每一个!”而我们也需要以平和之心面对焦虑,勇敢面对自己,尽人事,听天命,拥有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
作者:简介:拾柒,喜欢八卦、追剧,分享职场那些事儿,励志要做十万加!优秀的你快和我一起向着光亮的地方出发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本文首发于人力资源管理微信公号(ID:renliziyuanguanli),致力于给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人才提供有趣有料有干货的精品。
你有过职场焦虑的时刻吗?是如何克服的呢?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我们会在留言中抽取5位每人赠送1张
价值30元的滴滴礼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