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世界泳联证实:前32位全是中国选手 ·  10 小时前  
新华社  ·  首届电竞奥运会,有新消息! ·  昨天  
人民日报  ·  燃!又一次被英歌舞惊艳到了! ·  昨天  
人民日报  ·  “申公豹代购药单”,有……有点东西! ·  2 天前  
南都周刊  ·  昨晚,汽车圈“炸”了!比亚迪“杀疯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转型 在焦虑声中保持清醒与特色 | 新京报进校园·南京大学站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4-27 18:32

正文



编辑:罗布君 阿勺 (实习生) 海绵鲍勃 (实习生)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进校园第四站



4月27日下午2点, 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仙一203教室,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总监李晨为南京大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 题为“新京报媒体转型实践探索” 的讲座, 该活动由新京报传媒研究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腾讯大苏网联合举办, 此次活动也是新京报进校园的第四站。


自2003年创刊以来,新京报就面对着传播形态的不断迭代更新。然而这些年来,新京报在一片焦虑声中依旧保持了自己的清醒与特色,在白热化竞争中,保持了成长。


活动海报


目前新京报正以一种新的姿态嵌入进全新的传播生态链条中,在内容、报道形式、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突破,在转型与蜕变之路上尝试各种可能。


讲座中,李晨根据新京报近期热点报道和自身从业经历,结合媒体大环境为同学们介绍了新京报转型理念及具体做法与尝试。


经验分享环节


讲座内容精选


2003年新京报的创办,是抓住了当时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势;而在随后的办报过程中,新京报成长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进行转型。

新京报最初是一张报纸,“ 品质源于责任 ”是我们的专业追求,而新京报在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全媒体原创内容平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在报道内容上, 新京报 把传统都市报擅长的社会新闻、文娱新闻、消费新闻和各种资讯信息与传统党报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融为一体,尽可能满足读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面对转型,报社提出了“+互联网”,全面转型全媒体原创内容平台,移动端优先,移动端成为新的传播主场之后,新京报这些标配产品,有的已经在同类竞品中脱颖而出,具有了与众不同的价值。

互动环节


新京报在转型时,坚持以我为主,开发新的采编运营管理程序,促进信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确保采编系统有序、高速、高效运转,提升报社采编团队的一体化作战能力。


目前新京报平均每天原创内容在350条以上,其中首发在移动端的内容已超过一半。


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好的内容仍然是稀缺资源,对真相和观点的需求是永恒的。在自媒体时代,理性、客观、专业的表达愈发显得重要与珍贵。

目前 新京报 的报道, 很多都采用消息+深度+图片+视频+动画+评论+数据图表的融合报道模式。在采编流程和传播渠道上,按照先移动端、再报网、后报纸的发布顺序和滚动播报。


进校园活动回顾:


新京报进高校·北大站


新京报进校园·清华站


新京报进校园·中传站



希望新京报去哪所学校进行讲座,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如有相对成熟的合作方案(如将新京报进校园活动与学校学院团委、学生会、社团等活动结合),欢迎将方案和需求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近期好文荐读:


2017年美国最好新闻作品:新闻编辑协会奖名单出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