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转自:经管之家论坛
编辑:学妹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无论高考生或是考研生、考博生,在每年的招考季,对于高校的关注,总是经久不衰的。事实上,衡量一所大学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我国的大学,既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也有一批专业特色院校;既有教学型大学,又有研究型大学。可以说,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由于所承担的任务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办学特色、方向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是一篇老文章,为大家初步介绍了六所经济学名校的就业情况,并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数据。根据教育部官网公布,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全国普通高校名单(共2595所),由于国内的经管名校众多,可谓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如果小伙伴们对经管类专业有兴趣,不妨以此为线索,更深入地了解国内百余所分布在各地的经管院校。
本文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六大经济学重镇的研究生就业进行分析。
表1: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经济学排名
学校排名 | 理论经济学排名(0201) | 应用经济学排名(0202) |
中国人民大学 | 1 | 1 |
北京大学 | 2 | 2 |
南开大学 | 4 | 6 |
清华大学 | 16 | 6 |
中央财经大学 | 21 | 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未参评 | 12 |
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部有7个学院级的实体单位,且每个学院都实力强劲,这在综合性大学里面是很少见的。各个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部的7个学院
学院 | 主要研究领域 |
经济学院 | 理论经济学、国际经济、能源经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等 |
财政金融学院 | 财政学、金融学、税务、保险学、金融工程和风险投资等 |
统计学院 | 统计学、风险管理与精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
商学院 | 产业经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 |
劳动人事学院 | 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 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等 |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等 |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2007年新成立的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里的全职教授全部获得海外著名高校的PHD,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术人才,可以说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是人大经济学部新锐派的典型。从表3可以看出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三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011届毕业的40个硕士研究生中,选择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最多,有30%;选择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中,去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居多,银行主要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而证券公司则主要有中金、中信建投证券和民生证券等;还有15%的学生选择到银监会、北京银监局等事业单位就职。
2012年的情况有些变化,毕业生选择到证券公司工作的最多,有28%;其次为银行;然后是选择国内外深造的;到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数量大幅下滑且人数最少,仅占5%。
2013届硕士研究生中,出国深造的学生依然最多,占26%,包括宾大、加州伯克利等名校;选择银行、保险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其次,首次超过了证券、期货行业就业的人数;选择到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证券公司工作的占比15%左右;到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依然最少,占5%。
表3: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就业分析
| 2011届 | 2012届 | 2013届 |
国内外深造 | 30% | 15%
| 26% |
银行、保险 | 20% | 26% | 23% |
证券、期货 | 22% | 28% | 15% |
基金、信托 | 8% | 10% | 10% |
政府、事业单位 | 15% | 5% | 5% |
其他 | 5% | 15% | 21% |
数据来源:由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官方网站数据整理,本文中2012和2013年的就业统计数据以第一个offer为标准,百分比为四舍五入所得。
统计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
人大除了汉青以外还有传统的教学单位,我们以统计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作为分析的基础,详见表4,其他的学院可以类比得出相似的结论。本文以统计学院2007—2009届学生和劳动人事学院2010—2012年毕业的研究生为依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最近几年人大经济学类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选择多数为金融类机构,而博士研究生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多的是高等院校;(2)关于区位的选择,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广州、深圳或者上海等地区发展。
表4 :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就业信息统计
统计学院 | 劳动人事学院 |
单位类型 | 硕士 | 博士 | 区域 | 硕士
| 博士 |
外企 | 22 | 1 | 北京 | 229 | 31 |
国企 | 33 | 3 | 上海 | 22 | 3 |
金融 | 57 | 10 | 广州 | 28 | 0 |
高校 | 4 | 17 | 省会和4个直辖市 | 341
| 40 |
事业 | 20 | 3 | —— | —— | —— |
数据来源: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的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北京大学具有经济类专业招生权限的实体单位除了大家熟知的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国家发展研究院(NSD,CCER的前身)之外还有汇丰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软件学院和人口研究所等。汇丰商学院是2008年由汇丰银行捐赠1.5亿元支持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而产生的,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商界军校”,可以授予经济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经济+金融双硕士和非全日制的工商管理硕士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软件学院设有金融学系;人口研究所可以招收政治经济学和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汇丰学院相对于经院、光华和NSD而言成立较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口研究所的招生数量少,因此我们分析的重点是前三者。
经济学院
在北大经济类招生的单位中成立最早的当属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和发展经济学系等。经院2011、2012届硕士和博士的就业情况:经院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选择四大行、中金、中粮和中国五矿等国企的比例超过半数;选择到财政部、银监会、发改委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比重均超过10%;选择到西门子中国、博时基金、摩根斯坦利、宝洁和麦肯锡等机构的比重变动较大;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国内深造的学生人数多于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
国家发展研究院(NSD,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是2008年在CCER的基础上组建的,昔日由林毅夫、张维迎和海闻等海外归来的经济学家创建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在已成NSD的一个内设机构。NSD拥有当前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不但有宋国青、林毅夫、周其仁、海闻和陈平等大牌教授,还有姚洋、卢峰、黄益平、汪丁丁和李玲等后起之秀。
2012届毕业生选择就业最多的除了银行就是“其他”类,“其他”包括五矿、国家电网等大型央企,证监会、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政府机关和到其他高校做博士后研究的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的全部为硕士研究生;到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就业的也不占少数。
从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进入银行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26%;去高校任教的毕业生紧随其后,占到24%,博士毕业生在人大、央财、北师等高校谋求教职的不在少数;由于中国股市的冷清,证券、期货市场变得冷清;“其他”类学生选择到国企、政府部门和外资企业工作的居多。
表5 :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NSD)硕士、博士就业分析
| 国家发展研究院(NSD) |
年份 | 2012届 | 2013届 |
银行 | 24% | 26% |
证券、期货 | 16% | 9%
|
基金 | 11% | 11% |
出国深造 | 19% | 9% |
高校任教 | 5% | 24% |
其他 | 24% | 20% |
数据来源: NSD的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得到,统计数值为四舍五入后的结果。
光华管理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以“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已成为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光华管理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厉以宁、张维迎、蔡洪滨、曹凤岐、龚六堂和周黎安等知名学者。从图3可见光华的学生培养体系,在职MBA学生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全日制的本科、硕士、博士依然占据光华的半壁江山。光华管理学院不仅给成功企业家提供继续学习的平台,研究生教育也是光华管理学院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最多的是金融行业,2011届有80%左右的学生选择到金融行业就业,其中最多的是证券和基金公司;2012届硕士研究生有82%选择了金融行业,其中更多的选择到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从就业单位的性质而言,均有5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就业。
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多数选择进入高等院校任职,几乎100%都进入了“211”工程重点院校,不乏有人拿到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甚至北京大学等名校的教职。从表6可见光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薪酬情况,2011届硕士生的最低年薪为2万元,最高年薪为70万元,平均薪酬18.1万元,中位值12万元;2012届硕士研究生的最低年薪为2.5万元,最高值和2011届相同,平均值为19.4万元,稍高于2011届,中位值和2011届相同,均为12万元。
表6 : 光华管理学院硕士年薪(单位:万元)
年级 | 人数 | 最低值 | 最高值 | 平均值 | 中位值 |
2011届硕士 | 112 | 2.0
| 70.0 | 18.1 | 12.0 |
2012届硕士 | 116 | 2.5 | 70.0 | 19.4 | 12.0 |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清华大学是工科名校,社会科学相对较弱,经济学自然也不强。其实不然,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发展迅猛,尤其是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清华大学之后,清华大学经济学更是如虎添翼,根据表1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应用经济学(0202)排名可知,清华的应用经济学已经跃居至第6位。
清华大学经济学招生单位有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担任首任院长的经济管理学院;可以招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社会科学学院;可以招收金融硕士和会计硕士的深圳研究生院;被誉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清华大学后,诞生的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为使命”的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导师阵容更是国内任何院所都无可复制的,翻开博士生导师的名册:周小川、吴晓灵、郭树清、戴相龙、刘鸿儒和李剑阁等业界大牛的名字映入眼帘,不得不让人震惊,硕士生导师中巴曙松、夏斌和李若谷等也很优秀,截止2011年已有1800多名硕士、240多名博士从这里走向央行、金融监管当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
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国内知名的经管学院,拥有国内领先的教授团队,钱颖一、李稻葵和白重恩等知名学者执教于此。本文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和2012届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从经济管理学院的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区位的选择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就业区域集中在北京(详见图4和图5),2011和2012届硕士研究生中有各有71%、75%的学生选择北京工作,选择上海就业的分别为4%和6%,其他地区的占比都比较低,其中2011届的学生中有6%的毕业生选择到港澳台工作,可见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
图4:2011届硕士毕业生工作地域分布
数据来源: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得到。
图5:2012届硕士毕业生工作地域分布
数据来源: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得到。
2011届130位硕士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到金融行业就业(详见图6),包括德意志银行、巴克莱资本、美林证券、汇丰银行、四大行和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其次是能源化工行业,占比11.8%;选择政府机关工作的研究生占9.4%,单位有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甚至解放军总参谋部等;然后依次为电信、新媒体、高科技、咨询、房地产和制造业等。
2012届118位硕士生中有54.4%的学生选择进入金融行业工作(详见图7),包括四大行、摩根斯坦利、花旗和汇丰等;12.6%的硕士生选择到诸如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银监会和上交所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8.7%的学生选择到能源化工行业就业;7.8%的学生选择到咨询行业工作,如贝恩咨询、德勤管理咨询和麦肯锡咨询等著名咨询公司。然后就是电信、新媒体、高科技、房地产等企业,还有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和中国铝业在内的大型央企。
图6 : 2011届清华经管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图7:2012届清华经管学院硕士毕业生工作行业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清华大学2011届经管学院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5%,不求职的有10人,其中1人选择创业,定向就业1人,国内外继续深造6人,就业学生的年起薪(基本薪酬,不包括奖金和各种津贴)平均值为16.25万元人民币,详见表7。2012届经济管理学院的118名毕业生中,求职人数为104人,就业率99%;不求职人数为14人,其中国内外继续深造学习的有13人,和去年相比有所增加,暂不就业1人,就业毕业生的年起薪(基本薪酬,不包括奖金和津贴)平均值为12.2万元人民币。
表7: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年起薪(单位:万元)
| 最高值 | 最低值 | 平均薪酬 |
2011届硕士 | 70.0 | 3.0 | 16.25 |
2012届硕士 | 60.0 | 3.0 | 12.20 |
数据来源: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得到。
南开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南开大学经济类的招生单位有经济学院;专门研究日本问题的日本研究院;体现南开多学科综合优势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海外归国人才为主体,以南开大学金融学这一国家重点学科位依托,专门从事金融前沿问题研究的金融发展研究院;以管理学、会计学、公司治理等学科为主的商学院。本文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2011届硕士毕业生共313人,从行业看(见图8),33%的毕业生进入到包括建设银行总行、工商银行总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在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27%的毕业生进入证券基金等金融投资机构工作;27%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及民营机构;8%的毕业生选择出国和继续读博深造;6%的毕业生服务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
数据来源: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内部就业信息统计,百分比为四舍五入所得。
从就业的地区来看,南开经济学院硕士生的就业区域比较分散,区域位列前四位的依次为天津、北京、上海、深圳,合计占总人数的69%,其他沿海城市占总人数的29%。因为硕士毕业生工作单位大多选择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的分布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所以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成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生的首选。
金融发展研究院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每年招生约30名,专业包括金融学(含银行管理与金融监管),证券投资(含私募基金),公司理财(含收购兼并),国际金融(含外汇交易),金融工程(含衍生工具)等研究方向,学制为两年。金融发展研究院成立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毕业生的就业非常好。2011届金融发展研究院毕业人数总计为30人,就业单位统计见图9,从图中可见,绝大多数的硕士毕业生都选择了金融行业就业,证券公司的就业人数最多;其次为银行、基金和信托等;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占比达13%。
2012年金发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数量是32人,其中1人升学,1人暂不就业,就业人数30人,就业率达到96.88%。我们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见图10),其中选择到银行就业的数量最多;金发院的硕士毕业生抓住了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17%的学生投身于信托行业;基金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数据也有13%;选择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就业的毕业生较少。数据分析发现87%的毕业生选择去了金融行业,只有13%的学生选择去了非金融类企业就业,说明绝大多数的硕士毕业生依然偏好金融行业。从就业区域看,选择在天津工作依然是首选,其次是北京,广东,上海和山东等地。
数据来源:由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网站公布数据统计整理得到,百分比为四舍五入所得。
数据来源:由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网站公布数据统计整理得到,百分比为四舍五入所得。
中央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 1996年正式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且应用经济学在本轮学科评估中排名高居第二位。央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和“中国财金黄埔”。
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内著名的财经类大学,经济类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单位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财政学院、保险学院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等实体单位。本文以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统计数据为例对中央财经大学的就业进行分析说明。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始建于2006年初,是中央财经大学为实现国际化战略而组建的“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成员之一。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学位项目,包括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三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设金融学一个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及国际汇率,授课方式均为全英文教学。由表8可见,选择去往银行工作的毕业生数量一直占据很高的比例,证券基金就业的学生数量随着年份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一直比较稳定。
表8: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硕士就业分析
就业单位 | 2010届硕士 | 2011届硕士 | 2012届硕士 |
银行 | 32% | 33% | 48% |
证券基金 | 20% | 33% | 17% |
财务咨询 | 12% | 7% | 13% |
其他 | 36% | 26% | 22% |
数据来源: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网站数据整理得,百分比是四舍五入所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自1951年建校始贸大就一直从事保险理论和实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原中国金融学院保险系的加入为贸大保险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保险学院逐渐形成了六大学术团队,包括企业风险管理、精算与风险管理、保险法、健康管理与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学等。故此,本文选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保险学院
从保险学院2011届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数据可知,约有72%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工作,选择去往天津、河北、湖南、云南、安徽等城市工作的学生占28%。
表9显示了保险学院2011届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从统计数据来看,保险学院的研究生毕业生选择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毕业生最多。签约单位均为国内知名银行和保险公司,如中行、工行、建行、国开行、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2011届研究生毕业生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工作的人数也较多,国企的签约单位有中国航天集团、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中国人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相比较而言,选择外企工作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表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2011届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统计
政府和事业单位 | 大型国企 | 银行 | 保险 | 四大 | 证券 | 外企 | 其他 |
7% | 14% | 38% | 22% | 5% | 2% | 2% | 10% |
数据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官方网站数据统计整理得到,百分比是四舍五入所得。
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等京津六校研究生的就业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经济学名校硕士就业依旧不错,并且毕业生多数选择金融行业,在金融行业中选择到银行就业的硕士居多,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其次,再次为信托、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
(2)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人大、北大和南开的经济学科整体实力强,清华、央财和对外经贸在特定的学科领域见长;
(3)从数据分析还可以看出,就业市场中可以显现明显的地缘优势,毕业生多数选择学校所在城市工作,例如北大和清华的毕业生有约70%选择北京工作;
(4)对于继续深造的硕士生,传统的院系(如北大经院、南开经院等)的硕士毕业生多数选择国内深造,新兴院系(如北大NSD、人大汉青、南开金融发展研究院等)的硕士毕业生选择国外深造的居多;
(5)对于博士毕业生而言,选择高校任教的占据很高比重,即使到企业就业,多数的博士毕业生也是从事研究工作。
学术论文与科研教学深化
——第二届全国经济管理高峰论坛
学术中国联合《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共同举办“学术论文与科研教学深化——第二届全国经济管理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将邀请经济和管理领域的5位知名专家杨万东、苏治、贺强、朱青、李晟,进行为期3天的专业讲授。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直接报名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论坛详情